双语儿童在结构敏感度上的优势能否扩展能够至句法领域中呢?句法(syntax),是指单词以及不同词义的短语在语言中组合或者共存的方式。比如在英语中,一个冠词(a)的出现总是意味着会出现一个名词(cat),一个形容词(white)有可能出现在一个冠词(a)和一个名词(cat)之间。在每一种语言中,从单词与短语词义分类,到这些单位构成句子的方式都存在明显差异 (例如,Bloomfield,1933;Harris,1951)。
研究者对中英双语儿童和英语单语儿童在人工语言句法方面的学习能力进行了比较。由于人工语言中的句法并不存在于双语儿童使用的任何一种语言中,跨语言迁移或者教学等因素可以被排除 (例如,Ben-Zeev,1977;Bialysotk,1986;Kovacs & Mehler,2009;Nation & McLaughlin,1986)。根据结构敏感度理论(Kuo & Anderson,2010),由于双语经历会令这些儿童在两种句法系统中不断切换,因此,与单语儿童相比,双语儿童应该会对句法单位的分布排列做出更好的反应。
人工语言句法
研究者们使用的人工语言的句法,改编自一项经典研究(Saffran,2002)中的句法,描述如下,其中字母S代表一个句子,字母P代表一个短语,而所有其他字母(A、B、C、D、F、G)则代表一个词义分类:
S à AP+BP+(CP)
AP à A+(D)
BP à CP+F
CP à C+(G)
每一组词义分类都由2~4个遵循英语语音排列规则的单音节假词构成,人工语言的句法则包含了在自然语言中真实存在的可预测结构。比如,在短语A中,A类别的单词可以不与D类单词同时出现,但是D类单词的出现一定意味着A类单词的出现。C类与G类单词间也存在着相同的关系。同样,B类短语可以不与G类单词一起出现,但是如果一个G类单词出现,那么一个B类短语必定会出现在其前面。图8-1总结了研究者们用到的句法、词汇、短语和人工语言句子样本。
图8-1 在句法习得测试中使用的句法、词汇和词组样本(Adapted from Saffran,2002)
需要注意的是人工语言句法的方向性(directionality),实际上它与英语和汉语是相反的(Saffran,2002)。在英语与汉语中,可预测的语言元素一般位于它们预测的短语之前。比如在英语中,冠词位于名词之前;在汉语中,标志性的“把”字会放在宾语之前。任何将英语或者汉语已有句法编入人工语言的努力,都会导致比较不理想的学习和研究结果。
人工语言学习测试
学习与测试内容由母语为英语的朗诵者使用录音器录制而成。每一个测试组都由一对句子组成:
(1)一个未在学习列表中出现过的新语法句;
(2)一个非语法句。
测试的三个阶段包括:练习阶段、学习阶段和测试阶段。
练习阶段
儿童会了解到在不同语言中,单词的组合方式是不同的,这次研究目的是看看孩子们如何习得一门新语言。在实验中,共有两组练习,每一组练习由两个句子组成。在这两个句子中,它们都含有相同的、真实的英语单词,但是它们的排列顺序是不一样的。儿童每次会听到两个句子,并且需要在测试表上指出“哪一个句子更像英语句子?”。测试表包含了句子编号(1和2)和用来做标记使用的横线。如果儿童认为第一个句子(编号1)听起来更像英语,那么就在后面的横线上标记“X”。
在第一组练习中,句法正确的句子在语义上也是正确的。而在第二组练习中,句法正确的句子在语义上是不正确的,因此儿童需要根据他们的句法知识进行判断。
学习阶段
儿童会听4遍需要学习的内容。学习列表包含了人工句法的语句[4]。参照以往有关青少年儿童的统计测试流程(例如,Kuo & Anderson,2010,2012;Saffran,2002),研究采用了一项可以保证儿童乐于参与的方法——火星语学习计划。在收听学习内容的过程中,儿童会看到一组幻灯片,每一页幻灯片都附一张外星人的图片。孩子们就会知道他们将要学习的是火星语,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他们需要听得非常认真仔细。但实际上,学习过程用到的假词与幻灯片中出现的外星人(指示物)没有任何关系。整个学习过程会持续20分钟。
测试阶段
完成学习阶段后,儿童会进入测试阶段,他们通过耳机一次会听到两个句子,并且需要指出哪一个句子更像刚才听过的火星语。下列句子就是在研究阶段中使用到的样本:
Rudpell neb dupp
Rudpelldupp
每个句子都由不超过五个单音节的假词组成[5]。在测试阶段,测试内容不包括任何视觉展示。
双语儿童的句法学习优势
在句法习得测试中正确判断的比例可以参见表8-4。由于短时记忆能力有可能会影响到语法规则的习得(例如,Martin-Rhee & Bialystok,2008;Kuo& Anderson,2010),研究者首先进行了短时记忆与句法习得测试的相关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两个变量间不存在相关联系(r=.09,p=.51)。但是在安德森等人的语音排列研究中,测试结果显示,短时记忆能力与语言习得测试表现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这种测试结果差异可能是由于使用了不同的测试内容和样本造成的。在本文所述研究中,学习阶段不包含任何的实验刺激,而在安德森等人(Kuo & Anderson,2012)的实验中,有一半的实验刺激出现在学习阶段。
为了检验儿童是否成功地习得人工句法,我们用单样本t检验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两组被试的表现均超过随机概率[(单语儿童:t(27)=2.4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