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fects of Early Bilingualism on the Development of Morphological and Syntactic Awareness
[美国]郭丽蓁(Li J en Kuo)[1]
[美国]陈 卓(Zhuo Chen)[2]
[美国]金兑珍(Tae J in Kim)[3]
长期以来,心理学家们致力于研究早期双语能力对儿童认知水平发展的影响。虽然该领域内的相关研究很多,但是有关双语能力对于元语言意识和语言加工影响的研究仍然十分有限,或多半研究结果存在分歧,或发现的双语优势不能单由双语能力本身来解释,还存在像跨语言迁移 (cross-linguistic transfer)这样的影响因素。全世界有许多母语为汉语的儿童都掌握了一门第二语言。一般而言,他们所掌握的第二语言在结构上与汉语有着很大的差异,这反而有利于在研究中排除非双语的影响因素,从而为在跨语言领域中开展的的早期双语能力的理论研究提供大量依据。
焦点阅读
·在双语儿童元语言意识和语言处理相关研究过程中,对可能面对的理论和方法上的挑战展开讨论;
·详细介绍两个以汉语双语儿童为研究对象的实证研究,探讨结构敏感度理论(structural-sensitivity theory) ——一个在语言领域中检验双语优势的新理论框架。
关键词
双语, 中文, 元语意, 语言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