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分析技术是通过录像带回放来帮助受术者清楚地回忆催眠过程。实质上,EAT是一种专门设计的询问技术,强调一个独立评价者(非催眠施术者)收集和观察受术者体验报告的重要性,考虑了动机、期望、认知这些可能在个体催眠过程中发生的相互作用。
EAT是依据人际互动过程回顾(Interpersonal Process Resurrection,IPR)方法改编的。研究表明,会议演讲者看自己演讲的视频回放,通常能自发地报告出很多他们之前的想法和担心。人际互动过程回顾是指通过录像回放技术,观察咨询师和来访者的互动。这种方法最初是为了教授和学习咨询师在治疗过程中如何同来访者互动的,之后的广泛应用也出于这种目的。
从过程上看,此项技术是基于独立的询问者或调查者(inquirer)与受术者一起观看催眠过程的录像回放,从而了解受术者的催眠体验,因为在观看录像回放过程中,这些催眠体验可以被重新唤起。
将IPR方法最早用于催眠研究的报告有两篇:一篇是乌迪(Woody)等人的报告,该报告使用IPR方法有助于发现催眠治疗中的主观性材料;另一篇是哈默(Hammer)等人的研究,使用IPR的方法来探索一些过去没有提到过的催眠效应。
哈默采用IPR影音回放方式,分析催眠和非催眠的受试者对一首诗回放的反应。实验组(催眠组)和对照组(非催眠组)的受试者按照年龄、对催眠的经验和兴趣以及敏感水平(依据HGSHS-A的测试结果)配对。一组受试者先经受催眠诱导,然后放诗歌;另一组受试者在听诗歌前没有催眠诱导。实验者告诉受试者:
我想知道当播放诗歌时,你的想法、感受或任何反应等尽可能多的细节。为了帮助你回忆这些细节,我将简短地重放这首诗,如果在回放中的任何时间你想起了你当时在想什么或做什么,请立刻告诉我,我将暂停录音,听你告诉我。
然后播放诗歌,实验者获得了受试者在最初听到诗歌时的经验。这些受试者对他们经验做出的评价也被录音,用于之后的转录和分析。然后要求不知道哪些受试者接受了催眠诱导的评判者,根据受试者报告的经验将受试者分成接受催眠诱导和未接受催眠诱导两组。经验丰富的评判者根据受术者对诗歌的主观反应的报告,正确区分了80%的人。又将转录内容请另外一个不知道转录来源的评判者来进行分析,结果这种分析更加明显地证明了上述结论。哈默因此得出结论说,比起正常觉醒状态,催眠诱导使人们进入一个不同的认知唤醒状态,而且催眠诱导的效果之一是增强人们的思考过程。
EAT使用录像回放技术和询问者的角色就是由上述IPR演发而来的,提供了一种评价催眠体验过程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