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催眠治疗的具体实施及案例(1 / 1)

(一)神经衰弱的催眠治疗

神经衰弱是指由于工作和生活的过度紧张,导致脑力劳动能力减弱及对外界刺激过分敏感的症状。

采用催眠疗法治疗神经衰弱,其要点是如下。

首先,将患者引导到中度催眠状态。

接下来给予下面的治疗指令:“你现在睡得很深、很舒服。你曾对我说,你有神经衰弱,我现在给你治疗,经过治疗,你的症状就会消除,你的疾病就会痊愈。现在先按摩你的头部,按摩以后,你的头疼、失眠、健忘就会自然消失。下面注意你的呼吸:当你吸气时,清新的氧气进入肺部,经血液流到你的全身,你的身体充满能量;当你呼气时,所有的烦恼和紧张焦虑情绪都随着二氧化碳一起排出体外,你感到非常舒服。你现在的头脑很清晰,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今后也不会有头疼、精神不振、四肢无力的感觉了。你的身体越来越好,工作效率越来越高,你每天晚上都能很快入睡,睡得很安稳,很深沉,进入甜甜的梦乡。早上醒来,你会感到神清气爽,精力旺盛,心情愉快,全身舒畅。你无论做什么事都头脑清醒,思路敏捷。”

边发出指令边观察病人的面部表情,如果出现轻松、安适的表情,说明达到了效果。

进一步发出如下肯定性暗示:“你的神经衰弱已经痊愈,所有的症状已经消除,今后也不会发作,肯定不会的!没有任何疑问的!”

按上述程序反复进行,就会使病症逐渐减轻。

(二)焦虑症的催眠治疗

催眠具有高效的镇静和抗焦虑作用,对于社交焦虑、情境性焦虑、创伤后焦虑、广泛性焦虑的治疗快速而稳定。

对于焦虑症的治疗,放松是首要的必不可少的步骤。焦虑有急性、慢性之分,对于急性应激状态下的患者,主要通过腹式呼吸、放松肌肉等方法减轻心慌、气短、**等症状;对于慢性焦虑患者,可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治疗。

首先使受术者进入催眠状态,然后进行放松暗示:“现在我要求你面部肌肉放松,颈部肌肉放松,腿部肌肉放松。”放松最好由上到下,使受术者反复体验放松后的舒适感、愉悦感,反复暗示在清醒以后,仍然有此感觉。进入中度催眠状态后,先通过谈话来了解焦虑发生的原因;再让受术者想象最令人焦躁不安的事情,产生极端负性的情绪反应,然后催眠师进行正面引导。

接着将放松训练与系统脱敏结合,克服焦虑体验。

必要时指导来访者学会自我催眠,在日常生活中降低对应激的反应水平。

多年来,笔者曾在帮助学生克服考试焦虑的过程中,将催眠与各种心理治疗技术,特别是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起来。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通过自律式、渐进式或冥想式放松诱导,使学生进入轻度或中度催眠状态。其次,让学生由轻到重想象与考试焦虑有关的情境,每当出现紧张反应时,便给予放松指令,反复多次,直到不再出现紧张反应。若时间不够,也可以采用满灌法,即在催眠状态下描述考试中碰到难题或发生意外时的最坏结果,引起受术者高度紧张反应,再通过放松予以解除。最后,采用积极心理暗示,增强受术者考试必胜的信心。例如,“当我走进考场的时候,我会很镇定,很自信。当我坐在椅子上的时候,我的信心更足了。当我拿到考卷时,我的头脑会很清醒,因为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会轻松愉快地答完全部问题,今天的考试我一定会成功!”

(三)恐惧症的催眠治疗

对恐惧症的催眠治疗要点如下:

在深度催眠状态中给受术者一支铅笔,要求其尽可能详细地描绘最感到恐惧的情境、事件、人物或动物,在描绘完以后,催眠师询问图画的意义,以此了解内在的冲动、冲突、压抑或恐惧,然后进行疏导或消除。

采用年龄回溯法让受术者重新体验恐惧情境,回到受惊吓的年月,体验当时的情境和情绪反应,然后说:“好的,你又回到了当年受惊吓的时刻。你又体验到了当年受惊吓的情绪。这些情绪多年来一直困扰着你,使你的心理躁动不安,今天要求你再次体验,客观地认识它。好的,现在你清楚了,你当年的遭遇确实没有什么可怕的,而且已经过去了,没有必要耿耿于怀,今后这种情况再也不会干扰你了,你的恐惧症也会自动消失,肯定是这样的,不会错的。”

对于症状顽固的要做数次,必要时还可以将催眠与系统脱敏法结合起来,即将恐惧的事物或情境,由轻到重排列若干等级,然后先从轻微恐惧事件做起,通过放松逐步消除。例如,治疗驾驶恐惧症,就可以在催眠中模拟驾驶情境,通过意象逐步接近目标行为(走近汽车—坐在副驾驶位—坐在司机位—启动汽车—行驶在车少人稀的宽马路—行驶在高速路—看到车祸等),可避免现实暴露疗法(满灌或系统脱敏)的风险。

美国著名女影星玛丽莲·梦露,刚出道时严重怯场,早年有好几次拍片的机会,她都错失良机。因为一让她念台词,摄像机一开始拍,她就吓呆了,说不出话也不会动。这与其童年经历有关,可能是在学校表演节目时忘了台词,给吓坏了。后来经过催眠大师莱斯利·勒克龙八次催眠治疗,她增强了自信心,克服了自卑感,成为举世瞩目的大明星。

上述方法亦可用于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治疗。有研究表明,焦虑症、强迫症与PTSD病人的催眠感受性,显著高于普通人和其他类型的病人,均适合催眠治疗。PTSD的过程、症状与催眠状态极为相似,甚至有学者认为,PTSD等心理障碍的产生就是偶然的消极催眠的结果,积极的催眠治疗可以有效地去除消极的应激反应。

(四)抑郁症的催眠治疗

对抑郁症的催眠治疗通常与认知疗法结合起来进行。

首先,通过术前谈话,了解患者抑郁的原因。

在诱导患者进入中度催眠状态后,让他想象令其不开心的诱发性事件,进入导致抑郁的情境,从而产生负性的情绪反应。

然后,催眠师通过提问让其说出对有关人和事的看法,并通过质疑和批判,引导患者认识到自己想法的不合理。

再通过阴阳辩证辅导,使其改变绝对化、片面性、静止论的思维方式,认识到不好中有好,这方面不好那方面好,现在不好将来好,学会相对、全面、发展地看待问题,并及时给予鼓励强化。

最后,反复暗示:“世界上一切事都很顺你的心,你的心情越来越好,你成了一个非常快乐的人。”

若患者严重抑郁并有自杀意念,还要特别给予生活美好、热爱生命的暗示,并提醒监护人注意患者安全,必要时可配合抗抑郁药物治疗。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资历不够深的催眠师千万不要对这类患者实施催眠治疗,否则会有很大风险。

(五)精神病的催眠治疗

精神病患者通常都深陷在恍惚状态中,他们的体验大多类似于经典的催眠现象,如幻觉、知觉扭曲、年龄退行等。他们长期生活在一个歪曲的现实中,任由扭曲的无意识过程所摆布。

我们在第十八章曾指出,对于已经陷入混乱中的受术者不宜采用混乱技术,但这种情况也有例外。由于精神病人既不能与人正常交流,又不能集中注意力,传统的催眠诱导方式很难奏效。但艾瑞克森学派的催眠交流策略和技术,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精神病患者起作用。因为采用特殊的混乱技术有助于打破病人自我封闭的心理过程,将其从刻板僵化的思维框架中拉出来。具体做法是:①辨别出患者处于类似催眠的分离状态;②收集患者处于催眠状态中的一些独特信息;③与患者建立良好和谐的关系以取得信任;④完全接纳患者的现实并适当跟随其混乱行为;⑤逐渐引导患者从自己杂乱的恍惚状态中走出来,并进入催眠师所暗示的状态中去。

当然,短期催眠治疗所引起的改变只是暂时现象,为了获得对精神病患者的成功治疗,催眠师必须与患者建立并维持一种更深刻的关系,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艾瑞克森曾深入研究了一位住院6年的精神病人的行为模式,在长达12小时的催眠会谈中,有4小时跟随患者的分裂型语言。第二天,患者要求艾瑞克森“讲点能让人理解的话”,艾瑞克森随即询问了患者的姓名,患者马上回答了他。采用这种方式大约治疗了一年,患者的分裂型语言逐渐减少为偶尔莫名其妙地喃喃自语。后来该患者出院并找了一份工作,3年后依然稳定,而且很喜欢自己的工作。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精神病人来说,经验不足的催眠师不要轻易采用混乱技术,而且一旦患者脱离了混乱状态,就要转而运用高度支持与温和的方式。

另外,精神病患者常常失去理智,甚至会有暴力行为,在催眠治疗时最好有监护人在场,必要时可让其服适量镇静剂或麻醉剂,以免发生自伤或伤人事件。有时也可让患者由睡眠状态转入催眠状态再行治疗。

(六)疼痛的催眠治疗

利用催眠来止痛,是催眠术在临**应用最早的领域之一,也是催眠得到医学界认可的重要原因。无论对外伤疼痛、手术疼痛、分娩疼痛还是慢性病疼痛,催眠疗法都有用武之地。

美国医学会早在20世纪50年代既已认可催眠用于口腔手术镇痛,1996年又用强有力的证据宣布,催眠可以减轻癌症病人的疼痛。

日本河野良和先生以58位孕妇进行自我催眠实验,无痛分娩效果显著者占44.84%,孕妇很满意者占37.9%,完全不满意者仅占3.4%。

用催眠缓解痛苦的主要方法是,催眠师首先以直接明了、富于同情的方式接纳受术者,对他的疼痛和不幸进行言语和非言语跟随;在取得信任并建立了稳固的和谐关系之后,将受术者的注意力吸引到催眠师身上,逐渐提及疼痛感降低的可能性,但不能强调得太过分;然后将其注意力再次引向情境的其他方面,通过因势利导地分散其注意力,能有效地减轻疼痛感。催眠师与受术者适当的身体接触,如用力握手或抚摸,也能减轻痛苦。

临床实践证明,深呼吸和放松肌肉是减轻疼痛简单易行而又十分有效的方法。可以使用类似下面的诱导语:

“现在闭上眼睛,舒服地坐在椅子上,深呼吸,吸……呼……吸……呼……疼痛在这里,而你在那里……深呼吸……无意识会让你体验美妙与惊奇,你会觉得越来越舒适……”

对于因精神高度紧张而头痛的患者可反复暗示:“你的精神平静下来了,你的头很轻松,很舒服。”

诱导语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和受术者的表现灵活运用,特别是要密切观察并随时利用受术者的所有反应。

莱斯利·勒克龙在《自我催眠术》一书中介绍了一种催眠麻醉止痛的方法:

在催眠状态下,闭上双眼,想象脑海中亮着一长串色彩不同的小电灯,每盏灯下方都有一开关,每个开关都与身体不同部位相连。假如你的右手需要手术,可想象自己用左手关掉那盏与右手相连的淡蓝色灯,灯熄灭后暗示自己:“我的右手开始发麻了,会越来越麻。手上会有点儿冷丝丝的感觉。”重复这些暗示3~4遍。然后继续暗示:“过一会儿,我要掐这只手,这只手会完全麻木。起先,我将轻轻地掐,每掐一次,麻木程度将会加剧。越掐越重,掐了四次后,这只手就会完全麻木。”

如果催眠达到一定深度,也可采用更为简单的方法:“我用左手在右手上抚摸三下之后,右手将完全失去知觉。当我掐右手时,会感到有些压力,但是不痛。”继续暗示自己,每掐一下,麻木的感觉就会增加。但在手术完成后必须解除催眠麻醉。疼痛是必不可少的,它提醒我们那个部位有了损伤,或者疼痛的部位下面出了什么问题。麻醉目的达到后,没有理由再继续下去。

(七)儿童多动行为的催眠治疗

儿童常在幻想世界里飘进飘出,即使在没有正式诱导的情况下,大部分儿童也能很好地进入催眠状态。

艾瑞克森(1958)指出:

“渴望体验新事物、愿意学习新东西,使得儿童成为很好的催眠来访者。……对于儿童不能用指令的方式,而是要按照儿童自己的学习方式来运用对他们有意义的语言、概念、思想和口头描述……”

一个名叫乔的严重逆反多动的8岁男孩,声称可以“践踏”任何人,并在诊室地板上狠狠跺了一下脚以显示实力。艾瑞克森首先赞赏他的劲很大,但使这么大劲肯定跺不了几下,乔说可以连跺一千次,艾瑞克森表示怀疑,引起乔的愤慨,发誓要证明给他看。大约跺了三十多下,艾瑞克森暗示他已经跺了上千次,因为他站也站不稳,只想坐下休息。乔固执地笔直站立着,艾瑞克森又将乔的注意力引向办公桌的时钟上,暗示时间过得很慢。乔保持僵硬的姿势越来越困难。一个多小时后,乔的母亲被叫进来,她一脸奇怪地看着自己安静而站得笔直的儿子。艾瑞克森对母亲和乔说,这次会谈是他和乔之间的秘密,只有他俩知道秘密是什么就足够了。后来乔的多动行为逐渐消失了。

在这个案例中,艾瑞克森根据儿童特点和问题行为巧妙地运用了夸张游戏和超载技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八)性功能障碍的催眠治疗

在临床工作中,来访比较多的性功能障碍患者主要有两类:一是对性恐惧的妇女;二是心因性**的男性。对这两类问题,通过催眠治疗都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下面是笔者的两个治疗案例:

有位中学女教师,孩子出生后,请婆婆来帮忙照顾,家中房屋狭窄,三代人同居一室。一次在与丈夫**时,因担心被婆婆发现,精神过于紧张,导致**疼痛,从此对**产生恐惧。尽管后来孩子长大,婆婆也已离开,仍然不能过正常的夫妻生活,并影响到夫妻感情,于是在丈夫陪同下前来求治。我首先让她进入催眠状态,然后采用渐进式放松技术,引导其放松全身肌肉,特别是**肌肉,并让丈夫一边轻轻抚摸其身体,一边说些温情绵绵的话。从催眠状态唤醒后,嘱咐二人回去后坚持做此练习,一个月后**完全正常,丈夫来电说妻子已痊愈并表示感谢。

一位中年男士,因**被妻子撞见导致心因性**,离婚后仍未好转,去了多家医院均不见效。我在治疗时,首先同他讨论**的心理因素,使其消除紧张,放下包袱。然后,在深度催眠状态下,让其幻想自己心仪已久的女性就在面前,并将意念集中在下体。接着,暗示其阴茎充血,变得又粗又长,十分坚挺。反复暗示后,他的阴茎渐渐**。再进行催眠后暗示:以后**时身心放松,一定会自然**。只通过一次催眠治疗,便使其**痊愈,再婚后生活美满温馨。

由心理因素而非疾病和器质性原因所致的**,约占**患者总数的80%~90%。

(九)痛经的催眠治疗

有些妇女痛经,是因为小时常听人说,月经**会很痛。到了青春期,把这种正常的生理现象看成“倒霉事”,由心理暗示导致痛经。采用催眠暗示疗法,可得到有效治疗。

一些经前紧张的患者会出现烦躁不安、易怒、失眠、乳胀、腹胀等症状,可在月经**之前进行自我暗示:“我的月经很正常,我的情绪很稳定,我的身体很舒服,以后每次月经来都很舒服。”

下面是美国催眠大师莱斯利·勒克龙报告的一个病例:

露丝,28岁,已婚,丈夫有一个孪生弟弟。她在经期总得卧床两天,用了吗啡,仍疼痛难忍。她记得在月经初潮前听说过痛经,青春期后每次来月经都有点儿痛,随着年龄增长,痛得越来越厉害。

勒克龙让其进入催眠状态后,利用手指动作应答法找出了致病原因:她19岁那年第一次与人发生了性关系,往来大约三个月后,月经没有按时来,推迟了一个星期。她快要急疯了,一天晚上,跪在地上祈求上帝,说只要不怀孕,不在乎怎样疼痛。第二天早晨,月经开始**。从此以后,每到经期就疼痛难熬。经催眠治疗不再痛经了。

一年以后,露丝又因痛经前来接受催眠治疗。勒克龙再次利用手指动作应答法提问,发现了新的病因:一次夫妻**时,她把丈夫想象成了小叔子,感到很刺激,虽然并不为此感到愧疚,因为那并不是真的,但她的潜意识认为这是该受到惩罚的,所以痛经又复发了。经催眠顿悟后,决心不再做这样的幻想,以后痛经彻底痊愈了。

(十)意**的催眠治疗

江波在《实用催眠术》中,报告了一位法国催眠师,为一个意念**者矫正的案例。

该人经常一边幻想自己所爱慕的女性,一边进行**。因为**过频,导致整天头昏眼花,心悸气促,身体日渐消瘦,意志消沉。

下面是进入催眠状态后的对话:

“你所爱的那位女士叫什么名字?”

“她叫×××。”

“你为什么爱她?”

“她很漂亮。”

“你错了。她很难看,她的嘴是尖的,像啄木鸟。”

(面对墙壁望了一会儿)“对,她的嘴是尖的。真尖!”

“她的耳朵像驴子的耳朵。”

“是啊,她的耳朵很长,真难看。”

“她的鼻子像猪鼻子,难看极了。”

“是啊,这个鼻子真难看。”

“这么难看的女郎,你以后不要再去想她。”

“我再也不想她了。”

“你的**是一条毒蛇,你一碰它,它就咬你,会把你咬死。”

(不自觉地伸向**,立刻惊骇地缩回来)“啊呀,这条毒蛇要咬我!”

如此反复进行数次催眠治疗,矫正了该人的恶习。

(十一)恋物癖的催眠治疗

恋物癖患者通常为男性,是性心理变态的一种,在中学生和大学生以及农民工中时有所见。

恋物癖的主要表现是通过抚弄女性**、乳罩、丝袜、鞋子、唇膏、头发等引起性兴奋,并往往伴有**来达到性满足。

催眠治疗恋物癖,首先要通过术前谈话,弄清具体所恋为何物。在诱导进入中度催眠状态后,可采用厌恶疗法等行为改变技术,让受术者在想象中将能引起性兴奋的物品同某种厌恶刺激(如脏臭气味、细菌、性病等)联系起来,从而产生厌恶感。

此外,还要让受术者掌握几种放松技术,每当看到或想到异性物体产生性冲动时就做放松练习,以减弱性兴奋。还可以通过看书学习或唱歌、跳舞、跑步、打球、钓鱼、打牌、下棋、听音乐等文体活动来转移注意力。

恋物癖患者大多性格自卑,内向害羞,不善交往。在催眠状态中,通过积极心理暗示,增强其自信心,并采用系统脱敏法,让其逐步学会与女**往,这才是克服恋物癖好的治本之策。

(十二)消化不良及厌食的催眠治疗

消化不良、肠激惹综合征(IBS)和神经性厌食是常见的身心疾病,催眠治疗无论是在短期缓解症状还是长期改变病人的生活质量方面均可取得一定疗效。

有人对IBS病人进行催眠治疗,三个月即缓解了其腹泻、腹痛等症状。催眠还能显著缩短慢性消化不良患者胃排空时间,从而减轻症状。

用催眠治疗消化不良,首先要了解诱发消化不良的原因,如果是神经衰弱引起,那就着重暗示神经衰弱症状的消失,然后对胃肠功能进行治疗,可以采用类似下面的指令:

“你的胃液和肠液的分泌非常旺盛,所以消化能力非常强,这一点不用怀疑。”

“你的消化能力已经转为正常,因此肚子常常会有饥饿的感觉,你的胃口很好,食欲大增。”

厌食症的病人会呕吐,营养不良,可做以下暗示:①暗示其饥饿感;②回忆未发病以前,享受美味食物的情境;③幻想面对美食,津津有味、狼吞虎咽的情境。

如果病人喜欢吃水蜜桃,可对其说:“这里有一大盘桃子,全是水蜜桃,又大又鲜。你张大嘴巴咬一口,水灵灵的,甜滋滋的,口水马上流出来,越吃越想吃。以后你吃饭时,一想到桃子的味道,就胃口大开,食欲大增,吃什么都感觉味道好极了。”

(十三)偏食的催眠治疗

柴田森曾应用催眠术对22位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偏食行为进行矫治。

先根据22人是讨厌胡萝卜还是讨厌洋葱将其分成相应两组,让两组各自练习三次催眠后,在第四次催眠时给予暗示如下:

“嗯!现在你们突然想到讨厌的胡萝卜(或洋葱)。哦!一盘胡萝卜(或洋葱)正好摆在眼前。乍一看见,有一股想吐的念头。可是那些胡萝卜(或洋葱)越看越觉得鲜艳欲滴,颇令人垂涎三尺。闻闻看!奇怪,平日那股令人作呕的味道怎么全变了,变得香馥可口,忍不住想吃它一口。……吃饭的时间到了,嗯,管它呢,先吃吃看再说。(皱眉头)吃了一口后,怪了!蛮可口的嘛!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胡萝卜(或洋葱),大概今天的味觉有毛病吧!不相信!再吃一块看看,嘿!真的好吃。再吃一块……干脆整盘吃个过瘾算了。哎!我怎么从来不曾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呢?原来胡萝卜(或洋葱)的滋味如此鲜美,可是以前我怎么会不敢吃呢?今天回家以后请妈妈在晚餐煮道胡萝卜(或洋葱)。对,晚上就可以再吃上可口的胡萝卜(或洋葱)了。(脸上洋溢喜色)看来不吃胡萝卜(或洋葱)的人真是太傻了。”

这些小孩子回家后果真要求其母亲煮道胡萝卜(或洋葱)当晚餐。

经过一次偏食矫正暗示后,有78%的儿童可以将偏食恶习改正过来,经过第二次暗示后,有92%可以矫正偏食恶习。

(十四)便秘的催眠治疗

便秘的原因很多:有的是饮食不当;有的是运动不足;有的是疾病引起;有的是年老体弱,阳虚导致大便秘结。

便秘的主要症状是,大便干燥,排便困难或多日不便。

催眠治疗便秘的常用方法是,将患者诱导进入深度催眠状态后,催眠师将手掌放在患者腹部,手指不断快速震颤,同时进行通便暗示:

“现在你感到肚子里面很放松,大肠在蠕动,大便变柔软,慢慢往下沉,过一小时大便就畅通了。”

重复三次,继续暗示:

“你的便秘已经治好了,你已经有便意,过一小时一定会解大便,以后每天都会按时排便,大便都很柔软畅通,再不会排便困难了。”

反复多次后,症状便会消除。

(十五)哮喘的催眠治疗

哮是呼吸时有哮鸣声,喘是呼吸急促,统称哮喘,它是由支气管**引发的阵发性呼吸困难。

每次进入深度催眠后,反复进行如下暗示:

“你的肺很健康,你的支气管也很健康。你的肺功能很好,你的支气管功能也很好。”

“你的咽部有冷感,胸部有温感。你呼吸深沉、均匀,很有规律。”

“你的哮喘好了,你的呼吸很顺畅。你可以自由呼吸,你的呼吸一点儿都不困难。”

“你的哮喘完全好了,你的呼吸十分顺畅,一点也不气急,你的呼吸顺畅极了。”

“你的哮喘彻底好了,醒来之后,无论碰到什么情况,你都不会哮喘了。你可以自由呼吸,快乐生活,你是一个非常健康的人。”

有关研究报告指出,采用自律训练法治愈哮喘病的有效率高达60%~70%。

(十六)遗尿的催眠治疗

江波在《实用催眠术》一书中介绍了一种适合家长对遗尿孩子实施催眠治疗的方法。

①上床时,让患儿认真严肃地坐在**。排除杂念,心数着自己的呼吸。

②家长站立于床前,面对患儿,排除一切杂念。

③带领患儿做如下暗示,家长念一句,患儿跟一句。要认真、平静、诚心。

“我的身体很好。”

“今天晚上我绝不尿床。”

“小便一急我就立刻醒来。”

“自己下床小便。”

④安排患儿睡下。

⑤令患儿静静呼吸。吸气时默想“身体健康”,呼气时默想“醒来小便”。

⑥家长仍站在床前,一手轻轻按在患儿头上,心中不断默念:“身体健康,不会尿床。”直至患儿安静入睡。

家长和患儿默念的暗示,深深印入患儿的潜意识。连续治疗数次,就能改正遗尿习惯。

催眠师治疗遗尿,可在患者进入深度催眠状态后,反复暗示:

“当你感到**胀胀的,胀得很难受,想撒尿了,就再也睡不着了,赶紧起**厕所。”

“你以后睡觉时绝不会尿床了,不管你睡得怎么深沉,还是十分尿急,只要有尿意,都会立刻醒来,上厕所小便,小便后再继续睡觉,绝不会在睡觉中小便了。”

(十七)口吃的催眠治疗

口吃患者一般都没有器质性的生理原因,主要是幼年时模仿别人或过度紧张的心理原因导致的,所以治疗口吃的主要策略是松弛身心、克服焦虑和增强自信。

首先引导患者进入中度催眠状态,对其解释口吃不是生理疾病。再通过自律训练法,使其身心放松。接着在催眠中让病人练习并学会放慢速度、有节奏发音的技巧。与病人做简单对话,此时患者的口吃症状会得到明显改善。对病人的进步给予赞赏和鼓励,增强其治愈的信心。通过催眠后暗示让患者将催眠中获得的经验迁移到日常生活中。教会患者放松和自我催眠技术以巩固疗效,反复自我暗示:“我的神经很放松,我说话很流利,我想说什么就可以说什么。”

日本左贺大学名尾教授利用催眠来矫正口吃的案例,大致如下:

先使7名男生进入催眠状态,再诱导至深沉催眠状态,利用电影法(一种有如电影画面式地重复显现之心像法)给予暗示,并利用催眠后暗示的效果,让受术者于觉醒后同治疗者交谈,以奠定其自信心。

“现在,你可以看见治疗口吃的情形。看得见的话,请举起右手示意。好的!你已经看见了。口吃根本不是什么大毛病!或许以往你会认为口吃治不好,可是这种活生生的治疗情况,你亲眼看见,现在总该可以相信了吧!现在,你可以清楚地和老师自由交谈。不错!你说话很流利!那么,再和老师来一段对话试试。你是哪间学校,几年级学生呢?你已经可以流利地说话了,因此赶紧回答问题吧!(实际让其回答)嗯!答得不错!看来你一点儿口吃的毛病也没有!现在告诉我,你的名字。嘿!说得蛮正确的。真想不到你能够说得这么流利。现在告诉我,令尊和令堂的名字?哎呀!太棒了。谁说你患有口吃来着。……现在你看到学校上课的情形了吧!老师问你问题,然而你都可以顺利地回答。我看你根本没有口吃嘛!什么问题你都可以迎刃而解。好的!等你张开双眼之后,你会像现在一样可以自由与人交谈了。那么,我现在所说的话,在你苏醒之后会忘得一干二净的。”

治疗日数由第一星期的3次,第二星期的2次,逐渐加大治疗日期之间隔。

该疗法的治疗效果:治愈者5人,减轻症状者1人,无效者1人。

(十八)晕车的催眠治疗

柴田森在《催眠术入门》书中详细报告了栗山先生为一位乘车呕吐、头痛的女孩催眠治疗的经过。

第一次催眠诱导,将其导入忘我之深沉催眠阶段,再给予搭乘公共汽车的心像。

“现在汽车行驶在路况良好的柏油路面,初夏的和风缓缓拂面而来,激起心胸一股无比舒畅的感觉,此刻的您,只觉得神清气爽,好一个怡人的旅途就这样展开了。”

过一会儿,再给予乡间景色之心像,并继续愉快的旅途。

“这一段路面有些颠簸,车子开始左右晃动着(受术者的身体自然地左右摇晃)。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但是您这时候好像婴儿睡在摇篮里,享受着那被关怀的喜悦,感觉上好不快活。随着身体的摇晃,肚子开始唱空城计了。……摇呀摇,越摇越舒服(身体大幅度地左右摇晃)。好一个舒服的享受啊!”

当询问女孩此刻的感受时,她答“快活似神仙”,而面部表情漾满欢欣。

接着给予再也不晕车,呕吐、头痛已被治好,不必再服晕车药的暗示。经过7次催眠治疗,女孩晕车病彻底治愈。

(十九)咬指甲的催眠治疗

下面是柴田森为10岁的K小妹矫治咬指甲坏毛病的做法。

将K小妹诱导进入催眠状态后,利用电影法来进行催眠治疗,暗示道:

“K小妹,现在你走近一家电影院里。放眼望去是一块大银幕。银幕上正在放映电影,喔!你怎么当起主角来了,片名是咬指甲啊!你看!就像平日的动作一样,你咬起指甲来的表情好滑稽喔!真奇怪!看来咬指甲并不舒服,是件苦差事,可是你为什么乐此不疲呢?哎!这种苦差事并不舒服嘛!……即使你不想看到自己咬指甲的丑态,可是那幕景象却会如影随形地展现在你眼前。”

如此反复暗示的催眠治疗,每星期3次,大约3个星期,亦即连续治疗9次后,K小妹的咬指甲恶习便彻底纠正了。

(二十)书写**的催眠治疗

下面是从网络上看到的对书写**的催眠治疗:

首先导入中度催眠。

然后给以指令:“这里有纸和笔,现在我要求你写出自己的姓名和地址,你的手指无须过分用力,注意力也无须高度专注,就能顺利地写出来。”让病人以轻松的心情进行书写。

病人书写完毕,进一步暗示:“这次我拍一下你的右手,你的右手马上就会变得僵硬,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写字,写不出来心里会着急,但越是急越写不出来,好的,现在我来拍你的手。”

接着继续暗示:“你瞧,心里越急于把字写好,手越是抖得厉害。另外,我拍你的手暗示它已经僵硬,它果然就僵硬。这表明你平时的书写**并不是生理上的病变,而是受了消极暗示的结果,现在我来数数,从1数到3,当我数到3的时候,你右手的肌肉僵直现象会立即消除,紧张感完全消失,你又能够非常轻松、流畅地书写了。而且今后无论是人多人少、有人没人,你都能够非常自信地、轻松流畅地进行书写。”

让病人掌握自律放松的方法,每次写字前放松身心、解除紧张,书写会逐渐变得流畅。

(二十一)催眠瘦身的原理与方法

国外心理学家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体重正常的人进食主要依据身体的内在线索(如饥饱程度、血糖高低等),满足生理的需要;而肥胖的人往往是对不可控制的外界线索(如美味**、就餐时间、方便获取等)做出反应,为满足心理需要而进食。

师承全球著名催眠大师布莱恩·魏斯博士,近年来活跃于海峡两岸的台湾催眠师张芝华女士在《催眠瘦身》一书中指出:

大部分的瘦身课程只是集中处理行为及环境的层次,效果出现得比较短暂。一个能够提供长期效果的课程,必定会处理到有关一个人的自我认同及信念价值层次的问题。

许多人都在想瘦身,然而仅有少数人成功地达成目标,问题不在于减重或是减去身上的多余脂肪,而是要能持续地做。或许困难来自家族成员的压力、生活的压力等,这都是让瘦身难以成功的潜在原因。

在催眠减肥的过程中配合种种手法和指令,从潜意识中达到自我控制饮食、调整睡眠、运动习惯等机体功能和新陈代谢,而能在保持健康的基础上减重瘦身。所以催眠瘦身是搭配一般减肥方法的最佳辅助工具。

催眠瘦身与坊间的减肥方法最大的不同就是通过身、心、灵整合平衡的方法,也就是通过30天减肥战略行动333的一个方式,也就是三分之一靠饮食控制,三分之一靠身体的律动、运动,三分之一靠自我催眠。

催眠减肥收效迅速、稳定而无副作用。

张芝华在书中举了一个体重由70千克减到58千克的瘦身案例:

患者女,45岁,因为产后抑郁症,从原先的55千克胖到70千克。曾经试过各种减肥法,包括中医、针灸、鸡尾酒、日本的用胶带粘手指法、健身房内的种种运动、有氧舞蹈,都没有办法减到理想的体重,同时她也很快地恢复胖的状态。在总共10次的疗程中,用的是认知行为的催眠法,帮助她认识生产是每一个女人生命中必经的一个过程。同时帮她做年龄回溯,回到初中、高中的时候。她因为在班上成绩不很好,所以常常因为老师问她问题答不出来,当场非常紧张,手心发汗,造成她对于任何事情都没有自信,常常担心自己会做不好。在催眠过程中,她回到初三的时候。在高中联考前一个礼拜,老师讲的一句话伤了她。老师说:“你没有救了!这么不长进!”这句话深深地伤了她的自尊心,使得她高中考到第四志愿。在经过10次的疗程后,她瘦到了60千克,也就是说她瘦了10千克。在经过三个月的自我催眠练习后,她又瘦到了58千克,目前还在努力当中,而且也没有再发胖。

莱斯利·勒克龙在治疗一个患肥胖症的妇女时,让她找一张自己还很苗条的时候拍的照片,或在画报上剪一张着泳装的女明星像,再从自己某张照片上取下头部,粘到明星照的头上。然后把制成的相片贴在镜子上,每次照镜子时看到它,就想一想:“这就是我。”还让她每天晚上睡觉时想象一下自己的模样和照片里的人一样。这种语言和视觉形象的结合,能发挥很有效的暗示作用。

催眠暗示不但可以减肥,还可以使胸部丰满起来,使体型更完美。勒克龙不用整形手术,仅仅在自我催眠状态下,通过直接的口头暗示,加上视觉想象,使年龄在22~30岁的7个姑娘中,有人的**增长了一英寸半到两英寸(一英寸约为2.54厘米)。这些女孩被要求夜晚上床睡觉时,闭上眼睛,想象出自己胸部如希望的那样丰满。勒克龙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潜意识将重新激起**的发育过程。而且随着**的发育,各种内分泌、激素以及其他生理过程也会有所改善。那个失败的姑娘是因为她不愿做女性,想成为男子。

催眠暗示还可以美容。例如,对于一个为脸上长满痤疮而苦恼的青年,可在催眠治疗几次之后,拿出事先为他拍摄的、经过休整的照片,对他说:

“这是刚才为你拍摄的照片。你看看,你的脸上很光滑,很洁白,没有任何斑痕,你的痤疮已完全没有了,你的脸很漂亮。”多次暗示之后,她的痤疮越来越少,逐渐痊愈。

(二十二)赌博的催眠治疗

首先将求助者诱导进入轻度或中度催眠状态,然后反复暗示:

“赌博是个恶习,你这种赌博的坏习惯,不但浪费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家人怨恨你,朋友看不起你,将来你会倾家**产,妻离子散。你一定要改掉赌博恶习,你有极大的决心和顽强的自制力,你有信心一定能改掉这个坏习惯。不再赌博后,大家都会喜欢你。你家庭和睦,工作顺利,事业大成。你的身体会更健康,心情也会更好。”

必要时还可以将催眠暗示与厌恶疗法结合起来,暗示他一触碰扑克、麻将等赌具就产生强烈的触电感,从而讨厌并远离赌具。

也可以让当事人在自我催眠状态下,用上述语句反复自我暗示,日久自会见效。

(二十三)酗酒的催眠治疗

利用催眠戒酒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效果已被充分肯定。催眠戒酒主要是通过增强自我效能感、认知疗法、厌恶疗法等来达到目的。

江波在《实用催眠术》一书中,介绍了苏联心理学家瑞可夫运用催眠术转移患者身份意念,为一酒鬼工程师戒酒,取得良好效果。

进入催眠状态后,瑞可夫让工程师分别将母亲、女儿和妻子的身份转移到他自己身上,然后引导其用母亲、女儿和妻子的身份规劝自己,5次催眠治疗之后,他似乎对自己憎恶起来,就跟他母亲、女儿和妻子见到他酒醉的时候所感受的一样,从而逐渐改变了酗酒恶习。

余萍客先生在《催眠术与催眠疗法》一书中,引用了日本催眠大师小野福平介绍的一个在睡眠中通过暗示戒酒的案例:

有一个朋友是个酒鬼,喝醉了便任性家暴,妻子屡屡相劝均不见效,后来在丈夫酒醉睡眠的时候,站在他的身旁反复说:“酒是有毒的,能缩短你的寿命,并且会使你破产,还要累及妻子陷入悲境里……”起初并不见有什么效果,持续进行到一个月后,丈夫忽然有了觉悟,自动把酒戒掉了。

这说明,在睡眠状态中的人,并不是完全不能感受暗示,只是对暗示的感受性并不如催眠状态下灵敏罢了。因为睡眠有深睡和浅睡,在浅睡时便近似于催眠状态,可以接受某些暗示。

(二十四)自我催眠戒烟案例

利用催眠戒烟也有上百年的历史,效果亦同戒酒一样被充分肯定。

下面是互联网上披露的一位将自我催眠与厌恶疗法结合,成功戒烟者的自述:

我十七岁开始抽烟,今年二十岁,前阵子我觉得抽烟对我的肺部明显是个损害,于是打算戒烟,但始终没有这个毅力,以前也试过许多次。于是我学习自我催眠,按照催眠步骤开始自我实行,起先我无法平静下自己的心,家中钟的嘀嗒声和窗外的鸟叫声总会分散我的注意力,虽然我是躺在**的(这时是早上醒来)。于是我将意识尽可能地集中在脚尖,然后开始逐步放松。初次放松自己用了一小时,但效果还是不理想,于是我每隔一天开始催眠自己,在反复之后我开始可以在半小时里达到潜意识。我们时常会看书看得入神而听不到、看不到周围的一切,这就是因为注意力高度集中,并且沉浸在自己的意识里,完全成了封闭状态,我所要做到的也就是这个状态。等我到达了潜意识的状态时我开始自我暗示,我用一些我觉得很合适的语句进行暗示,如“我不需要香烟,那东西的味道让我恶心,我根本就没上瘾,那东西会杀了我”,并且幻想着我每抽一口烟就好比喝一口痰筒里那些被人吐满恶心的青痰和扔了许多香烟头的脏水,这让我产生恶心感。后来几天,每次来瘾时我自然就会有“我没对香烟上瘾,我不需要它,我不会不抽就感到难受”的想法,很奇妙,这是自然而然地浮现出的意识。并且我真的开始对香烟恶心,有一次我尝试吸一口烟,却发现那感觉真的想吐,逐步发展到后来闻到烟味我就反感,我终于戒掉了烟,这个过程只用了一星期。

(二十五)自我催眠治疗肩周炎

江波在《实用催眠术》中介绍了自我催眠治疗肩周炎的方法:进入自我催眠状态后,双臂下垂。先暗示抬起健康一侧的手臂,如两侧都患病,可先抬起较轻的一侧。

暗示:

“我的左肩很健康,手臂可以抬起来,抬起来。

左臂会按照指令慢慢抬起来。”

又暗示:

“左臂伸直,举过头,高高举起。”

左臂就会高高抬起,高举过头。

再暗示:

“慢慢放下来,放在大腿上。”

左臂就会慢慢放在左侧大腿上。

然后暗示患者的右臂:

“我的右肩也健康,手臂可以抬起来。慢慢(注意:必须用‘慢慢’二字)抬起来。”

右肩会按照指令,慢慢抬起来。在暗示“右肩也健康”时,要真相信自己的右肩是健康的。如果口说健康,心想有病,暗示则不能收到预期效果。

接着又暗示:

“右臂伸直,举过头,高高举起。”

右臂就会高高举过头。

这时,可能右肩有点痛感,就再暗示:

“我的右肩是健康的。不痛的,一点儿也不痛。”

右肩就不感到疼痛,或者疼痛不明显。

这时又可以继续暗示:

“右臂慢慢向背后转动。”

右臂就会按照指令慢慢向背后转动。

“转快一点。”

右臂就会快速转动。

“右臂向胸前转动。”

右臂就会改变方向,向胸前转动。初练时不宜转动过快、过久。

停止的暗示:

“慢慢停下来。”

“还原,手放在大腿上。”

右臂转动会慢慢停止,放在右侧大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