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儿童:
小梦(化名),女,13周岁,初中一年级学生。
家庭情况:
小梦的父母在她7个月的时候就离婚了,母亲改嫁生子,从来没有抚养过小梦,父亲后来精神上受到刺激,离家出走,再也没有回来。现在小梦跟着年迈的奶奶和因家境困难一直没有成家的叔叔生活。叔叔因病不能工作,全家(三人)仅靠1000多元的低保维持生活。
今年13岁的小梦长得高高壮壮的,皮肤黝黑,穿着一身深色的运动服,留着短发,看起来大大咧咧,特别像个男孩子,可是目光中却带着同龄孩子少有的忧郁和成熟。小梦很健谈,完全不像她叔叔说的那样孤僻倔强。而且我们还看得出小梦十分诚实与单纯,因为她对我们问的每一个问题都十分配合。
提起父母,小梦说自己“已经麻木了”。提起和奶奶、叔叔的交流,小梦说:
“我叔叔总是绕一个特大的弯,跟我说一大堆大道理,每天都说,我就觉得有点儿烦。然后我奶奶每天唠叨个不停我也觉得烦。比如,她说‘你睡觉吧’,我说‘好,我马上就睡’,可是她又来一句‘你睡觉吧’,我就特讨厌。”
所以小梦回到家几乎什么话都不说,奶奶和叔叔都认为小梦是一个十分“孤僻倔强”的孩子。
虽然小梦的叔叔自认为在孩子的教育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也认为小梦能够从他所讲的大道理中受益,可是事实却正好相反。小梦对这些大道理感到“厌烦”,也不认同叔叔对她的教育方式。叔叔在她犯错误的时候,会让她“跪搓板”,她觉得这样做不对,
“即使让我跪了,这事我已经做了,不可挽回了。”
而且小梦还认为有些事情在她看来十分微不足道,却还要接受责骂,甚至有时还会有体罚。可是小梦却从来没有跟叔叔交流过自己的这些感受。叔叔好像也不太了解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比如,叔叔认为应该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性,可是小梦却觉得:
“如果他(指叔叔)看着我学习,我会更加有约束性。”
叔叔认为小梦最缺的除了父母之爱就是物质上的东西,可是小梦却不喜欢叔叔“总拿物质的东西来奖励我”。
甚至奶奶和叔叔连小梦的学习情况和人际交往情况都不清楚。叔叔说小梦学习“好着呢,在班里总考一二名”。可是小梦却说:“我小学和中学在班里总是排中等。”叔叔还认为小梦“人缘也好着呢,总有人来找她玩”。可是小梦却说自己“没有最好的朋友。我把话藏在心里,不太跟别人说,因为我怕他们说出去,我不太信任周围的同学。跟他们都不是特别的要好”。可是她又仿佛很在乎同伴关系,她觉得:
“小学的时候,同学之间都挺单纯的,没有什么复杂的思想,然后一到中学,你就得处处提防着,生怕和别人吵架似的。”
“不喜欢当班长,因为当班长就好像自己跟同学之间隔了一道墙似的,就是想跳过去也跳不过去。”
小梦的自我评价偏低,她说自己“缺点多,优点少”。说起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她说:
“我学习不是特别好,长得也不漂亮。老师不会太喜欢我的。”
虽然老师任命她当班长,可是她却认为同学们认为她没有能力管好班级,甚至她感到同学们会经常“嘲笑、欺负”她,而她最不喜欢的同学也是那种“专横跋扈,特瞧不起人的人”。也许是由于她的这种自卑,她的交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一方面她交友十分被动,从来不主动跟人说话,而且越大越这样;另一方面,她对同伴的要求近乎苛刻,受不了别人的小毛病。
“喜欢不太了解的人。在一块儿久了你就了解他(她)了,然后你就觉得他(她)哪儿不好,就不会再和他(她)像原来刚认识那样了。”
谈起自己的理想,小梦说:
“我想当一个成功的人,让别人都佩服我,敬仰我。如果可以的话,让全国的人都知道我。”
小梦对自己理想的实现充满了信心,而且小梦也确信叔叔和奶奶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出人头地的人”,当我们问及“出人头地”的含义时,小梦说:
“就是受人敬仰,然后要在经济方面比别人宽裕。”
可是叔叔说起对小梦的期望,心里却充满了愧疚。
“她在生活上绝对是一个成功者。在事业上,我不敢说。因为要是我有经济基础,今天我就敢回答这个问题。……现在经济上导致她成为……现在她画画得很好,她画的福娃跟买的一样……画的古代人物栩栩如生……我是没有办法,我看到她能发展,但我没有资金给她铺路。”
说起家庭的贫困,小梦显然有着很强的自我防御。
“我……就是从小到大都没有收到过什么礼物,所以对这种事都麻木了。”
“其实我有时候……有一回在政治课上老师给我们讲事,然后我突然想起来,那些有钱的人的子弟有些都上不了大学,可是有些特别穷的人却能上大学。如果我以后有钱了,我会不会扮穷,然后让我的孩子努力学习呢?”
可是小梦仍然会因为物质的满足而简单地快乐着。
“就是一家人在一起挺开心的,然后我叔叔有时候也会买一些好吃的早餐,(快乐)大概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