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穆勒评注》与赫斯(1 / 1)

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在前面的讨论中我实际上已经在表明和论证这样一个基本观点:交往异化在思想水平上要高于劳动异化,《穆勒评注》在理论上比《第一手稿》成熟。但这并不是一个被我国学界广泛认同的结论,毋宁说正好相反,恐怕还属于异端,因为在我国学界占主导地位的观点是《第一手稿》在理论上比《穆勒评注》成熟,异化劳动高于交往异化。当然,从本章开头所介绍的《巴黎手稿》的文献学考证成果来看,这种观点显然是站不住脚的。但在这里,我不想仅仅从文献学事实出发来直接否定这种观点,而是像在前面两节所做的那样,从理论逻辑和思想发展的角度再对《穆勒评注》的理论水平以及与此相关的对赫斯的评价问题作些补充论证,不求去驳倒和取代主流见解,只求自己的观点也能够被学界所接受、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