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世界格局转型与国际体系变革
国际体系是国际关系的最重要环境之一。国际体系加快变革是当前国际政治的一大特征。国际体系主要由世界格局和国际秩序构成,其中世界格局更为基础。
世界格局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世界格局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内国际力量的结构状态。比如,现在发展中国家不断壮大,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增强,这就是世界格局变化的一种表现。再比如,因中小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的发展壮大而形成的“非极化”,也是世界格局的一种变化。狭义的世界格局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在国际舞台上进行博弈的主要国际战略力量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状态,通常用“极”来表达,比如多极格局、两极格局、单极格局。综合来看,当前世界格局有三个突出特点,即多极化、非极化和非西方化。
(一)多极化
多极化主要是针对单极化和两极化而言。冷战结束后,多极化更是主要指向美国努力推动的单极化。
多极化趋势孕育于两极格局之中。早在冷战期间,世界格局已经出现多极化趋势。两极格局终结后,并没有出现单极格局,相反,多极化趋势无论是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还是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新发展。
多极化进程是与对美国霸权的不断挑战密切相关的。多极化进程的孕育始于美国霸权的止盛转衰。二战结束初期,美国的综合实力达到巅峰。然而,好景不长,美国霸权受到来自多方面的挑战。首先,最重要的挑战来自苏联。经过柏林危机,苏联守住了雅尔塔协议赋予它的利益;1949年,苏联成功试爆了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
第二个挑战美国霸权的力量是民族解放运动。尽管美国在二战后以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为名到处挖英法等老牌殖民主义的墙角,抢占它们的势力范围,以图建立自己的新殖民帝国,但是很多新独立的国家并未跟着美国的指挥棒转,而是成为超越美苏两大集团的第三种力量,即第三世界。从“亚非会议”到“不结盟运动”兴起,再到“七十七国集团”形成,第三世界发展成为一支国际舞台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美国霸权的第三个挑战者来自西方集团内部。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特别是60年代以后,西方阵营内部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显著变化:西欧和日本的地位上升,美国则相对衰落,到60年代末形成了美、欧、日三大经济中心鼎立的局面。与之相应,西欧和日本对美国的政治上离心倾向越来越严重。1958年,欧洲共同体成立,其宗旨之一就是使西欧国家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60年代,法国奉行“戴高乐主义”,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发展自己独立的核力量,在西方国家中率先同中国建交;60年代末70年代初,联邦德国提出并实施“新东方政策”,同苏联和东欧国家“缓和与关系正常化”。日本虽然没有法德那样大的政治性动作,但也开始寻求摆脱美国的控制,走向自主外交。特别是日美贸易磨擦,到70年代初已尖锐到促使尼克松政府“考虑用共产主义中国作为平衡越战后日本在亚洲的影响的砝码”, “对日本打一种中国牌”。
在世界各种“非美”力量崛起的同时,美国自己却不断遭遇重创,综合实力总体上趋于下降。继1960年10月爆发了第一次美元危机后,从1968年3月到1971年5月,又先后发生了6次美元危机,导致美元正式贬值,信用急剧下降。1968年对美国来说可谓是厄运之年:遭受了两次美元危机;两位名人(小马丁·路德·金和罗伯特·肯尼迪)被刺;政治动乱和街头骚乱不断。有的学者将这一年的政治动乱称为“1968年革命”。在这场革命中,“整个社会几乎已经处在文化上和社会上爆发内战的边缘”, “几乎所有一切都要崩溃了”。这些国内危机与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失败遥相呼应,而越南战争客观上成了美国国内危机的重要根源。在1968年的新春攻势中,越南南方人民的武装力量歼敌25万多人,其中包括8万美军,击落击伤敌机3000多架,击毁敌坦克3000多辆。越南战争是美国霸权衰落的重要标志,并且成为促使美国在美苏较量中转为守势的重要因素。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尼克松提出了“五大力量中心”说,并开始调整美国的全球战略及对外政策。1970年2月8日,尼克松向国会发表了题为《70年代美国的对外政策:争取和平的新战略》的国情咨文,公开承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发号施令的时期“已经结束”,美国的处境就像古希腊和古罗马帝国的衰落时期,遇到了“连作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随后,他承认,当今“世界上有五大力量中心”,即美、苏、中、日、西欧。多极化的轮廓已经初步显现。
自苏联解体后,世界格局便由两极格局转为“一超多强”格局或“单极加多极”格局。其基本特征是: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并努力打造单极世界;中国、俄罗斯、欧盟等多强在国际事务中仍然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单极世界的形成;多强与一超和平竞争,有时还合作应对共同面临的威胁和挑战。进入21世纪后,“一超多强”格局又出现新的变化。一是“多强”成员的发展不平衡,中国的上升趋势明显,而日本的实力地位下降,甚至有被挤出“多强”行列的可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大国崛起,特别是印度,实力地位明显上升,正在跻身“多强”行列。纵观历史,“一超多强”格局的演进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一超地位有所提升,打造单极世界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是单极世界得以推进的明显标志。美国与欧盟紧密合作,空中打击南斯拉夫联盟,实质上是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而反对这场战争的力量则显得很无奈。与此同时,北约出台了战略新概念,将共同价值观作为其失去华约这个对立面后的存在基础。在东亚,美日同盟不仅得到加强,而且也强调维护共同价值观。如此一来,美欧日这三大战略力量在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上紧密联合,而美国则是无可质疑的盟主。
第二阶段是“9·11”至今。“9·11”虽然给了美国进一步推进单极格局的难得机遇,但是美国却过度消费了这一机遇。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得到了全部盟友的支
持和世界多数国家的同情,以至于有些美国战略家宣称“单极时刻”到来了。然而,仅两年后,当美国绕过联合国以不充分的理由发动伊拉克战争时,却遭到相当多国家的反对,甚至法国和德国这两个北约重要成员还同俄罗斯联手反对这场不义之战。西方世界分裂了。以法德为核心的欧盟不支持美国,单极格局很难实现。从一定意义上说,法德的行为拉开了欧盟同美国的距离,这也意味着欧盟并不想成为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的支持力量,而是要成为一支独立的战略力量和世界一级。而与此同时,中国和俄罗斯一直在倡导推进多极化。单极格局遇到了三股战略力量的挑战。多极化的势头日渐明显。
始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重创了美国的软硬实力,单极格局更加遥远。虽然欧盟也遭受金融危机的打击而实力下降,但是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大国却表现不凡,金砖国家集团活跃于国际舞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印度。不仅许多战略家看好印度的发展前景,将之纳入“多强”行列,而且美国等大国都提升印度在本国对外战略中的地位。从一定程度上说,印度已经成了推进多极化的重要力量。如果将中俄欧印日视为“多强”成员,那么“多强”的总体实力不断上升的趋势明显超过“一超”。奥巴马第一任期提出“多伙伴”外交,就是看到了“多极化”趋势,试图借助中小国家力量来平衡“多强”。近年来美国战略界热议“美国衰落”问题,这本身就体现了美国战略界看到了多极世界的前景,而对单极世界越来越不抱希望。
(二)非极化
与多极化相伴随还有一个趋势,就是非极化。冷战后,“非极力量”(即那些不可能成为“极”的中小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发展得更快,非极化成为大趋势,而且发展势头更为强劲。
军事上,在“极”之外,仍然有巴基斯坦、以色列、朝鲜等国家掌握着核武器,伊朗等国家都拥有开发核武器的能力;“极”外国家的军费开支仍占世界的1/4以上。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传播,“极”外国家所掌握的军事资源会越来越多,军事实力也相应地趋于增大。特别是随着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中小国家会掌握越来越多的威慑、反制大国军事威胁的手段,从而使大国所具有的军事力量优势难以发挥出来。
经济上,在“极”之外,既有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以色列等经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又有像巴西、墨西哥、南非、越南、印度尼西亚、阿根廷、土耳其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和中等国家;更有中东、中亚等地区的拥有丰富能源、资源的国家。东南亚、拉美、非洲都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其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有的份额趋于上升。近些年国际投资界十分关注的“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钻石11国”(孟加拉国、埃及、印尼、伊朗、韩国、墨西哥、尼日利亚、巴基斯坦、菲律宾、土耳其、越南),除中国、俄罗斯和印度外,都不是“多极”中的成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非极力量”拥有世界大部分人力资源、能源和原材料,随着世界的进步,它们会越来越善于运用自己的资源和权力,从而增大它们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有一个重要的事实非常值得注意:尽管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水平很不平衡,而且有些国家长期停滞不前,但是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作为整体,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发达国家”。
政治上,中小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在上升,这是不争的事实。除了“非极”的国家行为体之外,还有非国家行为体,包括国际组织(特别是没有“极”参加的国际组织,如非洲联盟、石油输出国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各种恐怖组织和犯罪组织以及特殊的个人。金融大亨索罗什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的作用甚至超过许多国家行为体。“基地”组织对美国搞的“9·11”恐怖袭击,对美国和世界所造成的影响,胜过那些“极”。
除了力量对比外,各种力量之间的关系也能反映非极化。冷战结束以来的许多重要国际冲突并不是发生在所谓的“极”之间,而是在“极”与“非极”之间。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并不是发生在“极”之间,可以说都是某些“非极力量”与“一超”或“多强”之间的较量。“9·11”之后的10年,让美国最为头痛,对单极构成直接挑战的并不是那些“极”,而是所谓“无赖国家”、“邪恶轴心”和恐怖组织等“非极力量”。
非极化的发展态势表明,如果说过去在考察世界格局时可以只将目光盯住大国,那么在人类历史进入21世纪后,就不能再漠视非极力量了。非极力量已经成为世界格局的重要构成部分,非极化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在制定对外战略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三)非西方化
世界格局演进的两大趋势即多极化和非极化共享着一个重要背景,这就是非西方国家群体性崛起,亦即“非西方化”。
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所说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实际上是非西方国家群体性崛起导致的。纵观当今世界,虽然有不少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贫困状态,但是已经有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在快速发展,成为新兴市场国家,处在崛起的进程中。
自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上一直居领先地位,西方国家与发达国家几乎是同义语。后来日本跻身发达国家行列,但其治国理念和行为方式几乎完全西方化,成为西方列强的一个成员。广大的亚非拉国家长期处于弱势地位,而且绝大多数都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遭受西方列强的欺负、掠夺、奴役。
非西方国家崛起首先表现为政治崛起。几乎与二战结束相伴随,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势不可挡,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对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意义,毛泽东有过非常精辟的评价:“1776年美国独立战争,1789年法国大革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都是伟大的,但是都没有1945年以来这样大的规模。”毛泽东所言不过。从1945年到20世纪70年代末,共有78个国家获得独立。这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地理状况和政治格局。实际上,在二战后的历史中,除了美苏两大阵营之间的冷战外,还有一个重要进程,这就是民族解放运动和第三世界崛起。联合国成立时只有 51个成
员国,而到了1971年第26届联大时,则有129个成员国。后增加的成员都是在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中新获得独立的国家。没有这一变化,中国是很难取得打破美国阻挠、重返联合国的胜利的。在表决2758号决议时,76张赞成票中有62票来自亚、非、拉国家,其中亚洲19个,非洲26个,拉丁美洲17个。联合国成员国构成的变化使得美国等西方国家操纵联合国的能力趋于下降,到了70年代初,美国已不可能像50年代初那样利用联合国来实现自己的意志了。这是时代变化的定局,是世界潮流的必然结果。
不过,广大亚非拉国家实现政治独立后,经济发展仍然长期滞后,在世界经济中居边缘地位,继续充当着发达国家的资源供应地和商品销售市场的角色。经济落后使得一些发展中国家形成对发达国家的依赖,经济独立难以维持。一些发达国家在同这些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交往时,经常将经济合作、经济援助作为向这些国家进行文化渗透、价值观传播的工具,甚至干涉其内政,从而侵蚀其政治独立。
然而,也有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在获得政治独立后,奋发图强,改革开放,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最终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金砖国家由概念成为现实,比如像中国、印度、巴西这样的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成就受到公认,发展前景更受期待。二十国集团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活跃于国际舞台,显示出发达国家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大国的重视。
非西方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像俄罗斯这样的新兴市场国家——的总人口占世界的85%,而且拥有丰富的资源,发展潜力巨大。只要这些国家能够找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必定会不断取得发展成就。已经走在经济崛起之路上的非西方国家无疑会提供越来越多的经验。可以预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非西方国家加入到群体性崛起的行列,从而使非西方国家的整体实力增强。就像当年民族解放运动是个大趋势一样,非西方国家在经济上崛起也是个大趋势。实际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发达国家。这是一个更带全局性的格局变化。尽管发展中国家在总体实力上超越发达国家还需要时日,但是它们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地位与作用绝对不能再被漠视了。
伴随着非西方国家的群体性崛起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多极化与非极化,非西方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也应当相应提高,而这一进程必然伴随着国际体系的变革以及国际关系的进化。
(四)世界格局变化推动国际体系变革
世界格局是国际秩序存在的基础,二者是国际体系的主要构成内容。也有学者将国际格局视为国际秩序的组成部分,但是严格意义上说,两者内涵和外延有明显的区别。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演进,但是国际秩序并无明显变化。比较起来,国际秩序稳定性较强,而世界格局稳定性较差。通常是世界格局的变化引起国际秩序的调整,进而导致国际体系演变。从国际关系史来看,国际体系演变基本上是与世界(国际)格局变化相一致的。三十年战争后形成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这个体系的建立者就是主要战胜国,即法国、瑞典、荷兰以及虽受战争重创但仍保持大国地位的西班牙。从格局角度说,这是个多极格局。由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只适用于西欧,所以那时的格局只能算是区域性的国际格局。在东亚地区则是中国主导的朝贡体系下的“单极”格局。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最鲜明特点是确立了主权国家为主要国际行为体,这一点直到现在仍未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在的国际体系仍然是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延续,只不过是其“变型”而已,后来的国际体系改变的只是枝节,而非根本。主权国家原则就是一种国际行为规范,所以,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也包含着一种国际秩序。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颠覆了三十年战争后形成的多极国际格局,因此也终结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正如托克维尔所说,法国大革命“没有自己的疆域;不仅如此,它的影响可以说已从地图上抹掉了所有的旧国界”。拿破仑战争后形成的维也纳体系,也是建立在多极国际格局基础上,只不过是舞台上的主角变了,主宰欧洲事务的大国变成了英国、俄国、奥地利和普鲁士,后来法国也加入这个行列(实际上,这五国早在拿破仑战争前许久就已成为欧洲政治舞台上的主角)。维也纳体系的显著特点是在国际秩序上有了一大进步。四大国建立了“欧洲协调”机制,以避免大国之间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也是以多极国际格局为基础,不过这时的国际舞台放大了,美国和日本加入了主角的行列,这时的国际格局突破了欧洲地域,具有了世界性,但是仍然难以被视为世界格局,因为像苏联、德国这样的大国以及众多亚非拉国家都未在体系内。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在国际秩序上也有重大进步,就是建立了国际联盟。与“欧洲协调”相比,国际联盟是正式的国际组织,是较高层次的国际机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最初也是建立在多极世界格局的基础上,美苏英中四大国共同创建了联合国。在国际秩序上,联合国比国际联盟更完善。
当然,国际秩序演变与国际格局变化并非总是保持一致。1870年德国统一后,实际上已经颠覆了维也纳体系的多极格局,但是国际秩序并无调整,也没有一个相应的国际体系形成。以后,美国和日本崛起,国际格局进一步演变,但是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国际秩序也无变化。当然,也有另一种脱节情况,即格局未变,但秩序变了。比如,维也纳体系到1848年欧洲革命后就名存实亡,大国协调机制基本上不再发挥作用。但是这时的国际格局尚未有实质性改变。
总的来看,国际格局变化通常会导致国际秩序的变革,或者说国际秩序变革的主要动因是国际格局变化,而国际秩序变革又会巩固已经形成的新格局。世界(国际)格局变化是国际战略力量特别是大国力量对比变化的结果,当现行秩序不能满足新崛起战略力量的需求时,就需要变革。当国际秩序不能和平地变革时,也就是崛起力量与守成力量之间的矛盾不能通过和平方式解决时,战争就会到来,旧秩序不复存在,因为国际社会已经失去“有条理、不混乱的情况”。战争过后,胜利者便试图构建新的秩序,以固化已经形成的新格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