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党的地方委员会的组织原则_三、坚持民主集中制(1 / 1)

三、坚持民主集中制

《党章》总纲领中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这就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条例》第十七条规 定:党的地方委员会应当坚持民主集中制,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属应当由全会或者常委会会议讨论和决定的事项,必须由集体研究决定,任何个人或者少数人无权擅自决定。在集体讨论和决定问题时,个人应当充分发表意见。个人对集体作出的决定必须坚决执行,有不同意见的可以保留,也可以向上级党组织报告。

党的地方委员会的民主集中制

知识点

1 党的地方委员会应当坚持民主集中制,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

2 凡属应当由全会或者常委会会议讨论和决定的事项,必须由集体研究决定,任何个人或者少数人无权擅自决定。

3 在集体讨论和决定问题时,个人应当充分发表意见。

4 个人对集体作出的决定必须坚决执行,有不同意见的可以保留,也可以向上级党组织报告。

什么是民主集中制?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是什么?这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搞清楚的首要问题。首先这种结合不是两者机械地相加而是有机的结合,是建立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制,即民主集中制。同时民主也不能脱离集中而孤立存在。民主是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离开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是个人主义的民主,甚至会走向无政府主义。在民主集中制中,民主是对集中性质上的制约和规定,一旦民主脱离了集中,民主就失去了制约和规定的对象,民主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民主集中制中的民主是党员和党组织意愿、主张、积极创造性的充分表达和发挥。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形成了统一的意志和行动的一致性。民主集中制的集中,是全体党员意志、智慧的汇集和行动达成的一致性。集中指的不是“一言堂”“家长制”,也不是个人专断的集中,而是建立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如果没有民主就没有正确的、合法的集中。同时,如果没有集中,也不能够形成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也不可能有思想、组织和行动上的高度一致性,最后只会使全党成为一盘散沙。因此,集中指导着民主形成统一的意志和行动的一致,也就是说,民主集中制的集中,就是要能集中正确的意见,使之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并使之付诸实践。思想的统一是集中统一最重要的一方面,只有有了思想的统一,才能够有行动的一致性。邓小平曾经指出:“我们强调集中统一和反对分散主义,更应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不应该误解,以为强调集中统一,就可以抛弃民主集中制的那个民主。为了加强集中统一,反对分散主义,就更要坚持民主集中制民主这一方面。有了这一方面,集中就有了基础,就可以真正集中统一起来。”另外,他还认为,“一个党不集中不行,如果没有中央和各级党委的集中领导,这个党就没有战斗力”。

坚持民主集中制是科学决策的基础。民主集中制不仅是党的组

织原则,也是党组织科学决策的原则。民主集中制决策原则包括民主和集中两个方面,正确的民主集中过程就是科学决策的过程。民主是讨论阶段,集中是决策、执行阶段。前者是充分发挥普通党员和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后者是按照少数服从多数原则,集中他们的正确意见并付诸实施。党要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方针政策,必须发展党内民主,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收集广大党员群众的意见,经过集体讨论,形成初步方案,然后,将决议拿到群众中去执行、检验和完善。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坚持民主集中制,强调了集体讨论研究领导的作用,又充分的调动了每个党员、每个基层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充分地集中广大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事物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形成准确的判断,作出正确的决策。

坚持民主集中制是党的团结统一的保证。党的团结和统一,是党的生命,是党的力量所在,党的团结的重要保证之一是严格遵守民主集中制,严格遵守集体领导的原则。邓小平指出,“党的团结统一是党的建设的最重要的问题,我们党是统一的、团结的、有战斗力的,没有民主就没有集中统一,没有辩证统一,就没有战斗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党要团结统一,必须依靠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统一来实现。

坚持民主集中制是实现党内和谐的保障。实现党内和谐要求我们党组织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如果没有以党内民主与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各项制度作保证,党将失去党内和谐的前提,党的各级组织将会成为一盘散沙。只有发展党内民主,坚持民主集中制,党员与党员之间、党员与党组织之间、党的上级组织与下级组织之间、领导干部与领导干部之间才能开展健康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广大党员干部才能推心置腹,党内矛盾才会在民主的氛围中、在民主集中制的贯彻落实过程中得到解决,才能不断增进党内和谐。只有发展党内民主,按照民主集中制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等公开办事制度,保证广大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才能够深入了解和善于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动广大党员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党内和谐。

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就是“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必须经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不能个人说了算。会前,领导成员充分准备意见;会上,领导成员认真负责地发表意见,在此基础上,实行票决制。对于个人意见可以保留或向上级组织反映,但必须在行动上坚决贯彻执行集体的决定,其目的是在组织内部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充分地发展党内民主,把全体党员的意见集中起来,把全体党员的力量集中起来,形成统一的意见和统一的力量,使党组织成为组织严密、行动一致的部队。

党的地方委员会要提高认识,深刻认识和

理解民主集中的深刻内涵。“民主”和“集中”是民主集中制的两个侧面,党内民主是党内集中的前提和基础,党内集中是党内民主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结果。没有民主,就没有正确的集中;没有集中,就不能形成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就不能形成全党的统一意志。

实践中,少数地方存在坚持民主集中制时处理民主与集中关系不当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党内民主缺失。决策前,民主不广泛,不听取普通党员群众的意见,忽视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取消党员直接或间接参与管理党内事务的权利;决策过程中,班子内部会下不沟通,会上对组织内部其他成员的意见视而不见或予以打压,甚至不给其他成员发表意见的机会;决策时,不实行集体领导,实行“家长制”作风,领导个人说了算,完全忽视了“少数服从多数”这一党内最基本的民主原则;决策实施过程中,不经过任何程序,随意否定,随时更改,想变就变,不严肃对待集体的决定,使党委决策形同虚设,完全抛弃了“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另一方面,过分强调发展党内民主,忽视坚持民主集中制。决策时只讲民主,不讲集中。突出表现在个别领导事无巨细,都要拿到会上讨论,每天忙碌于调查研究和组织参加各种会议,表面上看起来能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发展党内民主,但是由于总结分析能力差,不善于提取正确的信息,或不愿、不敢得罪与自己不同意见的人,缺乏胆量和方法集中,致使很多会议都是讨论多,决策少,工作拖拉,没有效率,集中不够导致党组织缺少权威,失去群众信任。这些表现都严重违反民主集中制。

要加强对坚持民主集中制的认识和教育,通过教育,使党的地方委员会及其党员充分认识二者统一的重大意义,正确把握二者统一的作用、功能和实质,自觉发展党内民主,坚持民主集中制。地方党委要坚持集体领导,强化全会的决策和监督作用,凡属重大问题,都应当由全会或者常委会会议集体研究决定,任何个人或者少数人无权擅自决定。同时,要落实好个人分工负责制,常委会委员要按照集体决定和个人分工,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履行好各自领导职责。

常委会委员应当根据分工和集体决定,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切实履行职责;对不属于自己分管的工作,也应当从全局出发关心支持,加强研究,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党委书记应当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善于集中正确意见,自觉接受常委会其他委员监督,不得凌驾于组织之上、班子之上,不得搞独断专行。常委会其他委员应当支持书记开展工作,自觉接受书记对其工作的督促检查。常委会委员应当在党性原则基础上维护团结,互相信任、互相谅解、互相支持、互相监督。常委会委员代表党委的讲话和报告,署名发表或者出版同工作有关的文章、著作、言论,应当事先经过常委会审定或者党委书记批准。常委会委员在调查研究、检查指导工作或者参加其他公务活动时发表的个人意见,应当符合党委集体决定精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