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是物质的属性,无物不动。活动是生命的特性,一切生命都通过活动来维持生存。唯独实践活动是人特有的,是人与一切动物的分界线。实践离不开人,人也离不开实践。没有人的实践,是黑格尔的绝对观念的自我运动。没有实践的人,是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与实践是不可分的。实践使人成为作为人的人,而人使实践成为人的现实的实践。人与实践的这种关系,使实践与物质的关系必然是物质的存在先于并且不依存于实践。是物质的先在性和客观性,使人的实践成为可能。人通过实践达到的如果不是客体,不是对客体的认识和改造,而是在自我的范围内以自我为中心旋转,那就不是人的实践活动。列宁说的实践通向唯物主义和实践通向客体是一个意思。
但就实践的功能说,它是多方面的。不能说实践是世界的本体,因为实践离不开人;而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能产生的。但实践具有本体论的功能,即实践的对象化能力,使它可以通过对物质的改造创造一种新的存在形态。自然并没有创造机器、厂房、园林、建筑物,这一切都是人创造的并取得物化形态。但作为既成之物,它的存在同样是不依存于人的意识。如佛经《金狮子章》中说的金狮子。世界有金矿而无黄金,黄金是人提炼出来的;而把黄金变为金狮子的,当然是能工巧匠。没有能工巧匠就没有金制的狮子。所谓实践具有本体论功能指的就是这个,而不能理解为它可代替物质成为世界的本体。实践具有认识论功能。人的认识的全部过程,丝毫也不能离开人的实践活动。我们通常说的实践是人的认识的来源、动力和标准,讲的就是它的认识功能。实践还具有方法功能,即把人的实践的需要,作为考察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一种视角。至于就社会来说,没有实践,就没有人类社会。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历史就是人通过自身的实践而形成的过程。就这点而言,社会与自然是不同的。但也不能说实践是社会的本体。本体不能是二元的——自然本体和社会本体。本体是一元的——物质是世界的本体。而社会的本质是实践的,讲的是没有实践活动就没有人类社会,而人类社会是在人对自然的改造中形成的,没有人与自然的关系,或者说,没有自然作为人类实践的对象,就没有人类社会。正因为人是在改造自然中形成社会的,社会同样有它的不依人的意志自由选择的客观的方面,这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以及作为它们两者统一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就是物质的一种形态。它不能离开实践,但又不同于实践,它是人类实践中的相对持久的稳定结构,它的变化发展是个有规律的过程。这样对社会的研究才可能是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