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服与假服(1 / 1)

漫步遐思 陈先达 444 字 1个月前

为什么思想不能压服只能说服呢?这可是个哲学问题。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在《解蔽》中说过:“故口可劫而使墨云,形可劫而使诎申,心不可劫而使易意,是之则受,非之则辞。”国家可以征服,肉体可以压服,可没有任何人有本领命令别人改变思想。恩格斯在讲到思维至上性时说,我们不知道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强制处在健康清醒状态的每一个人接受某种思想。这种观点无论对心理咨询、思想政治工作还是理论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不懂思想的特性,以力压人,只能服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是没有成效的。思想的特性是自主性,即思想的活动是自主的,它只受自己支配。当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劳动时,这种劳动的自由自觉正在于思想的自主性。尽管劳动可以强迫,如奴隶劳动以及资本主义中的雇佣劳动都有某种强迫性,或靠棍棒或靠饥饿,但强迫的只是劳动而不能迫使他们自愿劳动。劳动的自愿与否,就是思想的自主性问题。马克思把雇佣劳动说成是异化劳动正在于它违背思想的自主性,是一种把资本家的意志强加在工人身上的劳动。当然思想的自主性决不是说思想是绝对自由的,是无制约的。任何人形成某种思想都是有原因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这是客观规律的作用,是以一种自愿的方式实现的而不是依赖暴力和压力。所以,人的思想的被制约性与自主性是统一的。思想拒斥的是暴力而不是影响。

思想为什么有自主性呢?这是因为大脑是思维的器官,凡人的行为的自主性必须通过主体的认可,未被认可的行为是被强迫的行为。可以有行为但不会有自愿。恩格斯说:“决不能避免这种情况:推动人去从事活动的一切,都要通过人的头脑,甚至吃喝也是由于通过头脑感觉到饥渴而开始,并且同样由于通过头脑感觉到饱足而停止。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意志,总之,成为‘理想的意图’,并且以这种形态变成‘理想的力量’。”[1]如果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观点、看法或命令采取拒斥态度,是根本不可能变为他自己的意愿的。一种看法要为另一个人所接受,必须得到他的认同。因此只能说服不可能压服。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4卷,2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