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先有电视机还是先有对电视机的需要?没有电视机,怎么会有对电视机的需要呢?没有对电视机的需要,怎么会有电视机呢?这似乎是无法解决的矛盾。其实对任何产品都可以提出这类问题。有名的桌子哲学的两难推理,就属于这种性质的问题。
这里有个思想方法的问题。把电视机和对电视机的需要看成是既成形态,就永远无法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果把它们放在整个人类实践过程来看就很容易理解。对电视机的需要并不是直接来自电视机的存在,而是来自对现存的东西(如广播、电影)的不满足和改进(广播没有形象,而电影不能坐在家里看),为了解决这个矛盾,逐步发展了电视机。它是由克服广播与电影的局限而来的。当发明成功成为产品时,才逐步变为群众性的需要。一切产品的产生,以及它与需要的关系无不如此。先有桌子还是先有桌子的观念的难题道理同此。如果在桌子与桌子的观念这两者之间争论孰先孰后是扯不清的。其实对桌子的需要并不来源于桌子,而是来源于凳子。人们先有坐的,开始是树桩或者石头之类的东西,有了坐的才会逐步产生对桌子的需要。开始当然很简陋,到现在才会有各式各样的桌子。脱离整个人类生产与文化发展的进程,在桌子与桌子的观念之间争论是一种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