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生物的存在方式也是群体的,但它的结构是生物结构。例如蚂蚁社会、蜜蜂社会,都是一种比喻性的说法。如果真的把人类社会看成类似蚂蚁和蜜蜂的生存方式,或者用社会学的观点来考察某些生物的生存方式,这是完全错误的。
人的生存结构是社会结构,而非生物结构。社会结构是取决于社会存在的方式。人类社会中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是决定于经济制度,而经济制度又往往决定于人生产物质产品的水平。最能有助于生产力发展、最能生产更多产品、最符合生产资料所有者利益的经济制度是最易于被采用的制度。
生物结构是生物自身的生理结构,它是稳定的,不可改变的。结构的变化意味着生物的进化或消失。
而人的社会结构是不稳定的、变化的。社会结构的变化是人的非生物因素的变化,即社会自身的变化。社会发展当然包含人的发展,但主要不是人的生理的发展,而是人的社会因素的变化,如文化、教育、技能等社会赋予的多种才能的变化。人是任何动物无法比的。人不需要改变生理结构来谋求生存和发展,而是通过改变社会和自然来发展自己。
但这不是说,人不应该重视人的生物学因素。事实上在社会发展中生物学规律仍然起着一定的作用。生态环境问题、优生优育问题、人口体质问题、保健医疗问题等都关系到人的生理素质问题。尽管人的生理因素对社会进步的影响不能过分夸大,但不能忽视。一个真正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会充分考虑到提高国民身体心理素质、美化生存环境、优生优育对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的全民健身运动就是充分考虑到人的健康是国民素质的重要内容,是促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