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怎样评价历史(1 / 1)

漫步遐思 陈先达 490 字 1个月前

当代美国社会的黑人,他们的祖先是被掠卖的奴隶。黑人有一部血泪史。可在美国某些黑人已经跻身上层,有的成为科学家、政治家、企业家,或者是著名的运动员,比起他们住在非洲丛林中的祖先要强得多。可否由此得出结论,他们应该感谢美国的贩奴制度呢?除了奴隶主谁也不会得出这种结论。

可现在这种论调并不少见。例如有的人说,义和团是反动的,抵制鸦片的战争是错误的,西方人带来文明和进步,为什么要抵制?如果当时五口通商,十口通商,全部开放,岂不是比现在强多了吗?当时割出的是一个荒凉的小岛,现在收回的是大都会香港,如果中国当300年殖民地不是已经现代化了吗?他们还以马克思关于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为例说明当殖民地的好处,真是荒谬绝伦。

历史的本质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历史的主体是人,人的活动是有动机的,可历史的存在方式并不是动机,而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的客观现实。这个现实在形成过程中,不决定于某一个人的意志,而是在众多活动中形成的,它形成以后,成为对象化的客观现实,不依赖任何个人的意志。历史的评价既包括人的动机,也包括活动的结果,而且是动机和效果的统一。从动机看,资本主义向外扩张,是寻求市场和殖民地,而不是传播文明和福音。从客观结果看,它虽然摧毁了原有的经济结构,轰开了长期封闭的大门,迫使殖民地的统治者们不能原封不动地保持过去的一切。可它的最主要的作用不是推动被侵略国家的社会进步,而是“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这是血与火的历史。它使得东方社会发生变形——变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而不是变为资本主义社会。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丧失独立丧失主权的历史。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中说:“不列颠人给印度斯坦带来的灾难,与印度斯坦过去所遭受的一切灾难比较起来,毫无疑问在本质上属于另一种,在程度上要深重得多。”还说:“印度人失掉了他们的旧世界而没有获得一个新世界,这就使他们现在所遭受的灾难具有一种特殊的悲惨色彩。”[1]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一百多年的历史也是如此。不是帝国主义的慈悲而是中国人民前仆后继的浴血斗争才避免了被瓜分的结局。中国人民是通过自身的革命才赢得胜利,赢得解放,赢得如今在世界上的经济和政治地位。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1卷,761、7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