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不死,就没有上帝(1 / 1)

漫步遐思 陈先达 275 字 1个月前

社会学家们说,没有功能的东西便不再存在,这是功能理论的公理。既然宗教从古至今一直存在着,显然它具有一方面甚至多方面的功能。的确,对于许多人尤其是知识分子,上帝之所以重要并不在于它是不是一个实体性存在,而是在于它是精神支柱和精神安慰的源泉。人最感到痛苦的是,人意识到人是要死的。如果人是不死的,就不会存在宗教,不会存在上帝。宗教蕴含的是人对死亡的惧怕,或者像一位哲学家说的,宗教是一种营救工作,它是在有人喊救命的情况下产生的。

人总是要死的。生老病死是任何人无法避免的。这当然不是说,宗教是永恒的。人对死的恐惧加深宗教信仰,但对死亡本质的科学理解又可以减少或消除人对宗教的信仰。对无神论的宣传必须与科学相结合,充分发挥科学在破除宗教迷信中的作用。科普工作的重要性是不应忽视的,可仅仅求助于科学也是不行的。大科学家信教的并不罕见。尼采说上帝死了,其实上帝并没有死,而且越活越好。就中国来说信徒之多也是空前的。对社会矛盾的认识,对个人生死穷达困惑问题的解决,都有个世界观、人生观的问题。人的死亡是永恒规律,可宗教和上帝不应该是永恒的。这个问题的解决非常复杂,有社会问题、有科学问题、有哲学问题。所有的人都知道应该依靠自己,而不是依靠自身之外的某个存在物,这还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困苦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