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发展的观点看人的本质(1 / 1)

漫步遐思 陈先达 302 字 1个月前

人们对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论断,往往只从唯物主义的角度看,而忘记了辩证法。其实这是一个既唯物又辩证的命题。它是唯物的,因为它强调人的本质对生产关系的依赖性。可社会关系是变化的,因此人的本质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人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的变化,人的本质也发生变化。

资本家破产变为无产者,而工人发财变为有产者的例子是并不罕见的。随着阶级地位的变化,他们的思想、观点也会或迟或早发生变化。当代西方的某些哲学家往往利用一些貌似辩证的观点来反对唯物史观。例如萨特关于存在先于本质的理论,以及乔治·桑塔耶纳的本质可变论:“像公理一样自明的是:事物若没有性质就没有存在,只有有某种性质的事物才能存在。但是有存在就有变化,或有变化之虞;事物能够变形,或换句话说,事物可以丢掉一个本质而拾起另一个本质。”

问题不在于本质的可变性。这一点,我们完全承认。不变的僵死的本质意味着事物的永恒性,这是违背事物的辩证本性的。可问题是人的本质的变化不能否定人的本质的规定性。人的本质是由人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决定的,人的本质的变化意味着社会关系或人在社会关系中地位的改变。本质与存在不可分离。存在是具有本质的存在,而本质是存在的本质。人的本质的改变同时就是人的存在的方式的改变。在人的本质与存在的关系中,存在不是指肉体而是人的存在方式。这样,存在和本质是不可分离的,它们的变化是同步的。本质的变化也就是存在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