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认识中的困难(1 / 1)

漫步遐思 陈先达 327 字 1个月前

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面对双重困难:一是蔽,二是器。

所谓蔽,指的是人在认识中会受到各种各样的蒙蔽,其中最关键的是私欲,即名和利。

所谓器,指的是感觉器官的局限性,例如,人的各种器官对外界事物的反应都有自己的生理限制。

感觉器官的限制并不是主要的。人的器官对人认识外在世界是足够的。恩格斯曾经分析过人与蚂蚁的感官的区别,他说:“蚂蚁具有和我们不同的眼睛,它们能看见化学(?)光线,但是,在认识我们所看不见的这些光线方面,我们的成就比蚂蚁大得多。我们能够证明蚂蚁看得见我们所看不见的东西,而且这种证明只是以我们的眼睛所造成的知觉为基础,这就说明人的眼睛的特殊构造并不是人的认识的绝对界限。”[1]除了感官“我们还有思维能力”。此外更重要的是,人并不是简单地凭借感觉器官认识世界,人是在实践中借助于各种中介手段认识世界,人所制造的工具可以弥补人的感官的局限。而且随着工业的发展,认识世界的手段越来越先进。人的实践历史证明,认识器官自身的生理特性没有为人的认识划下最终的界限,这说明人的认识根本不同于动物的生理反应。

对人的认识来说,最大的障碍是来自人自身的欲望。一个个人主义者不可能实事求是地认识社会现象,特别是涉及自身利益时更是如此。主观性、片面性、表面性,不单纯是思想方法问题,在它的背后,往往有个利益问题。因此,就马克思主义看来,不能把认识问题仅仅归结为认识论问题,而必须把认识问题同世界观、人生观的问题结合起来考察。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4卷,3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