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人类自我中心的难题(1 / 1)

漫步遐思 陈先达 409 字 1个月前

没有任何唯心主义者会否认存在。整个哲学史表明,没有哪一个唯心主义者否认自己看到的、感觉到的、进入自己的感觉范围之内的存在。我的妻子,我的帽子,我的朋友,总而言之,我之外的一切都不存在,除非疯子,任何一个理智健全的人都不会这样说。列宁说过,连贝克莱都不否认我之外的存在。

问题出在哪里?唯心主义并不否认存在,但加上一个“但是”:这个存在是依存于我的。你怎么知道它存在?当然是通过我看到,我感觉到。离开主体的感受或者说接受,何以知道它存在呢?所以唯心主义并不否认存在,但它必须存在于感觉范围之内,否则就是形而上学即崇拜人之外的物质世界。存在就是被感知虽然出自贝克莱,可对所有主观唯心主义来说,是共识。

这的确很难依靠逻辑驳倒。没感到不能断定它存在,感觉到了必然是感觉范围内的存在。这就是多少年来人们无法解开的死扣,也是所有自我中心论者无法摆脱的困境。事实上存在的客观实在性是由实践证明了的,因为整个人类认识过程都是不断把无人的存在转变成为我的存在。这个转变本身说明的确有个不依存于人的世界,否则不存在这种转变的可能性。德国有个哲学家批评这种观点,说:“令人吃惊并迄今最受忽视的社会现象之一是,以人类为宇宙中心的盲目顽固性。”还说:“哪怕所有我们看到的星辰都是太阳,但与宇宙无穷未知的其余部分相比,它们所充填的不超过一颗砂粒。现实的无限世界仍然是我们想象能力的一种无法满足的要求,科学对无限观念的真正利用在于已知世界的潜在无限性。我们可以把已知世界的极限不断朝外推,不必担心有朝一日这种推进会中止,除非是我们的力量已经衰退了。”我们是从有限世界看到无限世界,从已知世界看到未知世界,从人之内的世界看到人之外的世界。如果我们的哲学思维水平只能局限于主体和与主体相关的客体之内,当然走不出这个困境。不过实践是最强有力的,它不能让人类困死在唯心主义的狭隘框架之中。人类自身的生存要求走向唯物主义,否则人类将困死在已知世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