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海
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
总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1]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在意识与物质本原关系上肯定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是人们认识世界及其各种现象的唯一正确的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这一原则问题上,它的观点同其他一切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所以,按照世界观的派别,马克思主义哲学属于唯物主义一派,而与唯心主义派别相对立。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对物质、意识以及它们统一关系种种问题上的具体观点,又是既不同于自发唯物主义,也不同于机械唯物主义的。旧唯物主义主要是建立在对自然的笼统直观,或机械力学科学发展基础上的理论。它们不了解人的意识在认识外部世界活动中所具有的能动性,也不了解人的实践活动在解决意识与物质统一问题上的基础作用。它们对自然物质性的了解,对意识活动本质的了解,都具有明显的片面性。马克思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2]旧唯物主义关于在物质基础上意识与物质统一的观点,只是一个笼统直观的抽象结论,或者是依靠抹杀世界现象的多样性质、抹杀意识的能动作用,把物质运动的高级形态还原为它的低级形态这种方法而得出的一个抽象结论。这种观点不仅不能用以指导人们科学认识的活动,而且在现实中也不可能贯彻到底。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则是建立在自然科学和社会学统一基础上的科学理论。在这个基础上,它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统一起来,并且彻底贯彻了唯物主义观点,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片面性,使它成为包括社会生活在内的完备彻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形态,即科学形态的唯物主义。
关于这种更高形态的唯物主义,在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中,通常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称为“现代唯物主义”或“新唯物主义”以区别于旧唯物主义。关于这一新唯物主义的内容,由于旧唯物主义只能唯物主义地说明自然,不能唯物主义地解释社会历史,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把唯物主义彻底贯彻到了历史领域的,所以恩格斯说:“现代唯物主义把历史看作人类的发展过程,而它的任务就在于发现这个过程的运动规律。”[3]对于这一全新的历史观,马克思和恩格斯使用了一些特殊术语,称之为“唯物主义历史理论”、“唯物主义历史观”(中译简称“唯物史观”)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不仅包括历史观,同时还包括自然观、认识论。在所有这些领域,现代唯物主义所不同于旧唯物主义的,正如恩格斯所说,就在于“现代唯物主义都是本质上辩证的”[4]。“辩证的”唯物主义,标示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整个理论内容与旧唯物主义不同的性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没有直接使用过“辩证唯物主义”这一名称,但他们使用过“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名称,二者的基本含义是一致的。
“辩证唯物主义”一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的追随者、德国工人哲学家狄慈根(1828—1888)最先使用的。狄慈根在1886年发表的《一个社会主义者在认识论领域中的漫游》一文中,按照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所阐发的思想,明确地指出,现代唯物主义不同于18世纪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它是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成果的“辩证唯物主义”[5]。五年之后,俄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普列汉诺夫(1856—1918)在1891年发表的《黑格尔逝世六十周年》纪念文章中,也使用了“辩证唯物主义”一词。在《论“经济因素”》一文中,他更确切地指出:“据恩格斯的意见,现代唯物主义正是辩证的唯物主义。”[6]普列汉诺夫的这些文章恩格斯都读过,并且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列宁在其著作中,明确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作辩证唯物主义。列宁说,“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7];而且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自己所阐明的思想指出,“马克思一再把自己的世界观叫做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列宁则称之为“科学的社会学”,认为“唯物主义历史观始终是社会科学的别名”[8]。按照列宁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已经内在地包括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他明确地说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比百科全书派和费尔巴哈更进一步,它把唯物主义哲学应用到历史领域,应用到社会科学领域”[9]。
近代资产阶级一方面创立了形而上学的机械唯物主义,另一方面创立了唯心主义的概念辩证法,在它们的理论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相互分割地存在着的。机械唯物主义理论完全忽视意识的能动性,自然界的统一性只能建立在僵死的和片面的抽象物质的基础之上。概念辩证法不懂得意识必须以物质为基础,又只能在神秘的形式中片面地发挥意识的能动性。一方面是僵死的物质,另一方面是能动的意识,用僵死的物质无法说明意识能动性的根源。资产阶级哲学虽然提出了意识与物质必须统一的原则,却无法找到使二者统一起来的基础,因而它们所讲的统一原则不能不限于空论。
费尔巴哈提出了一个命题。在他看来,意识与物质、思维与存在只能在人的身上才能统一起来,人就是思维与存在统一的主体和基础。他称自己的哲学为“人本学”或“人类学”,就是意在用人去解决二者统一的课题。费尔巴哈的这一命题是正确的,他提出这一命题也反映了哲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思维和存在的矛盾是作为主体的人与客体的矛盾关系的一个侧面,不了解人及其活动的本质,是不可能正确解决思维与存在的统一的问题的。资产阶级哲学所以不能克服能动的意识与僵死的物质的矛盾,关键就在于它不懂得人改造客体的活动既是能动的物质活动,又是意识的能动活动,在这里意识与物质二者就统一了。费尔巴哈虽然提出了这一正确命题,他却既不完全懂得这一命题所包含的含义,又未能正确地阐明这一命题的基本内容。费尔巴哈的贡献主要在于提出问题,指明了哲学前进的方向,而不在于解决问题,他也不能解决这一问题。
揭示人及其活动的本质和规律的问题,属于历史观的基本内容。到19世纪中叶,哲学已经发展到了这样的阶段,必须解决从历史观中清除唯心主义,把历史理论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问题。这一问题不解决,意识与物质的统一问题就得不到根本的解决,辩证法与唯物主义就不能从内容上统一起来,唯物主义观点也不能成为完备彻底的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的活动中,明确地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在40年代中期,就把自己理论活动的重点转向研究历史观问题。在这一期间,他们重新审查并深入研究了人类历史的全部发展过程,由此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并在这一基础上实现了哲学向科学理论的革命性转变。
以往的历史理论所以一直为唯心主义观点统治着,从理论自身来说,主要是因为它们从抽象的观点去看人及其活动,因而往往停止于支配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上面,不懂得人所从事的物质生产活动的重大意义。费尔巴哈所了解的人就是如此。他只看到人是一个感性存在物,没有看到人的感性活动。作为感性存在的人,不过是生物学上的人,从这样的抽象的人出发,必然要把历史运动的根源归结为抽象的人性意识。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本改变了资产阶级哲学的观察方法,他们不是从抽象的人出发去了解人的活动及其历史过程,而是从人的历史活动去了解人。这样,他们就发现了一个很明显而以前完全被人忽略的简单事实,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就是说首先必须劳动,然后才能争取统治,从事政治、宗教和哲学等等”[10]。从这一事实出发,他们不仅找到了把人理解为现实的人、用社会存在去说明人们的意识的道路,而且找到了把历史的发展归结为“自然历史过程”、揭示出历史运动客观规律的道路。在他们看来,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及其组成的社会的最基本的历史活动。人是什么,是同他们的现实活动相一致的。人们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就间接地生产着他们的物质生活本身。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总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钥匙。
1859年马克思在为《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写的序言中,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作了系统的和扼要的说明。他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11]
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是人类认识史的最伟大的发现之一。由于这一发现,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避难所——历史观中被驱逐出来了,社会历史理论被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从此才有了社会科学理论;由于这一发现,把唯物主义彻底贯彻到了社会历史领域,为理解意识与存在的统一提供了现实的理论基础,由此唯物主义才能成为完备的理论,哲学才能变成科学;由于这一发现,为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学说奠立了科学的历史理论基础,才有可能揭破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从而创立剩余价值学说,同时使社会主义由空想的理论变成科学的学说。
二、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从一个方面说,没有历史唯物主义,不可能有完备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在另一个方面,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体现在社会历史观上的辩证唯物主义,同样可以说,没有辩证唯物主义,也不会产生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是这样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列宁曾经用“一整块钢铁”来形容它们在内容和观点上的密切关系。列宁说:“一般唯物主义认为客观真实的存在(物质)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感觉、经验等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不依赖于人类的社会意识。在这两种场合下,意识都不过是存在的反映,至多也只是存在的近似正确的(恰当的、十分确切的)反映。在这个由一整块钢铁铸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决不可去掉任何一个基本前提、任何一个重要部分。”[12]很明显,正如列宁所说的,任何企图割裂它们的联系的观点,都是不正确的。我们不能设想,否认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还能够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同样否认了意识来源于存在的原理,也不能够成为历史唯物主义者。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就它们的理论的性质来说,一般世界观与历史观的关系,它们在内容和观点上是相互内在地包含着的,而不是外在地结合在一起的。辩证唯物主义作为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一般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理论,在它的内容中必然包含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如果从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内容中摘除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那它就不可能成为辩证唯物主义,而变成和旧唯物主义一样,仅仅限于自然观上的抽象的唯物主义原则。所以,也不能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二者拆开并列起来,变成外在结合的联系。这样做也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固有的统一关系。
一般世界观也不是由自然观、历史观等不同部分拼合而成的。世界观与自然观、历史观属于理论的不同层次。世界观是哲学中的基础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自然辩证法)和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是把世界观一般原理运用于自然领域和社会历史领域的中介性理论。正如一般不能完全概括个别一样,辩证唯物主义也不能完全包容自然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同样地,亦如个别不能完全归于一般,自然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内容中也必然同时包含着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体现在各自领域的一般世界观内容,一部分是同相关学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联系着的科学内容。因此,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看作并列关系,或者看成可以以其中一方去取代另一方,也是不符合它们固有的关系的。
历史唯物主义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有着特殊的意义。在马克思主义以前,旧哲学对自然观已经达到唯物主义的理解,而在历史观上无例外地都限于唯心主义见解。所以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特别是在他们的思想形成时期的著作中,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内容比论述哲学其他部分的内容要多。这种情况是很自然的。但不能由此就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就是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是改造全部旧哲学的出发点。他们由此不仅解决了旧哲学所不能解决的那一系列矛盾,而且能够在这一新的基础上克服旧哲学的片面性,把它们的观点以新的形式包括在自己的哲学体系之中。从这一意义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历史上最富有科学性的理论,也是历史上内容最丰富的理论。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学术界形成了一种观念,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种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拆开来加以平列的做法,既不符合它们具有的内在统一的关系,也限制了哲学内容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这一提法来源于斯大林的著作。1938年斯大林为《联共(布)党史》写的第四章第二节,曾以《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标题。此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结构模式,被哲学教科书广泛采用。在斯大林的原著中,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并未被看作世界观的两个并列部分。他是把它们作为马列主义党的理论基础(哲学理论基础和历史理论基础)加以并列的。关于这两种理论的性质,斯大林讲得很清楚,“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世界观”,而“历史唯物主义就是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推广去研究社会生活,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应用于社会生活现象,应用于研究社会,应用于研究社会历史”[13]。但斯大林只注意到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领域的应用,忽略了历史唯物主义同时是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得以形成的基础。因而在具体论述二者的内容时,未能全面地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统一关系。他所论述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不包括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观点仅仅作为推广和应用的结论被包括在内。后来在哲学教科书中,在采用斯大林论文所列标题的提法时,不仅保留了斯大林在具体论述中的缺点,而且还进一步发展了这些缺点。所以,对于目前通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提法,应当以分析的态度来对待;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根据这一提法而定型的体系结构,也值得进一步加以研究。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性与革命性高度统一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使哲学及其斗争的社会性质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以前的哲学,主要是剥削阶级的思想体系。以往的哲学斗争,也主要是在剥削阶级意识形态之间进行的。劳动人民也有他们对世界的看法,这些看法构成了反映劳动人民利益和要求的哲学观念。但由于在阶级社会剥削阶级掌握着物质生产资料,同时垄断了精神生产的手段,因而制造抽象的哲学理论成了它们所有的特权。劳动人民承担着繁重的体力劳动,丧失了精神生产手段,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很难把他们对世界的看法上升为系统的理论。所以,在历史上只有极少数表达劳动人民观点的哲学体系,大部分只限于零散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属于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体系。它是历史上代表劳动人民利益的第一个具有完备理论形式、并能够同剥削阶级哲学相抗衡的哲学体系。它的出现,标志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不仅是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也开始成为精神生产活动的主力军。由于它的产生,就在认识史上开辟了主要在劳动群众同剥削阶级之间进行斗争的哲学发展的新时期。
劳动人民的世界观向来与剥削阶级哲学具有不同特点。剥削阶级的哲学是为剥削阶级利益服务的。剥削阶级的狭隘利益限制着它们的哲学,使它一般地也都具有某种狭隘性、不彻底性、保守性甚至反动性。即使处在上升发展阶段的剥削阶级,由于它同劳动群众具有深刻的矛盾,它的哲学所具有的革命性也要受到很大的限制。剥削阶级哲学在认识史上一般都具有这样的两重作用:它们一面要破除已经落后的、不适于自己利益的思想传统(即使在这一点上也是有限度的);另一面又要为传统思想添加上为自己利益所需要的新的精神枷锁。一旦它取得巩固的统治地位以后,就要转而维护腐朽的思想传统。近代英国和法国的资产阶级哲学都表现了这一特点。
与剥削阶级哲学不同,历史上那些代表劳动人民利益的哲学理论或思想,大都具有反抗压迫、要求解放的炽烈的革命精神,具有尊重事实、重视生产活动、相信群众力量、同实践斗争紧密结合的种种特点。在18世纪法国传教士梅叶(1664—1729)的著作中,那些猛烈抨击剥削制度、无情揭露宗教神学荒谬本质及其反动社会作用的言辞,连资产阶级激进派代表人物伏尔泰看后都要“吓得发抖”,更不必说其他的人了。当然也须看到,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如狭小的生产条件、被奴役的经济地位等,历史上劳动人民的哲学观念中,也有许多保守的思想,迷信的思想,以及剥削阶级思想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和发扬了劳动人民的优秀传统,是具有最彻底的革命精神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批判的、革命的理论武器。这一理论坚决否定一切落后的和保守的思想,否定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陈腐的传统。它敢于同宗教迷信、唯心主义哲学以及一切错误理论进行不妥协的斗争。它立足于现实,着眼于未来,以改造世界为宗旨,以革命的批判的态度对待现实的和理论的问题,以推动历史不断向前发展为目的。这些特点,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任何其他哲学都不可比拟的理论上的坚定性、彻底性和一贯性。
阶级性与科学性是对立的统一关系。不论哪个阶级的哲学,它的阶级性都和科学性既有对立的一面,又有统一的一面。区别只在于,二者对立和统一的性质、形式和程度各不相同。剥削阶级由于它的阶级利益与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只能在一定条件下达到有限度的一致,这点决定了它们在哲学上的阶级性与科学性在本质上是相互对立的,只在特定条件下才能达到统一。所以剥削阶级不可能创立具有完全科学性质的哲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则不同。因为无产阶级是历史上最后一个被压迫、被剥削的阶级,从它的立场看来,不解放全人类,它自己也不会获得彻底解放。这种要求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是完全一致的。这一阶级特点决定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科学性乃是它的阶级性的内在要求,二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所以恩格斯说:“科学愈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愈加符合于工人的利益和愿望。”[14]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上最富于革命性,同时又是最讲究实际,最尊重事实,也是最为通情达理的理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的精髓。辩证唯物主义是实事求是的理论观点和思维方法。它的基本要求只有一点,就是彻底地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认识客观事物,而不附加以任何外来的成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待现实如此,对待各种理论也如此。对于以往剥削阶级所创造的哲学,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要求必须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只要是合于科学的内容,哪怕只是一些思想因素,也要给予肯定,并把它们继承下来加以发扬光大。所谓批判,不是为了别的,只是为了发展真理。应当看到,在历史上还从未有过哪一种哲学能够像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如此的博大胸怀。
人们的认识要受到主观和客观各种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在特定发展阶段完全认识客观规律。无产阶级的阶级性要求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认识客观事物,但要达到这一认识,必须经历一个发展过程,常常是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所以阶级性要求必须具有科学性,而在实际认识过程中二者又总是有差别,不可能达到完全一致的。无产阶级的利益也有根本利益和局部利益、长远利益和暂时利益、这一方面利益和那一方面利益之别,利益本身就是很复杂的,反映在与科学性的关系上也不可能只有统一没有差别。再者,阶级利益的要求要通过人们的意志、愿望才能表现出来,不同的人表现利益的意志、愿望往往有很大差别,这些意志、愿望与它们所表现的利益之间也不可能是完全统一的。这些情况表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阶级性与科学性并非不存在对立,只是这种对立是非根本性的,它可以通过自觉的调整和认识去加以克服。但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也不可能达到绝对的一致。认识这一点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承认阶级性与科学性是对立的统一关系,才能避免把阶级要求当作衡量科学性的准绳,用政治需要去冲击或取代科学研究,才能在为维护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利益的斗争活动中坚持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理论与实践内在统一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使哲学理论的性质、内容和任务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哲学一般都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脱离实践,二是脱离群众。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脑体分工处于尖锐的对立之中。剥削阶级不直接参加体力劳动。剥削阶级的思想家也都脱离生产实践、脱离劳动群众。由此决定了旧哲学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以往的哲学家们,都否认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他们或者认为哲学来自神灵的启示、头脑的杜撰、顿悟,或者认为哲学来自概念的推演、思维的自由创造。旧哲学从宗教的信条、权威的结论、概念的体系出发,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大的片面性、虚幻性和主观随意性。它们大都是书斋里的思辨理论,在主观活动的圈子里解释世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不同,它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科学理论。实践是这一哲学的理论核心,也是它的一切理论活动的最终目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原则,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来自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革命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从接触实际生活中,意识到资本主义社会剥削阶级与劳动者阶级的尖锐矛盾,意识到无产阶级所蕴藏的变革世界的巨大物质力量,从而打破了剥削阶级的传统偏见,转换阶级立场,投身到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伟大事业中来。他们也是从参加实践斗争中才领悟到,以往一切哲学从抽象的人及其概念出发所建立起来的理论都具有致命的弱点,只有从劳动实践和以劳动实践为基础的人类社会以及决定人类社会状况的物质生活条件出发,才能把哲学理论从神秘的和虚幻的形式中解放出来,使它从思辨的天国下凡到现实的人间,成为人类争取自由和解放的斗争武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历史上第一次把哲学放在实践的基础上去加以理解,从此,哲学理论才既摆脱了停止于外部偶然联系的直观性,又摆脱了追求抽象本体的超验性,成为以揭示客观规律为主要内容、具有可检验性的科学理论。
在理论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正确地阐明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关系,把实践的观点提到首要和基本观点的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且把这一原则彻底贯彻到哲学全部内容之中,建立了以实践为基础、与实践内在统一的哲学体系,由此解决了旧哲学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以前的哲学由于不懂得从实践观点出发去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在它们的理论中一直存在着客观实在性与主观能动性相互对立的矛盾,始终不能科学地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旧唯物主义对事物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不是从主观的方面去理解,它只看到客体的客观实在性,看不到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唯心主义对事物只是从主观的或抽象的形式去理解,不是从客观的方面去理解;它又只看到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看不到客体的客观实在性。唯物主义者的基础是实际的,结论却是消极的;唯心主义者的基础是虚幻的,结论却是积极的。这一矛盾,只有把它放到主体改造客体的活动中,才能得到解决。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部理论内容的核心。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活动中去理解主体和客体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由此不仅克服了旧哲学无法解决的理论认识与生活实际的矛盾、思维活动与感性存在的矛盾、意志自由与历史必然性的矛盾,而且为人们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和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指出了正确的道路和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使哲学内容具有了科学性质。
由于把哲学奠立在实践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改变了哲学一向为现存事物进行辩护的狭隘功能。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大多耻于谈论哲学的实际功用。他们的典型的说法是:哲学就是不实际,讲实际就不会有哲学了。在他们的眼里,哲学的任务只在于提供说明世界的原则,提供对理论认识进行批判、估价的方法。归根到底,他们的哲学只是为了解释现存世界,为一己阶级利益进行辩护。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反这种传统,提出了“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5]的战斗纲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行动的指南,它所提出的一切观点和信念,都是为了指导人们从事改造世界的实际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世界的任务,是无产阶级推翻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革命要求的反映,也是这一理论与实践统一原则内在要求的必然表现。以往的哲学家也曾对旧社会制度的某些不合理性进行过道义上和逻辑上的批判,并且也提出过改革社会现状的某种方案。但由于他们不了解人类历史活动的本质,不懂得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他们的理论既不能彻底批判旧世界,使现存世界革命化,更找不到创造新世界的实际力量和现实道路。只有以改变世界为宗旨的理论,才能提出从客观对象出发、把握现实规律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变革世界出发,揭示出了主体改造客体活动的规律,只有这样的理论才能指导人们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按着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实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在哲学中贯彻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哲学的重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统一于实践性。只有能够在实践中指导人们去变革世界的理论,才能具有革命性。只有来自实践,能够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事物,并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理论才是具有科学性的理论。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性的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自实践又能指导实践,随着实践的发展,理论也在不断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理论与实践统一性质的必然表现和结果。
不以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为原则的哲学也在发展,但它所采取的完全是另一种形式。剥削阶级哲学家把他们的理论说成是由思维自由创造出来的真理。在他们看来,这种真理一经创造出来,就成为万古不变的教条,它不可能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实际上,没有一种理论能够超越实践,违抗实践的强大力量。不能自觉地改变由于实践发展而变成陈旧的理论,那就要被不断发展的实践强制地加以改变。在哲学史上,一个哲学体系出来,推翻另一个自称为绝对真理的体系,而后这个宣布为永恒真理的体系又为更新的哲学体系所推翻,从来没有一个体系能够如其所愿地那样永世长存下去,就是这种发展形式的表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把自己看作是已经穷尽了的真理。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己只是开辟了真理认识的道路,哲学必须倾听实践的呼声,回答实践提出的新的课题,不断从实践中汲取新的养料以丰富自己、发展自己。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才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在与实践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统一联系中永葆创造的活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来,一百多年中历史经历了重大变化,科学得到了飞速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也随着愈来愈丰富、愈来愈深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了他们的新的世界观之后,并没有像以往哲学家惯常所做的那样把精力耗费在构造完备的体系上面,而是立即把这一新世界观用于研究历史和科学,运用于改造政治经济学,运用于分析工人阶级斗争的战略和策略问题,运用于批判资产阶级的和机会主义的各种错误思潮等现实斗争中去。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再公开申明,他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不是“套语”,而是科学的“认识工具”。他们一生的理论活动,也始终信守这一原则,始终保持着与革命实践斗争的紧密联系。他们的哲学著作就是这种斗争的产物。正是由于这一特点,他们才能使他们所创立的理论常在常新,不断为新的内容所丰富。
列宁的哲学活动主要在20世纪初的20年间,这是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资本主义已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已成为历史的直接现实。列宁在新的条件下,并未停留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已经获得的认识上面,而是力求总结实践斗争的新的经验,汲取科学发展所取得的最新成果,以新的思想、内容去加深、扩展和推进这些认识。为了解决现实斗争中所提出的那些新的课题,列宁着重研究了辩证法和认识论理论。列宁在其所写的哲学著作和笔记中,关于这一理论提出了许多著名的论断和思想。例如,关于辩证法也就是认识论的论断,关于逻辑、辩证法与唯物主义认识论三者统一的思想,关于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思想,关于认识过程运动规律的论断,关于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思想,以及其他方面的许多重要思想。这些思想都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未加阐明或未作具体发挥的,属于列宁从实践和科学的最新发展中总结出来,添加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宝库中的新的内容。列宁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发展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的真理,在把它运用于不同历史条件和不同国家时,要求必须与具体条件结合起来。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具体实践结合的问题,是无产阶级革命必然要碰到的现实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中必须加以解决的具有方法论性质的重大理论问题。列宁曾经从方法论原则上指出过,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斯大林在总结苏联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活动的经验中,也提出过类如“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16]的著名思想。这一问题在中国的革命斗争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革命前的中国是一个生产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要取得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革命实践结合起来,是一个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关键性问题。毛泽东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最重大的贡献就表现在,能够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的具体条件,由此找到了在中国进行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具体道路和方法;他进一步又从总结在中国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经验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论》和《矛盾论》是毛泽东结合中国革命的丰富经验写成的两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著作。在这两部著作以及其他许多著作中,毛泽东在认识论上抓住了实践这一中心环节,在辩证法理论上抓住了矛盾这一核心思想,以此为基础全面分析和具体论证了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统一、具体矛盾必须具体分析和具体解决的理论和方法。毛泽东提出的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学说,把应用理论解决实践问题的方法上升到理论形态,为辩证法的方法论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在哲学理论的其他许多方面,也有许多重要的发挥和发展。
列宁和毛泽东的哲学思想,已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机组成的重要内容。我们今天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决不能局限于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已阐明的内容,必须包括他们逝世以后新增加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那些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质,决定这一理论只能在不断发展中存在。它存在一天,就要发展一天,永无止境。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几个人或少数人的事业。每一个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去解决实践提出的问题,并能总结实践经验使之上升到理论的人,都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专门从事哲学理论研究和宣传的人,通过总结实践斗争经验、人类认识史的成就和最新科学成果,同样会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而这一方面的工作越来越显示出了它的重要性。不能把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件事神秘化。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在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问题上,也必须采取科学的态度。
总体框架
绪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
第一节 哲学的性质和对象
一、哲学作为社会意识形式的特点
——哲学具有双重性质——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是具有党性和阶级性的理论
二、哲学对象的历史演变
——哲学对象是历史地变化着的——古代哲学——以知识总汇形式表现的“智慧”——近代哲学——“科学之科学”的理论——哲学对象变化的规律性
三、科学的哲学是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对象的深刻变革——哲学是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哲学是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统一的科学
第二节 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派别划分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性质和含义——哲学基本问题在历史上的不同提法——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其他问题的关系
二、哲学中基本派别的划分
——划分哲学派别的科学依据——哲学中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关系——两种发展观的对立——辩证法与形而上学——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哲学中的其他非基本派别
三、历史上的基本哲学形态
——哲学中形成不同派别的根源——自发的唯物主义——原始的唯心主义——经院哲学——机械唯物主义——近代主观唯心主义——唯心主义的概念辩证法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中的伟大革命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认识发展最高成果的结晶
——历史和阶级条件——理论认识条件——哲学自身的继承联系——哲学的革命性变革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备彻底的唯物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伟大意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性与革命性高度统一的理论
——无产阶级的革命的思想体系——革命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与实践内在统一的理论
——理论与实践的内在统一——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理论
第四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武器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掌握理论思维的科学方法——认识客观规律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提高行动自觉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作出积极贡献
第一篇 意识与存在的关系——认识的基本矛盾
第一章 人类认识的基本矛盾及其历史发展
第一节 认识的基本矛盾
一、哲学的开端
——哲学是从把握认识自身矛盾开始的——历史上不同哲学形态的开端
二、认识的本质
——认识在人类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三、认识的基本矛盾
——认识是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的统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是认识的基本矛盾
第二节 人类认识发展史的基本线索
一、人类认识史的本质内容及其发展阶段
——人类认识史的本质——人类认识发展的基本阶段
二、直观认识阶段中原始认识的特点
——未分化的认知意识——幻想形式的理解意识
三、直观认识的高级阶段
——从原始认识到古代直观认识——意识和存在从本能的统一走向分裂——精神和物质分裂为两个对峙的世界
四、反省的认识
——意识从外界对象走向对自身的反省——物质实体和灵魂实体的统一——在认识论基础上世界的重新分裂
五、自觉的认识
——对认识基本矛盾的自觉——在唯心主义基础上思维和存在的统一——从唯心主义的统一向唯物主义的转变
六、中国哲学解决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历史特点
——中国哲学揭示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历史特点——中国哲学认识史的线索和阶段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存在与意识关系的科学解决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出发点
一、旧哲学的终点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起点
——先前哲学的基本成就——近代哲学的主要局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起点
二、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出发点
——发现了思维与存在统一的真实基础——实践是思维与存在统一的基础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基本观点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
——对主观唯心主义的否定——对不可知论的否定——对客观唯心主义的否定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旧唯物主义局限性的克服
——从唯物主义哲学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转变——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理论
第三章 客体的规定性
第一节 事物的规定性
一、存在和事物
——客体及对客体的认识——客体与对象——存在和事物
二、质和量
——质和量范畴的提出——质和量范畴的含义——质和量的关系
三、一和多
——一和多范畴的提出——一和多范畴的含义——一和多的关系——一和多范畴在认识中的意义
四、本质和现象
——本质和现象范畴的提出——本质和现象范畴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本质和现象的客观性
五、内容和形式
——内容和形式范畴的历史演变——内容和形式范畴的含义——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内容和形式范畴的意义
六、实体和属性
——实体和属性范畴的提出——实体和属性范畴的含义——实体和属性的关系
第二节 过程的规定性
一、过程
——事物和过程——存在和非存在的统一——评过程哲学
二、运动和静止
——运动和静止概念的提出及历史发展——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含义——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三、原因和结果
——原因和结果范畴的提出——原因和结果范畴的含义——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因果联系的客观性
四、根据和条件
——根据和条件范畴的提出——根据和条件范畴的含义——根据和条件的关系
五、必然和偶然
——必然和偶然范畴的提出——必然和偶然范畴的含义——必然和偶然的关系——必然和偶然的客观性
六、可能和现实
——可能和现实范畴的提出——可能和现实范畴的含义——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关系
七、有限和无限
——有限和无限范畴的提出——有限和无限范畴的含义——有限和无限的关系——关于无限的认识和论证
八、绝对和相对
——绝对和相对范畴的提出——绝对和相对范畴的含义——绝对和相对的关系——过程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
第三节 关系的规定性
一、关系
——关系和普遍联系——关系的中介性和相互性——关系的种类——对象、过程与关系
二、系统和要素
——系统和要素、整体和部分——系统和要素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对象、过程都是系统
三、结构、层次、功能
——结构和层次——简单和复杂——结构与实体——结构和功能
四、相互作用
——作用和反作用是关系的基本内容——作用的主动性和反作用的被动性——控制和反馈——信息——世界是事物相互作用的总体
五、个别、特殊和一般
——个别、特殊、一般的含义——个别、特殊、一般的关系——个性与共性
第四章 客体的规律性
第一节 规律
一、规律的一般特点
——认识从客体规定性向客体规律性的深入——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
二、规律的分类
——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自然规律、社会规律、思维规律——统计学规律的本质——具体科学规律与辩证法规律
第二节 质量互变规律
一、发展是质变和量变的统一
——对运动、变化、发展实质的探索——只有从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上才能理解发展
二、质变和量变的区别
——度是质和量的统一——量变的含义——质变的含义
三、从量到质和从质到量的变化
——从量到质的变化——从质到量的变化——发展是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
四、飞跃的形式
——飞跃形式的多样性——社会飞跃的特点
第三节 对立统一规律
一、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
——矛盾观念是认识发展合乎逻辑的必然结论
——认识史上矛盾概念的提出和形成
二、对立面以及对立和统一的关系
——对立面是构成矛盾的基本要素——对立关系与统一关系
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对立双方的同一性——对立双方的斗争性——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之间的关系
四、矛盾的产生、发展和解决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永恒存在的——矛盾的解决和矛盾的产生
五、矛盾的特殊性及其类型
——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类型
第四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发展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运动过程
——认识史上对发展过程的理解——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二、肯定、否定
——肯定和否定范畴的含义——肯定和否定的关系——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意义
三、否定之否定
——否定之否定的实质及其形式——否定之否定是客观事物、人类思维的普遍规律
第五章 世界统一于运动着的物质
第一节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一、两种物质观
——物质问题的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机械论的物质观
二、物质和场
——对物质和场的关系的不同理解——“场是物质的一种形态”说法的疑难
——解决分歧的方向
三、社会的物质性
——社会存在是物质存在——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自然的物质性与社会的物质性
第二节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一、物质是运动着的
——物质与运动不可分离性问题的提出和论证
——运动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根本属性
二、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
——运动基本形式的区分——思维运动也是运动的一种基本形式——运动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物质层次与运动形式的对称性和不对称性——相对运动和绝对运动的区分
第三节 空间和时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一、空间、时间和物质的关系
——物质的运动是空间和时间的本质——物质和空间、时间的不可分离性——空间和时间对物质的依赖性
二、空间和时间的特性
——空间和时间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空间和时间的统一——空间和时间的有限性和无限性
三、关于空间概念和时间概念的历史
——古代的时空观——近代的时空观
第四节 世界是多样性的物质统一体
一、自然界、人类社会是物质进化的结果
——自然是人类的活动对象——自然界是一个物质进化系列——社会与自然的统一
二、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
——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意识,思维是物质的特殊属性
三、世界的统一性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的含义——世界的统一性在于世界的物质性
第二篇 主体——人作为主体的规定性及其主体能力的根据和发展
第六章 人作为主体的基本规定性
第一节 自主性
一、最高存在
——主体客体问题的实质——主体是人——人是一切存在物中的最高存在者——在人的身上实现了物质固有的能动本质
二、自我创造性
——自动性的存在系统——创造与创造性活动——人的自我创造
三、对象化的本质
——存在的对象性——对象化概念——对象世界的创造
第二节 主观性
一、具有意识的存在物
——具有意识是主体的本质规定之一——主观性与主体——客观的存在与意识到的存在
二、自我意识
——自我与非我——自我意识——自我肯定
三、自由自觉的能动性
——自觉性——理想存在和现实存在——自觉能动性
第三节 自为性
一、价值主体
——价值概念——价值原——价值评价
二、人的价值
——最高价值——自我评价——人生价值
三、自为的存在
——自在与自为——主体的自为性
第四节 人对自身主体性认识的发展
一、从对主体的幻想意识到人的自我发现
——主体客体分化在意识上的最初反映——欧洲中世纪在对象性存在中贯注的主体意识——近代对人的自我发现——近代关于自然主体与意识主体的争论
二、中国哲学史主体意识的发展
——人学的历史传统及其特殊形式——天人、心物关系的争论及其意义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科学学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的学说的创立——人的本质的发现
第七章 主体能力的自然基础
第一节 主体是自然演进到社会的最高产物
一、主体能力的性质及其形成
——主体能力概念——身体与心灵的统一体——自然性与社会性统一的结果
二、种系演进与劳动的作用
——种系发生与进化——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三、个体能力的发生
——个体发生与种系进化——个体发生与社会遗传
第二节 主体能力的生理基础
一、主体实践能力与生理机制
——人体与动物体的共同点和区别点——人体自动性特征及其生理机制
二、主体意识能力与生理基础
——神经活动与心理活动的关系——当代脑科学的成果——评现代西方学者研究意识活动的成就和局限
三、生理能力的改造与提高
——生理能力的可变性——自然变异与自我提高——天赋与天才
第三节 主体能力系统与智能模拟
一、主体能力与工具的运动
——以身心统一体为基础的主体能力系统——工具的演进与主体能力的提高
二、现代科技发展与智能模拟
——智能模拟的可能性和现实性——智能机的出现对主体的意义——评“人工主体”、“人机主体”说
第八章 主体的社会规定性
第一节 主体的存在形态
一、主体是在社会中存在的人
——主体的社会化——社会是主体的存在形式——主体的社会规定性
二、主体的不同存在形态
——主体形态概念——主体的个体形态——主体的集团形态——主体的社会总体形态——人类主体形态——四种主体形态的区别和联系
第二节 社会条件对主体活动的制约性
一、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社会规律的特殊性——社会历史规律的基本内容
二、社会条件对主体能力的制约性
——社会条件对主体实践能力的制约——社会条件对主体意识能力的制约
三、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与社会的发展
——主体能力的受动性与超越性——个人奋斗的意义
第三节 主体的历史发展及其规律
一、主体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马克思揭示出了主体发展的规律——研究主体发展规律的意义
二、主体在不同历史阶段上的特征
——原始社会的主体——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主体——资本主义社会的主体——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主体——主体发展的规律性
第三篇 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在实践基础上真善美的统一与自由的实现
第九章 主客体统一的规定性
第一节 主客体对立统一关系的本质
一、主体与客体对立的本质
——主客体对立的基础——需要和主体需要——主客体对立的本质
二、主客体的统一
——主客体统一的含义——主客体统一的本质
第二节 主客体对立统一的内容
一、真与假——观念状态的对立统一
——映象与本象——真实与虚幻——真理和谬误
二、善与恶——实在形态的对立统一
——利与害——善与恶——义与不义
三、美与丑——主体与其对象化的自身本质的对立统一
——占有与欣赏——美与丑——真、善、美是主客体的全面统一
第十章 实践
第一节 实践的本质
一、实践本质的发现
——人类对实践本质的寻求与探索——马克思对实践本质的发现
二、实践的本质及其基本特性
——实践概念的含义——实践的特性——实践的本质
三、实践类型的划分
——实践的基本类型——实践活动的多样性
第二节 实践的系统结构
一、实践的基本要素
——目的——手段——结果
二、实践系统中的理性结构
——理性在实践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论理性——实践理性——评价理性
三、实践的社会结构
——社会关系范畴的实质——分工与社会实践结构——社会主义社会机构改革的必要和可能
四、实践的系统发展机能
——实践的系统发展特征——实践的继承性机能——实践的选择性机能——实践的自我革新机能
第三节 实践的作用
一、实践是主客体分化与统一基础
——实践是主体对客体关系的本质内容——实践是主客体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二、实践使主观存在转化为直接现实性的存在
——现实性观念存在的源泉——主体自我实现的基本手段
三、实践使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
——存在具有客体意义和价值的依据——自在之物向为我之物的转化——事物从必然性向应然性的转化
四、实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实践是人的主体力量和能力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推动社会发展、改造社会结构的决定力量
五、实践是认识的真理性的检验标准
——真理标准与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标准与逻辑标准——实践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第十一章 认识
第一节 认识活动的本质
一、立足于实践了解认识的本质
——关于认识不同观点的根源——作为认识的反映是摹写、选择、创造的统一——认识与信息
二、认识在主客体统一中的作用
——认识是主客体矛盾的集中表现——认识对实践的作用——认识与实践的对立统一
第二节 认识活动的要素及其内在机制
一、认识的基本形式和要素
——感性与理性——符号、语言与逻辑——联想与想象、直觉与统觉
二、认识活动的内在机制
——从生动直观到抽象思维——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先验与后验——情感,意志,幻想在认识中的作用
第三节 辩证思维与知性思维
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认识论本质
——思维把握存在运动的两种理论——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自发的辩证法与自觉的辩证法
二、辩证思维与知性思维的区别和联系
——知性与理性、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概念的双重本性——概念运动的特点——对概念灵活性的两种运用——辩证思维的目的在于形成具体概念
三、辩证思维模式与知性思维模式
——辩证思维模式与知性思维模式——传统思维模式与现代思维模式
第四节 认识的发展及其规律
一、认识发展过程的规律性
——认识规律范畴——感性——理性——实践的圆圈——实践——认识——实践的圆圈——相对真理——绝对真理的圆圈
二、认识成果的发展
——知识的发展——理论的发展
第十二章 自由
第一节 自由的本质
一、自由的规定性
——自由的一般规定——自由概念的历史演变——现代西方哲学的自由观
二、自由的本质
——自由与实践——自由和历史规律——自由与真善美
第二节 自由的实现
一、实现自由的条件与道路
——实现自由的条件——占有和异化——异化的克服和占有的实现
二、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
——自由的实现和人的解放——人的全面发展和共产主义
[1] 本章内容选自《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绪论第三节。文中标题由编者所加。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版,第1卷,1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版,第3卷,42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版,第3卷,42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 《狄慈根哲学著作选集》,239~256页,北京,三联书店,1978。
[6] 《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310~311页,北京,三联书店,1960。
[7] 《列宁选集》,2版,第2卷,1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 《列宁选集》,2版,第1卷,1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 《列宁选集》,2版,第2卷,37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版,第3卷,4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版,第2卷,82~8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2] 《列宁选集》,2版,第2卷,33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3] 《斯大林文选》上册,17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1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版,第4卷,25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版,第1卷,1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6] 《斯大林文选》上册,18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