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性与社会运行方式(1 / 1)

“现代性”作为与“传统性”相对应的概念,它所表示的不是一种时序,而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主要是通过社会实际运行而反映出来的。现代社会之所以具有现代性,就在于它的实际运行方式远远不同于以往社会。离开现代社会运行方式,很难谈及现代性。社会运行方式实质上是社会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方式或作用方式,其联系、作用的方式如何,直接制约着社会的进化程度和发展程度。衡量一个社会的运行方式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现代化,主要有这样几个参数:社会系统内部是否摩擦、掣肘,出现“内耗”;社会系统各部分之间是否出现失调;社会运行过程是否发生失控与障碍。假如这些因素都被控制到了最小的限度和最小的范围,那就可以使整个社会实现健康、快速地运行。因此,注意研究社会运行,这是深入探讨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方面。

对于社会发展问题,过去我们素来偏重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以及社会经济关系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研究,而对其实际运行机制则很少关注。这样的研究在一定时期、一定历史条件下是不可避免的、合理的。如在我国夺取政权之后的新中国成立之初,阐明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与运动规律,对于人们认识和了解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质的规定性以及它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推动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仅仅局限于这一方面的研究就不够了,实践要求我们必须关注社会运行机制问题的研究。首先,这是由当代社会发展研究本身的使命所使然。现在研究社会发展问题,不是为了进行社会革命、夺取政权,而是为了加速实现社会现代化。这样,现代社会发展研究就不能仅仅局限于揭示社会的本质和它的制度区别,而应着重研究社会生活的具体组织与发展过程,研究各种社会关系如何协调并彼此促进。其次,社会运行机制对于社会能量的引发有着直接的关系。假如对社会运行机制问题认识不清、解决不好,潜藏于社会生活中的巨大能量就不能得到很好地发挥。例如,通常说,社会主义社会有着巨大的优越性,但这种优越性则必须通过社会主义的实际运行反映出来。像社会主义要实现能够满足全体劳动者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生产目的,就要通过一系列的经济、政治运行机制来实现,这涉及许多方面:其一,满足需要的生产,怎样才能较快地增长?这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涉及实现生产增长的经济运行机制问题。其二,生产增长了,是否一定能满足劳动者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如果增长的产品不适合劳动者的需要,根本谈不上生产目的的实现;如果经济增长方式不合理,那就很难保证人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因为过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和不合理的增长方式,有可能造成经济生活的紊乱,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以及资源环境的危机。其三,如果没有合理的分配机制和社会公正原则,没有健全的市场规则和法规,也谈不上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实现。因此,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既要有协调生产和需要的平衡机制,又要有调节和控制增长速度的机制,还要有实现社会公正和管理监督的机制等。可见,没有合理的社会运行机制,经济制度再先进,其优越性也难以发挥出来。这是多少年付出巨大的代价而换来的经验教训。

马克思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解剖,实际上就是从两个方面展开的。他既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性矛盾进行了深刻地揭露,阐明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制度根源与必然发展趋势,又从运行的角度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由于马克思主要是侧重于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解剖,所以更多地突出了社会经济运行的研究。所谓经济运行,在现代社会中主要是商品经济的运行。因为迄今为止的人类社会只有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两种经济形式,典型的自然经济模式,是由一个个孤立的生产单位或共同体组成的,没有形成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因而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社会经济运行问题。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孤立的生产单位开始变成了开放的生产单位。在日益发展的市场作用下,各个单位彼此依从,共同构成了一个国民经济体系,于是就形成了从宏观经济角度来考察的经济运行问题。马克思对经济运行主要是从这样两个方面来进行考察的:一是关于商品经济运行基本规律的考察。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运动的基本规律,这一规律从社会整体来看,其基本内容是要求按比例分配社会总劳动。这就是说,尽管由于商品供求关系经常发生变化,价格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但从全社会的长期发展来看,商品的总价格要求和总价值相符合。价值规律作用形式是通过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以一种自发的力量强制性地为自己开辟道路。二是关于宏观经济运行的考察。这种考察主要包括如下理论:(1)市场体系理论,即关于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生产资料市场、消费资料市场的理论。(2)社会再生产理论,即关于社会生产过程如何不断延续和扩大的理论,它主要阐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社会再生产的巨大影响。(3)国民经济系统理论,即关于国民经济系统中各产业、各部门、各行业如何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理论,突出阐明社会经济怎样健康运行。除了上述两方面的考察外,马克思对现代社会的微观运行也进行了深入地考察,如对企业内部的分工与协作、生产过程的协调与联结、生产与销售的密切配合等,都做了详尽地分析。所有这些理论,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社会经济运行理论。当然,马克思在运用社会运行分析方法时并没有忘记本质研究的方法,实际的情况是这样的:运行分析以本质揭示为基础,而本质揭示又以运行分析为条件。假如离开了资本与劳动的实际运行,要真正揭示资本与劳动的本质关系即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则是不可思议的。所以,两种分析方法是相互补益的,二者有机结合才能深刻阐明现代社会的发展。

既然社会的现代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运行,那么,怎样才能实现社会健康、快速的运行呢?在马克思看来,社会运行与社会结构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有什么样的社会结构,就可能形成什么样的运行方式。就一般情况而言,社会运行主要与构成社会结构的这样一些因素有关:

1.经济形式。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这两种经济形式的运行是截然不同的,因而所带来的社会运行也是大相径庭的。马克思认为,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二者的生产目的不同。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交换而生产,而是为消费而生产。消费的有限性必然限制生产的需求,抑制生产的内在冲动,因而由此产生的经济运行必然是缓慢的。与此相反,商品经济的基本特点,就是明确地为交换而生产,获取更大的利润是商品经济的最终目的。因此,强烈的货币欲和致富欲给现代生产带来巨大冲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能够有其前所未有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这一冲动。因此,加速社会运行,必须实现经济形式的变革,使自然经济彻底转向商品经济。

2.所有制形式。所有制形式在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和社会发展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就考察了“部落所有制”、“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现代资本主义所有制”等,形成了社会形态理论与社会发展理论的雏形。19世纪50年代末期,当马克思着手撰写《资本论》的最初草稿时,他继续沿用了从所有制形式的演进中来说明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方法,系统地考察了“亚细亚所有制”、“古代所有制”和“日耳曼所有制”这三种前资本主义的主要所有制形式,阐明了资本主义的起源和发展。从马克思研究问题的方法论来看,他在这一时期所提出的“社会经济形态”、“社会形态”、“生产方式”等概念,实际上都是以所有制为核心内容的。马克思为什么如此重视所有制形式在社会形态及其演进中的地位呢?因为在马克思看来,所有制并不单纯表示的是一个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范畴,而是一个总合的经济范畴,它强调的是生产资料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被占有、支配和使用的具体形式。因此,所有制是全部经济关系因而也是经济运行机制的基础。离开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具体运作,就不存在抽象的所有制;同样,离开了特定的所有制关系,经济运行机制也就失去了赖以活动和运行的基础。正是基于这样的看法,马克思在谈及社会发展运行时,总是与所有制问题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如对东西方社会发展运行的比较研究,就是深入到所有制形式内部予以解答,不同的所有制造成了不同的社会运行机制。

3.社会构成方式。正如机器的运行取决于它的内部结构一样,社会的运行也取决于它的具体构成。当一个社会的构成方式是比较灵活、合理的,其运行起来就必然是高效率的。亚细亚社会之所以长期发展缓慢,其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它的构成方式是非常特殊的,即土地国有、村社制度、专制主义三位一体。这种高度三位一体的社会构成方式往往形成独特的社会运行方式,即沉重的载体造成缓慢、笨拙的运行。这样的社会要想步入现代化,必须使社会构成方式进行一次彻底地改组。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马克思有时特别强调外力对亚细亚社会的冲击作用。这种冲击作用固然不能使整个社会得到根本改造,但它起码冲破了原有社会的僵化结构,给现代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带来了一个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