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我国社会认识论研究的主要特点(1 / 1)

我国社会认识论研究的最大特点也许是社会认识论的学术推进是与社会认识论的研究生培养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并带动了一批博士生和硕士生的成长。我自1989年开始招收硕士生,1994年开始招收博士生,先后有50多位博士生和50多位硕士生参加到了社会认识论的研究队伍,形成了一个非常和谐协调的社会认识论研究共同体。研究生们不仅积极参与到社会认识论的课题研究中,也以社会认识论作为学位论文的主攻方向,提出和研究了一系列的新问题,推动了社会认识论的研究。据不完全统计,先后撰写的比较直接相关的硕士学位论文题目有:《社会认识的评价机制》(乔志勇)、《社会认识的预见机制》(何小玲)、《社会认识的观察机制》(种海峰)、《社会认识的进化机制》(李勇)、《社会认识的客观性》(张建华)、《简论社会时间》(李学明)、《简论社会空间》(王晓华)、《简论社会和谐》(田伟宏)、《简论社会心态》(胡红生)、《简论社会预警》(潘斌)、《民族精神研究》(吴兰丽)等。

与此同时,一批博士研究生参与到社会认识论研究,撰写了一批博士学位论文,其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系列:一是与实践哲学相关的系列,如邹诗鹏《实践生存论》、吴畏《实践合理性》、张明仓《实践意志论》、张建华《实践批判论》、夏建国《实践规范论》等,他们结集出版于我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研究丛书》,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一是与社会认识和社会发展相关的系列,有郑文先《社会理解论》、刘远传《社会本体论》、叶泽雄《社会理想论》、张理海《社会评价论》、李勇《社会认识进化论》、孙德忠《社会记忆论》、胡红生《社会心态论》、潘斌《社会风险论》、贺雪峰《村治的逻辑》、林世选《国民素质论》、杨国斌《社会阶层论》、谢俊《虚拟自我论》、王能东《技术生存论》、董慧《社会活力论》、谷声然《社会信仰论》、吴兰丽《社会时间论》、何丹《认知公正论》、陈仕平《社会认同论》、王晓磊《社会空间论》、杨玲《文化交往论》、陈祖召《社会开放论》、张冉《文化自觉论》、宫丽《精神家园论》、郑剑《社会资本论》、栗志刚《民族认同论》、邵南征《社会道德论》、王景华《社会真理论》、罗天强《技术规律论》、邓先奇《社会幸福论》、李宗荣《信息复杂性》、张果《虚拟空间论》、刘玉军《社会想象论》、刘露晓《生命价值论》、许建争《道德境界论》、刘琼《虚拟的语言哲学研究》、顾建明《社会传播论》,它们从各种角度研究社会认识论的一些难题,极大地拓宽和深化了社会认识论的研究。同时还有不少同学从其他角度开展研究,例如陈刚《世界层次结构的非还原理论》、杨柱《孔子教育思想与当代教育发展》、牛慧娟《大学教育与学生主体教育发展》、李强《大学生命教育论》、刘同舫《马克思的人类解放思想研究》、王宏伟《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研究》、齐城《中国现代农业支持政策研究》、李庆平《柯林伍德重演思想研究》等。

我国的社会认识论的研究能在这么长的时间和被一些学术团队持续关注,也许在于它有自己的特殊视角和独到功能。首先,社会认识论凸显了对于社会客体的特别关注与深度认识,使认识论的研究深入到社会这个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最为直接和密切的特殊客体,有助于社会认识的深化。人类从产生那天起便生活在一个自然世界与社会世界相互作用的生存环境中,但是,由于自然相对于人而言所具有的外在性、异在性和强制性,人们对于自然的关注远远先于和重于对于社会的认识,对于自然规律的把握与提炼也在很大程度上处于优先地位,而对于社会的认识则长期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近代以来对自然的认识率先走上了科学化的道路,形成了现代自然科学,而社会认识和社会科学则仍然处于滞后的状态,仅仅是在20世纪的后半叶才得以发展起来了。社会认识论的兴起一方面反映了社会认识的扩展和社会科学的构建,另外一方面也会推动社会认识的深化,促进社会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其次,从学科布局的角度来看,社会认识论的研究一方面促进了认识论研究的深化与分化,为认识论的研究开拓了全新的视域和思路;另一方面又使认识论研究与社会理论和历史观研究内在结合起来,促进了哲学分支学科间的互动与融合,促进了哲学的深化和发展。再次,从实践的角度来看,社会认识论在事实与价值的统一中把握社会,对于把握社会复杂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提升和深化人们对于社会的认识。再其次,从方法论上看,社会认识论在说明与理解的结合上考察社会问题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有利于促进方法论的融合与更新。最后,社会认识论在人、自然与社会的互动中考察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自我设计与规划,有助于增强人们在社会生活与社会实践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