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学术与学养(1 / 1)

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思想武器,它不仅是一种“学说”,一种“学术”,而且必须把这种学说和学术化为人民的“学养”。在我国,自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中,实际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逐渐从“学说”向“学术”、从“学术”向“学养”的转变,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与学术、学术与学养的有机统一。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当代中国的解放思想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的存在方式,不仅作为一种“学说”而被重新阐扬,作为一种“学术”而被切实研究,更是作为一种“学养”而被人民接受。[1]因此,作为“学说”、“学术”和“学养”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正日益成为亲近我们的彻底地“说服人”的、“改变世界”的“思想武器”。

改革开放以前,马克思主义长期以来只是被当作“学说”而存在,并且只是把这个“学说”作为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而存在,至于这个“学说”的“旨趣”和“特质”则被淡化了。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的“旨趣”与“特质”日益受到人们强烈的关注,并且日益形成一种普遍的共识,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学说”是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也就是关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这个学说既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想的承诺,又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过程的揭示,也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标准的确立;因此,这个学说为人自身的发展提供了永不枯竭的理论资源,并且日益亲近把“发展”作为“硬道理”的当代中国人。

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并不是自明的,它需要一代又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对其进行不断的研究和阐发,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又是作为人类文明的伟大的“学术”成果而构成后人研究的“学术”对象。曾经有人诘难:“回到马克思”,难道我们“离开”马克思了吗?“重读马克思”,难道我们“误读”马克思了吗?其实,无论“回到”还是“重读”,都凸显了把马克思的“学说”作为“学术”对象来研究的理论自觉态度。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真正出现了大发展、大繁荣的可喜局面。[2]马克思主义并不是离开人类文明发展大道的宗派主义,而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作为“一整块钢铁”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是作为人类文明的伟大的“学术”成果而存在的。这具体地表现在马克思主义在各个“领域”中所形成的“独到的发现”,也就是在“学科”意义上所形成的“学术”成果。因此,马克思主义创新,必须诉诸“学科”意义上的“学术”研究,推进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学术”内涵。正是在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学术”对象的“重读”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回到”了关于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而且马克思主义经过切实的“学术”研究而亲近越来越多的当代中国人。

作为“学说”和“学术”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它与人民的亲近,主要是以“学养”的方式实现的。马克思主义从人类解放出发的理论旨趣和思想境界,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本质上具有一种作为人民“学养”的社会功能。马克思本人就明确地指出:“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因而哲学才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3]。但无论旧的教科书还是后来新时期的理论界和学术界,都在某种程度忽视了马克思的这一教诲,把马克思主义仅仅理解为科学的“学说”和纯粹的“学术”,而淡化甚至回避其作为“学养”的社会功能。实践证明,不能承担“学养”功能的马克思主义,是无法真正成为人民大众“改造世界”的世界观的。如果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枯燥的条文、现成的结论和空洞的说教而进行“灌输”,其结果就会像恩格斯所说的那样,把马克思主义变成“不过是可以用来在缺乏思想和实证知识的时候及时搪塞一下的词汇语录”[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取得的巨大进步就是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把马克思主义“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5]。这实际上正是毛泽东所强调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说来,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从而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变成“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6]这其实就是努力追求和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所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作为关于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越来越不是仅仅作为一种“学说”和“学术”而存在,而是作为日益普及的人民“学养”而存在,成为一种作为人民自觉理解和协调人与世界关系的世界观。[7]

我国哲学家贺麟先生曾说:“哲学是一种学养。哲学的探究是一种以学术培养品格,以真理指导行为的努力。”[8]在此意义上,“任何一种哲学学理,只有当它成为人的精神生活的真实内容的时候,也就是只有当它成为人们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的‘学养’的时候,它才能够真正成为人民的‘世界观’和‘人生观’”[9]。作为“学养”的马克思主义,它是把人的全面发展的哲学理念实现为每个人的自觉追求,以实现其“大众化”。这样的理论“学养”与当代中国人是最为亲近的。因此,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也是与“学术研究”和“人民学养”的内在统一,这应是我们探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道路需要深长思之的重要问题。

[1] 参见孙正聿等:《今天马克思仍然“在场”》,《光明日报》2002年4月18日。

[2] 这一点可以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数量巨大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教科书、研究著作和研究论文的出版、发表,研究队伍的壮大,学术会议的增多和学科建设的发展等诸多方面体现出来。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21页。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0页。

[5]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6]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

[7] 参见孙正聿:《20世纪上半叶哲学观论争与当代中国哲学发展道路》,《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1期,第26页。

[8] 贺麟:《哲学与哲学史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120页。

[9] 孙正聿:《20世纪上半叶哲学观论争与当代中国哲学发展道路》,《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1期,第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