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首先是作为一种“学说”——“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诞生并登上历史舞台的,而且在初期,“马克思学说决不是占统治地位的。它不过是无数社会主义派别或思潮中的一个而已”。正是由于“马克思学说中的主要的一点,就是阐明了无产阶级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创造者的世界历史作用”[1],所以这一“学说”才成为指导无产阶级反对资本主义、争取自身解放的强大理论武器。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学说”,从它的创造者和继承者来讲,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并由其后各个时期、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学说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科学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所以,在“学说”的意义上,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或不同的对象来“界说”马克思主义“学说”。但这并不意味着有不同的“界说”就有多种马克思主义的“学说”,而是指马克思主义“学说”可以有不同的侧面或从不同的侧面加以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具体解释可以是“多”,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本质却是“一”,即恩格斯强调的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它“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2]。不管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作怎样具体的理解和解释,马克思主义根本上关注和解决的是“通过批判和推翻资产阶级社会制度来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这是最为根本的。
改革开放之前,马克思主义长期以来被当作一种科学的“学说”,而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却一直存在争论和质疑。[3]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里,当然不是意在把自己的理论发展成一种“学科”,但这并不意味马克思主义只能是一种“学说”,而不能成为我们今天研究的一门“学科”。“学说”是学术上有系统的主张或见解。学说的因子是学术观点,当某些相互环扣的学术观点在结构上形成一个有条理的系统时,学说就形成了。“学科”是学说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学说是学科的实质内容,而学科是学说的形式归属。学说是学科发展的基础,学科是人们将学说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学术成果进行总结、归纳、规范和分类之后才确立起来的。在现实中,学说与学科的关系是:一方面,学科通过学说而存在,只有通过各种学说不断地回答和提出问题,才能使学科得到实现和发展;另一方面,学说则植根于学科而存在,学说接受学科发展的检验而获得生命和归宿。[4]
正因为如此,在当代中国,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由最初的一种“学说”建设为一门“学科”。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学科”,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研究它在世界上的传播与发展,特别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同时把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运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在我国现行的学科体系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包括六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5]在这一意义上,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学说”建设成一门“学科”,实属历史发展和现实要求的必然。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学说”到“学科”,既体现了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大进步,也体现了我国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学者“学科意识”的增强。[6]
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确定为一门“学科”,绝不是弱化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的解放的科学的“学说”意义,而是为了通过学科建设推进和强化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指导地位。实际上,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一整块钢铁”,而不是各个学科体系的组合,它是“超学科”的理论体系,而不是“分学科”的概念系统。[7]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当我们不仅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学说”来接受和信仰,而且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和建设;既通过“学说”来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又通过“学科”来建设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样才能真正继承、阐扬和推进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的当代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其所属的六个二级学科的建立,既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一大进展,也是我国21世纪高等教育学科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它对于坚持和巩固我国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对于加强和改进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提供了强有力的学科支撑。因此,既不应以坚持“学说”来拒斥和否定“学科”,也不应以发展“学科”而忽视或弱化“学说”。在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学说”与发展“学科”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1]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5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7页。
[3] 参见孙炎:《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状况的回顾和展望》,《马克思主义研究》1995年第1期,第59页。
[4] 参见李德顺:《什么是哲学——基于学科与学说视野的考察》,《哲学研究》2008年第7期,第36页。
[5]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学位[2005]64号),2005年12月2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的通知》(学位[2008]15号),2008年4月2日。
[6] 近几年来,国内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学者(如顾海良、梅荣政、王顺生、张雷声、李毅、陈占安、张澍军、刘书林等)发表了一系列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文章,并召开了多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相关会议。具体可参见张景荣:《“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研究综述》(《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8期);郝潞霞:《“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研究述要》(《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第2期);杨昕:《2006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发展研究综述》(《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第2期);张新、常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学科意识及若干重要关系》(《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第15期);金瑶梅:《“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7期)等。
[7] 孙正聿:《关于马克思主义创新的思考》,《光明日报》2009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