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已微亮了,空中还挂着一弯银月,淡淡的,没精打采。经过一夜喧嚣的赌城拉斯维加斯晚妆未卸,仍然满身珠光宝气,然而透着一身疲惫。
我们早早地起床,穿过灯光辉煌的大厅,来到宾馆门口,旅行社的大巴早已在等着我们了。赌城的冷清一点没有影响我们的情绪,因为我们今天是去著名的科罗拉多大峡谷观光。
微曦中,汽车在灯海中穿行,灯光尽处,天已亮了,我们的车停在一座高高的水坝旁,等候安全检查。一位大个子的警察上了车,仔细地检查着行李架上的行李。我们趁此机会下车去参观水坝。平地上立了一块指示牌,上面的英文是胡佛水电站。
我们视线对面是水坝,由于我们站在山顶,水坝就在我们下面了,故并不见它的雄伟,然而抬头看,一座半月形的拱桥架在半空中,高高在上,须仰视。峡谷深不见底,看不到河水,也听不到喧嚣,如此沉寂,反使人恐惧。巨大的泄洪口,就在我们的身旁,如此阔大而又深邃的洞口,让人胆战心惊,如若失足,则万劫不复。
胡佛水电站建于20世纪30年代,是胡佛总统任上开始动工建的,工程完工时,胡佛总统已不在位了,人们为了纪念他,将水坝命名为胡佛水电站。这胡佛水电站工程十分艰险,据说,有六十多位工人为之葬身峡谷。所有游客到此,导游必讲这一悲壮的故事。大峡谷的险恶,在这胡佛水坝已见端倪了。不知怎的,到此,我心中已油然升起对大峡谷的敬畏之情。
胡佛水电站建在科罗拉多河上,科罗拉多河就来自大峡谷。这种格局与我们长江上的三峡水电站一样。虽然这里离大峡谷还有数百公里,然而,立在高峡上这大坝,已在向我们透露大峡谷的风采了。
过了胡佛大坝,汽车在沙漠地行进,沙漠横跨亚拉巴马州和内华达州,接壤加利福尼亚州。沿途风景一段段地变化着。一段是戈壁,只有稀疏的草丛,前行,则是整片的草地,因为时令为冬季,衰草展现灰黄色。大片大片的草地,远接天边,雄浑中又透出温馨。车再行,草地中夹着树木,是那种矮矮的树,稀疏地点缀着草原。再前行,地面似是升高了,是冰天雪地的森林,多是高大的松树,精神抖擞,它让我联想起中国的长白山。这已是科罗拉多的地界了,果不其然,不多久我们就来到大峡谷的南峡。
朝远处看,那是峡谷的对岸,一片茫茫的高原,薄薄的烟岚轻轻地涂抹在层层叠叠的山岭上,阳光透过厚厚的云层,将远处的天边刷亮,好像那就是天门开启之处。我似是感觉到那天门离我不是太远,跨过这峡谷,就可飞奔而去。
这是一个怎样的沟壑?像三峡吗?不像。三峡是狭窄的深谷,不是正中午,谷底是见不到阳光的;而这却是巨大的空间,从此岸到对岸,最少也有6公里,据说最宽的达28公里呢!也许它更像是盆地,说是盆地也不对,因为它分明是长长的峡谷,我试着看谷底,根本看不见。只见一座座土台从谷底突兀而起,高低参差,那景象很有些像在张家界天子山顶上看峡谷中的奇峰,只是在张家界看到的是青山,在这看到的是土台。这种土台式的山地质学上称之为“桌子山”。顶部平坦,侧面陡峭险峻。这种山的骨架主体是泥土,并不坚硬,其脆弱的部分,风吹雨打之下,逐渐遭到剥蚀,于是这留下来的部分,形状就显得非常奇特了。瞧,崖壁下有一突出的土台,横空伸向峡谷中部,好像一块巨大的跳水平台。导游说,你们看,像不像古代的拜将台?它的英文名字叫“美德岬”。可惜,你们不能下去观赏,如下去则能发现很多胜景呢!阿波罗神殿啦,狄安娜神庙啦,婆罗门庙宇啦,等等。最出奇的是“天使窗”,山嶂上出现的一个通天空洞。导游绘声绘色的描绘,让我们心痒痒的,真希望能寻觅到一条路,下去饱览一场。
大峡谷的颜色,因崖壁的岩石风化程度不同而各有不同,就一个个局部来看,或鲜红,或深赭,或黝黑,或铁灰,或银色,就像一块巨大的调色板,五彩斑斓,美不胜收。就全局来看,总的色调为红色,如此宽阔的一片红色,像万面旌旗,像满天彩霞,像红色大海。
是怎样的神力造就了如此奇异的景观?很可能是地球剧烈运动时,这里的地壳瞬间轰然崩塌,恰雷雨倾盆,火山爆发,鲜红的岩浆与强劲的泥石流激烈交并,烈焰熊熊,火光冲天。惊雷闪电亦在空中助威。诸多的自然力在同一空间发生剧烈的碰撞,在交战,在打斗。最后,它们都疲倦了,终归于平静,而它们的战果则凝固成这般模样,化为永恒。
我愿意相信科罗拉多大峡谷就是这样造就的,但事实上,科罗拉多大峡谷的造就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它是各种自然力亿万年来共同作用的产物,而且今天它并没有完成,仍然在继续着它的建构。
诸多的自然力中,最为重要的力量是科罗拉多河。科罗拉多河发源于落基山脉,水源主要是融化的雪水。由于夹着大量红色的泥沙,故呈红色,被称之为“红河”,这条浮着冰块、裹着断木、卷着动物残骸的河,野性的河,自高原泻入平地,横冲直撞,或开山辟路,或迂回寻道,一路上不停息地进行着天才的艺术创造。其作品均不可思议,人类只能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将它看作是书页、绸带、天窗,蜂窝、蚁穴、锯齿、剑戟、宝塔、山寨、城池……就这样,在主流与支流的上游就已刻凿出黑峡谷、格伦峡谷、布鲁斯峡谷等19个峡谷,也就是19道艺术长廊,最后流经亚利桑那州的凯巴布高原。也许,科罗拉多河此时创作状态最佳,也许它觉得这个地方,地质情况最为复杂,是理想的创作场地,于是,以惊天动地的气魄,以绝世超尘的才华,创造了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峡谷奇观,这最后的峡谷,成了科罗拉多河峡谷体系中最大的峡谷,全长446公里,总面积2724.7平方公里,堪称“峡谷之王”。
我们游览的是大峡谷的南峡谷地区,这里,植被不是太丰富的,峡谷的顶部有森林,但谷中则是**的岩石,然而北峡谷地区,植被很丰富,野生动物繁富。据说有200多种鸟禽,60种哺乳动物和15种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
多么值得尊敬、值得赞美、值得拜服的科罗拉多河,你是真正的上帝,真正的创物主。我知道,此刻,它就在峡谷底部奔腾着,喧嚣着,可是我看不到,它距我们太远了,1800米,近两公里呢!更严重的是,层层叠叠的“桌子山”挡住了视线。真是遗憾啊!
在大自然的各种景观中,审美价值最高的莫过于水了,天空中的彩虹,大洋上的狂涛,巨崖顶的飞瀑,森林中的急湍均是水的杰作啊!这其中,峡谷的水,更是为人津津乐道。我曾多次游历过我们中国的长江三峡,熟稔那些赞美三峡的诗句,什么“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高江急峡雷霆斗,翠木苍藤日月昏”。可这是中国的峡谷风光啊,美国的峡谷是这样的吗?我没能下到谷底,不能亲睹,不过,我看过一部美国大峡谷的专题片,它描绘了当年白人探险者发现大峡谷的过程,其中有不少在峡谷中划船的镜头,只见浊浪滔天,急流狂泻。皮划艇一会儿被抛在天空,一会儿被打入水中。从电影镜头,我发现这美国的峡谷与中国的长江三峡景观是不一样的。长江三峡的景观以青黛色为基调,虽然峡谷的水是黄色的,但两岸的山是青苍的,故总体色调仍为青黛;而美国大峡谷是以红色为基调的,河水是红色的,两岸的崖石也是红色的。长江三峡与科罗拉多大峡谷均有它不可替代的景观价值,它们的美其实没有高下之别。
地球上任何景观的造就,均离不开自然与人类的共同参与。自然创造其雄姿,人类赋予它灵魂。长江三峡是这样的,美国的大峡谷也是这样的。人类什么时候来到这里?无法确知;只知白人来到之前,印第安人在此栖息。16世纪,有一个叫科罗拉多的人来到这里,说是为了寻找传说中的七座黄金城。当然,他没能找到黄金城,但大峡谷因他的到来而被世界发现,科罗拉多回去后广为宣传。于是,人们知道,在凯巴布高原有这样一处奇观。此后,就有探险者的队伍经常出现在这里。最有名的一次探险是由美国炮兵少校鲍威尔领头的。鲍威尔在战场失去一只手臂,人称“独臂少校”,他于1869年率领一支远征队,乘小船,从科罗拉多河上游,一直航行到大峡谷谷底。这是人类第一次对科罗拉多河的勘探,鲍威尔将一路上惊险万状的经历,写成游记,大峡谷遂声名鹊起。
有关大峡谷的传说顿时多了起来,且不胫而走。1909年4月5日,美国《亚利桑那州公报》上刊登了一篇标题为《探险美国大峡谷:不同寻常的发现暗示古代大峡谷人来源于东方埃及》的文章,文章说,在大峡谷里发现了大量的远古埃及器皿、象形文字、铜制武器和工具,还有埃及女神的雕像、木乃伊。这项发现顿时引起轰动,但真实性受到不少学者怀疑。如果这项发现能得到最后的认定,科罗拉多的文明史当推到数千年前。
不管怎样,大峡谷在科罗拉多发现之前,肯定不是纯粹的不毛之地。印第安人在此谋生,是这块赭红的土地养育了印第安人的生命,反过来,又是印第安人将这块赭红色的土地打造成人类的家园。科罗拉多来这寻找七座黄金城当不是偶然的,他肯定是听到了一些关于大峡谷的传说,也肯定知道这儿不是一片蛮荒之地,当然,科罗拉多河并不存在什么黄金城,但是,这块红色的土地还有这条桀骜不驯的科罗拉多河,特别由这条河和这块土地共同缔造的大峡谷,其价值不远胜过黄金城吗?
2010年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