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企业选址的影响因素分为两大类:选位影响因素和定址影响因素。其中选位即选择什么地区,又可以分为国家和地区或城市两部分;定址指地区确定后选定的具体位置。表6-2列出了企业选址的部分因素。
表6-2 影响选址的部分因素
其中以下六个因素,创业者要重点关注。
(一)政策因素
有些地区为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往往采取鼓励企业在当地落户的政策,在各地划出特区或各种经济开发区,低价出租或出售土地、厂房、仓库、写字楼,并在税收、资本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同时,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情况也较好,交通、通信、能源、用水都很便利。创业者需要搜集城市规划资料,分析可预见未来的城建发展重点,了解商圈分布与租金趋势,依据企业自身定位选择合适的商圈,并对该商圈可能据点的开发计划与需求目标进行确认,最大限度地利用政策优惠。
创业者还必须仔细研究各种法规、法令和行为限制。企业的建设和经营经常会受到国家和当地法律以及私人行为的约束,企业应该对它们进行分析,以确定对企业的潜在影响。比如国家为了保证出口食品企业的良好卫生环境,更好地指导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准确把握选址和设计卫生要求,对其加工场所的选址有严格的法律要求。通常,新创业者需要得到律师和承包人的建议和帮助,才能有效地处理这些事务。
(二)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主要有市场条件、交通运输条件、社会文化以及生活条件、原料供应水平、能源和动力供应水平、劳动力市场情况等。
1.市场条件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这个地区的消费水平和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选择靠近企业产品和服务的目标市场有利于接近客户,降低运输成本,减少分销费用,提供便捷服务。
2.交通运输条件
企业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离不开交通运输,便利的交通是企业与外界沟通的必要渠道。原材料、工具、燃料、产品和废物进出企业,零件的协作加工,都有大量的物料需要运输;职工上下班,也需要便利的交通。交通便利能使物料和人员准时到达相应地点,使生产活动能正常进行,还可以使原材料产地与市场紧密联系。在考虑运输条件时,还要注意产品的性质。在企业输入和输出过程中,有大量的物料进出。有的企业输入运输量大,有的企业输出运输量大,因此,在选址时,要考虑是接近原材料供应地,还是接近消费者市场。
3.社会文化以及生活条件
宗教信仰、社会风尚、民族习惯、文化教育、文化氛围和社会价值观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地区的整体社会文化环境。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文化教育水平、宗教信仰和生活水平是不同的,企业在选址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三)人口因素
一个地区的人口密度,可以用每平方千米的人数或户数来确定。对于商铺类企业,人口密度越高,则选址商店的规模可相应扩大。创业者选址应该尽可能对选址附近社区、家庭数量、消费者数量、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人口密度及人口稳定性进行充分调查。一个由两口之家组成的年轻人家庭,购物追求时尚化、个性化、少量化,而一个三口之家的家庭,其消费需求则几乎是以孩子为核心的,人口因素决定了企业的目标市场。
(四)竞争因素
从竞争对手角度看,经营地点的选择有两种不同的思路:一是选择同行聚集林立的地方,同行成群有利于人气聚合与上升,比如服饰一条街、建材市场、家电市场、小商品市场等;另一种思路则是别人淘金我卖水,别人都蜂拥到某地去淘金,无论成功者还是失败者,都要维持生计,如果到他们中间去卖水,肯定稳赚不赔。创业者在选址时,要收集竞争者的相关信息,对竞争者进行研究。要知道你有多少竞争者,他们在哪里,还要知道过去两年内有多少跟你业务相似的企业开张和关闭了。对于间接竞争者和潜在竞争者的产品和服务的情况创业者也要分析研究,了解这些企业的经营品种、经营理念、经营档次。
(五)个人因素
创业者个人的价值观也是为企业选址时应重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创业者对某一具体位置的特殊偏好,如一些创业者常常选择在自己的住所附近经营,可能会令创业者丧失更好的机会或因经营受到限制,购买力无法突破。
(六)地理因素
地理因素指气候、地势、用地形式及道路关联程度等地理条件。对于那些限制在某些地理范围内销售的某些产品和服务的企业来说,这个因素特别重要,如养殖场必须考虑靠近水域的地方。
此外,地理因素还和劳动力供应相关,比如技术、资金密集型,用地面积小,无噪音、空气、水质污染的高新技术企业,适合选择交通便利,信息灵通,引进人才容易的市区;而劳动密集型、有污染、制造型、对工人素质要求不高的企业,适合选择有码头、火车站及供水供电好的郊区,可以充分享受用地成本低,离原材料产地近,运输成本低,劳动力成本也较低,劳动力供应充沛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