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标题的制作要求(1 / 1)

报纸编辑学 邓利平 5643 字 27天前

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是客观、具体、准确、简洁等。标题来自于新闻,没有新闻也就没有标题,因此标题制作也应符合新闻写作的要求,只不过标题限于字数语言更为精练,要求更高。

一、具体

具体是新闻写作的要求之一,也是对标题的最基本要求。标题要在有限的字数内,向读者告知以事,传递新闻的最主要信息。正因为新闻标题的具体,使之与其他非新闻类的文体的题目区别来。如文艺类作品的题目,可以是具体的陈述,也可以是空泛表达或抒怀畅想,小说、电影的名字便可以是一个名词或是词组如《悲惨世界》、《色戒》,甚至可以是数字表示如《九三年》、《1942》等。没有看过这些小说、电影,也从没有听别人谈论过,只从这些小说或电影的名字上是不知道它们是在讲什么内容的,就因为它们不具体无实质内容。新闻的标题则不然,要让人从中得到具体的信息,在对标题的一瞥之下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标题的具体,也就是要在标题上突出新闻的要素。鉴于标题字数的限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新闻的所有要素都表现出来,但“什么人”、“什么事”这两个要素必须标出来,其他的新闻要素,可以视具体情况看是否标出,如:

(a)

上半年全国外贸出口同期增长16%

(b)

南京市委市政府出台规定

领导干部下基层不得拦截反映问题的群众

(b)标题标出了“什么人”、“什么事”的要素,信息明确。(b)标题在引题还突出了“什么原因”,使主题的内容具有权威性、强制性,南京市的官员必须执行。读者看了这样的标题,马上就知道了主要的新闻信息,如果对新闻感兴趣,可以深入内容细细地阅读品味。目前报纸上都有“标题导读”或“标题新闻”的形式,它们更是要求必须有具体的新闻信息包含其中,否则就失去了向读者推介的意义。前面讲过,新闻标题最首要的作用是揭示信息,就因为它是具体的,可以不依赖于内容而单独出现。如果新闻标题不具体,读者阅之没有印象就无所适从,不会对此产生兴趣,如:

(a)

高考新方案:调研数理化合为一张试卷

(b)

黄山,你就是黄山

这两个标题,让人看了都不太明白讲的是什么。前一个标题虽然是相关读者很感兴趣的,但不知道这个高考改革方案是否与本省有关,因为高考全国各省不相一致,有的省是用全国统一的试卷,有的省是自己另行命题。后一个标题更让人看不懂,会寻思:黄山不就是黄山吗,重复有什么意思?这两个标题都要看完全文后,才能明白意思,标题便没有起到揭示新闻的作用。因此,标题制作要求具体,即是要求能做“标题导读”或“标题新闻”为好,能单独表达出清晰的信息。

二、准确

准确是新闻真实性的内核,是新闻的生命,这也是对标题的要求。标题来源于新闻事实,是新闻内容的高度浓缩,这就要求标题必经忠实于新闻,无论是概括事实、体现观点,还是遣词造句,都要不夸大缩小、不歪曲虚妄,准确地揭示与评价新闻内容。标题不准确,读者就会感到上当受了愚弄。标题要准确包括以下几点。

概括事实要准确。标题揭示新闻内容,不论是高度概括还是摘取精华,都要题文一致。标题与新闻内容不相吻合,读者看了新闻就会觉得受骗而不满。如果只读了标题而没看全文,就会错误地理解信息而被误导,如:

(a)

陕西志丹县委书记上任3年每晚捡垃圾

(b)

山西铝厂引进人才获得新生大发展

(a)标题对事实有夸大成分,新闻中讲到的是这位书记在县城居住时,经常在晚上无事时便上街顺手捡起路边垃圾,以此提醒人们保持环境卫生,标题上冠以“每晚”就不准确。(b)标题中的新闻内容,是报道这家大型企业在改革中采取了综合治理的办法,包括健全制度、严格管理、优化组合、引进人才、加大高新技术投入等,标题只突出这一点,既失偏颇,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也让人不太相信一家大型国企仅靠引进人才,就能起死回生。

表达观点要准确。标题中议论的话语,不论是编辑对新闻的提炼或是借题发挥,还是摘录自新闻本身,都应符合客观事实,符合有关的政策法规、道德及实际情况,不应按编辑自己的好恶来表达情绪,否则产生误导,如:

(a)

××省要求各地政府

努力减轻农民不合理的负担

(b)

为中国人长志气建奇功的一仗

东亚杯国足3∶1大胜韩国

(c)

教你吵吵闹闹 教你使苦肉计 教你使美人计

专业公司教你离婚

(a)标题:既然是不合理的负担,就不只是减轻而是要撤销的问题拔高了,这才符合中央一贯强调的政策。(b)标题:国足打破了多年来的“恐韩症”固然可喜,但把一场球的胜利上升到为国人“长志气建奇功”,太过拔高了,输了又如何?因此标题的引题表达出的观点偏僻。(c)标题尽管是新闻内容的概括,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完全是向坏的方面教唆。报道这种新闻内容的标题应当站稳立场,表现出批评的态度。所谓君子成人之美,而不应去“乘人之危”加剧家庭矛盾,更不要为之张目,替那些朝秦暮楚、勤觅新欢的视婚姻、家庭为儿戏的人出谋划策“指南”,这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更是报纸的社会责任感。

遣词造句要准确。标题中对事实的概括或是显示观点,最终都要靠文字来表达。因而,标题的语言运用要准确,要选用最恰当的文字来表述,不追求语言的花哨,避免华而不实,如:

(a)

少交一瓶饮料钱 “良民”要交保证金

(b)

轰轰 印度火车相吻“叠罗汉”

死53人,伤147人,是否恐怖活动政府已展开调查

(c)

3桌酒席18万

杭州仿宋菜倾倒食客

(d)

深陷金融危机,就业市场萎缩

英国大学生求职四面楚歌

(a)标题中的“良民”一词,大概是为了让读者觉得诙谐有趣,但这里用这个词是错误的。“良民”一词的频繁使用是日本侵华时期,日本侵略者为了在沦陷区进行奴化统治,强行给中国人发“良民证”,表明是臣服于日本侵略者的人,日本兵见了中国老百姓也要先问一句是不是“良民”。因此,这个词蕴含着殖民色彩的标志,或者说它烙有中国年因孱弱被欺凌的历史印记,今天不能用于标题调侃。(b)标题的主题中,将火车相撞造成生灵涂炭的悲剧说成是“相吻”“叠罗汉”,都是极不严肃的,显得报纸没有人文关怀,对人的生死毫不关心;(c)标题的副题中的“倾倒”一词貌似客观,其实不恰当,好像报纸也对这种奢侈浪费的行为默许甚至也“倾倒”,而报纸对此是应批评反对的;(d)标题的“四面楚歌”是贬义词,带有嘲讽之意,一般用来挖苦对手陷入某种困境,用于该国的大学生找工作困难的状况完全不适合。

三、简洁

简洁是新闻写作的特点之一,标题是新闻的高度概括,更应当洗练,将新闻中最精彩、最主要之处简明扼要地揭示出来,读者也能很快地掌握新闻的要旨,有选择性地来阅读新闻,对重要的内容留下印象,诚如王充所言“闻一增以为十,见百益以为千”,由此达到标题“一言理尽,两字穷形”之效果。

简单的事物容易被人很快掌握,而简单本身也是使人感到快适的一个美学特征。人们读报都想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当代报纸卷帙浩繁,许多扩至几十版,每天一二十万字甚至更多,一般读者很难每篇通读,也没有必要都一一读完,读标题是快速掌握阅报的现代观照方式和实现时间最佳利用率的优化途径。读者对标题先浏览一遍,以近乎直觉的感受迅速了解新闻概要,然后凭兴趣确定阅读重点,这是当代人读报的规律。标题越简洁,读者一眼扫视即能把握要旨,便于迅速记忆和理解。比较下面的标题:

(a)

从老虎背上安安稳稳地跳下来方才显出英雄的本色

李学良大刀阔斧搞改革闯市场企业成效显著

安然而下虎背方显英雄本色

李学良大刀阔斧搞改革企业成效显著

(b)

孤寡老人 无子无孙无忧虑

孤寡老人无忧虑

(c)

美国决定将从韩国撤走五千名现役军人

美将从韩撤兵五千

(a)组前面标题的引题,读起来显得有些啰唆,后面标题的引题少了一半字数,表达的意思不变,给人以清爽、明快之感。主题中的“闯市场”也可去掉,因为企业搞改革的本身,主要就是在市场上占的一席之地,“闯市场”自在题中之义。(b)组前面一个标题中的“无子无孙”是多余的,因为前面说的“孤寡老人”已经包含了这样的意思了。(c)组的后一个标题,字数缩减掉一半,同样保留了愿意却更简洁。对一般的读者来讲,在一瞥之下就了解新闻的精髓基本上就够了。如若对此感兴趣,再循此进入消息去详细品味其他内容。

强调新闻标题的简练,虽不像做诗填词那样要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之境界,但努力进行“字去热而意留”的凝文炼字还是可以争取的。从心理学上看,人的眼球转动是移动视线,眼球停止转动才能看清文字,在眼珠不动的情况下,六七个的标题一目了然。标题越长,眼球移动次数越多,阅读越不方便。鉴于新闻涉及内容方面或重要程度不同,不可能每条标题都这么短。但根据实际内容与传播经验,主题一般控制在十个字左右较好,争取体现“增一分则长”的简洁美。标题语言的表达,有的在语法上可以和正文中的表达有所不同,比如常常把修饰语前的“的”或“地”或时态助词“了”的字样省掉,读者也能理解。

标题的简洁也包括通俗易懂。新闻传播包罗万象,涉及许多行业,对那些专业性强的新闻,不仅要用形象的语言报道出来,更需在标题上做必要的说明,读者一眼看得清楚明白。如果在标题上“卡壳”了,表明标题的推销无术,有价值的新闻也可能被埋没。看下面两个标题:

(a)

科研人员经过数年攻关

酒敏反应器试制成功

(b)

司机喝过酒 汽车开不走

酒敏反应器试制成功

(a)标题从科技报道的角度来揭示新闻,专业性强,不免使读者觉得枯燥,对“酒敏反应器”的概念、功能恐怕不太想去深究。(b)标题的引题去掉了专业性,将它社会性统一起来,将这种新产品的作用加以通俗的说明,并显得幽默诙谐,读者一看就明白,特别是司机朋友会将之与自己的生活、利益关联起来,势必产生对新闻阅读的兴趣。

标题简洁的要求是在阅读时没有障碍,瞬间扫视标题即能清楚意会。专业术语和一些方言、生僻字等,在标题上都会成为普通读者的“拦路虎”,令其似懂非懂乃至全然不明。当然,形式为内容服务,衡量标题的简洁并非单纯看字的多少,标题无论怎样简练,总要表达出清晰准确、题文相符的内容。倘若一味为求简,产生歧义甚至害义,或令读者不解,这便不是简洁而是“苟简”、反添累赘。看下面几个标题:

(a)

高人进京不受限制

(b)

张震山八办喜事受人夸

(c)

陈致中将上诉要求传绯闻主角妮可

从字面来看这几个标题字少,但却有歧义。(a)标题中的“高人”是指身材高大还是高级人才或有一技之长的人?这里就不清楚。(b)标题给人带来疑惑:“八办喜事”频觅新欢并不是什么光彩之事,有何值得炫耀夸奖?其实新闻中讲某企业工会主席张震山是个热心人,曾八次热心做“月老”为他人牵线成功和张罗婚庆。(c)对标题主题中“陈致中将上诉”的话,国内不了解台湾政坛前领导人陈水扁政治丑闻的人,无疑会理解为“陈致”“中将”“上诉”,而这个标题正是国内报纸的。其实,“陈致中”才是人的名字,是陈水扁的儿子,正好“中”和“将”相连造成误读“中将”。如果把“将”改为“决定”,“陈致中决定上诉”的意思就清楚了。这几个标题都是要看了新闻才能明白,并不符合简洁明晰的要求。有的标题字数该多的不可随意“简洁”,如十八大召开台湾国民党发来贺电,《人民日报》的标题为:

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电贺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召开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同时复电

这里的主题有27个字,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不能嫌多就缩减为“国民党中央电贺中共十八大会召开”,副题也不能简称为“中共中央同时复电”。虽然这样的表述意思也不会弄错,但还是要用全称以示严肃,并表达国共两党的对等。类似情形,标题字数该多的还是不能少。

四、鲜明

鲜明指的是标题从具有个性特点和立场态度两方面的表现。

第一是表现标题的个性特点。标题应当表现出个性特点,以避免与其他报纸同类新闻的标题雷同。特点就是优势,是事物赖以生存的依据。应该说,被选上的新闻稿件都是有其特点的,其最具有新闻价值的地方往往就是它的个性显示,编辑既然慧眼识珠,就应该在标题将它的特点凸现出来。比较二组标题:

(a)

一个万人大厂搞活致富之路

人才、技术、市场

一个万人大厂搞活致富之路

(b)

中美知识产权磋商达成一致

中美贸易战开火前夕 双方同偃旗息鼓

中美知识产权磋商达成一致

(c)

习近平和德国总理默克尔通话

习近平应约和德国总理默克尔通话

(a)组前面的标题揭示的信息比较笼统概括,而后一个标题中引题,就把这篇新闻的特点,即最有价值的地方彰显出来,读者一下就抓住了新闻的主旨。(b)组标题与前面相似,后一个标题的特点明显,在引题里将这次谈判若失败的危害,最后双方都做了妥协才取得的双赢表现出来了,给读者想象的空间。(c)组的两个标题在揭示信息方面似乎没有什么区别,但后一个标题显然更胜一筹,“应约”就有特点,表示了我方的主动,是对方有求于我方,这就是标题的个性。在今天竞争激烈的新闻市场上,社会又处于相对稳定平和环境中,报纸寻觅到独家新闻的机会总是很少,许多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大家也都要给予关注而避免漏报。此种情况下报纸的标题就显得十分重要。倘若新闻事实大抵相同、标题也彼此雷同,这种同质化就缺乏竞争力。针对同一的新闻内容,标题制作在形式上如从不同角度、修辞等方面独辟蹊径,在同类中“一枝独秀”,标题就具有强于其他报纸标题的吸引力而引起读者的兴趣,在竞争中占有优势。

近年来,许多报纸在努力让标题“鹤立鸡群”,体现出鲜明的个性招徕读者。如在韩日足球世界杯中,卫冕冠军法国队竟然在第一轮的小组赛后就被淘汰,这让许多球迷十分惋惜。面对同一新闻事实,不少报纸的标题“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做得独具个性特色。特举几例:

(a)

悲情席卷法国队

卫冕冠军交白卷 高卢雄鸡铩羽归

(b)

法国队“创造”世界纪录

卫冕冠军一场未赢一球未进

(c)

一个王朝的颠覆 齐达内不姓“奇”

法国队未进一球惨遭淘汰

(a)标题中的“高卢”常被用来代称法国,对法国队一场未赢、一球未进的结果用“交白卷”来形容,以“铩羽归”替代被淘汰,引题更以“悲情”笼罩来表现失败的郁闷,用语独特、恰如其分又颇显趣味十足。(b)标题虽然显得朴素,语不惊人,然而“创造”一词十分贴切而又诙谐。作为赛前被看好的卫冕冠军来说,居然出乎意料地落魄到首轮比赛便结束了使命的境地,不愧是足坛世界杯历史上的“创造”。(c)标题利用扬名于世、被大家誉为“中场发动机”的法国队齐达内的“齐”与“奇”发音相同,给人以谐趣,并表达出对这位中场名将失常的失望之意。

这几个标题,都围绕卫冕冠军法国队惨遭淘汰这一大“冷门”做文章,让人产生遐想。其新闻事实都是一样的,然而它们的标题又都各显特色,令人玩味再三。在新闻的同质化势态大有加剧的情形下,这种追求标题的独特个性的做法,值得大力倡导。

第二是表现标题的立场态度。报纸反映客观世界的变动并不是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常常融会了报纸的喜怒哀乐情感。也正是由于人的主观意愿的参与,新闻报道成为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推动因素。春江水暖鸭先知,编辑首先被新闻事实所感动,不可遏制地将自己的智慧、才情和审美评价充分外化,制作出充满感情的标题去征服读者。特别是对一些重大事件,版面编辑们无不用殚思竭虑、提炼出生动形象的文字对新闻或进行描绘、或予以抒情、或展开评论先声夺人,以满腔的热忱去打动读者。读者受此感染爱屋及乌,也情不自禁地深入到新闻的内容去细细品味、体验。诚如清代诗人袁牧所言:“作者情生文,读者文生情”,如下面几个标题:

(a)

南京大学110周年校庆果真“序长不序爵”

大会没设主席台 耄耋校友坐前排

(b)

铁的见证 血的教训

永安市挖出一颗日军燃烧弹

(c)

习近平在“2013亚洲博鳌论坛”上指出

不能为了一己之私把地区乃至世界局势搅乱

这几个标题都表现出报纸对新闻的立场态度,(a)标题中引题的“果真”一词,表达出报纸对南京大学校庆不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而尊重校友特别是年长校友的做法的由衷赞赏。(b)标题的引题态度鲜明地表达出主题的意义,既表明了日军侵华的历史不容否认,也说明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给人以启示教育。(c)标题从习近平涉及多方面的讲话中,挑选出其中的一句话在标题上突出,表明了中国政府对近期朝核危机越演越烈、东北亚战事一触即发的严峻局势的立场,这对相关的朝韩美日都不啻是一种警告。

标题对真善美的赞誉溢于言表,对假丑恶的否定流露笔端,一如杜甫“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的爱憎好恶,对读者有着引导作用。需注意的是,标题的立场态度表达应有分寸,适可而止而不可得意忘形。“逸词过壮,则与事相违;辨言过理,则与义相失;丽靡过美,则于情相背。”[3]如《为中华民族长志气建奇功的一仗 中国足球队3∶0大胜科威特》这个标题,将一场球赛的输赢看得如此之重,提到是否为中华民族长志气建奇功的高度就不恰当,赢了就是“长志气建奇功”,输了又如何?因此,标题的情感宣泄要有相应的理智控导,信马由缰有如泛滥的洪水毁坏理性大堤,会带来消极作用。而像前述的《3桌酒席18万 杭州仿宋菜倾倒食客》这类站错立场的标题,就更不妥了。

五、标题与文体

消息和通讯、评论都是新闻大家族的成员,都有其共同点但又有各自的特点。制作标题时应注意它们的文体区别。首先,标题都是消息和通讯、评论的“眼睛”,基本句子完整、合符语法、逻辑,这些都是它们的“异中之同”的共性。其次,标题是从新闻所派生出的,内容决定形式,标题与消息和通讯、评论的文体特点是紧密相关的,表述都各有特点,这是它们的“同中之异”,特别是消息和通讯两者文体相近都是交代事实,但各自又有不同,应注意它们在标题上的一些区别。

(一)新闻体裁标题的特点

1.消息标题的特点

首先,消息的标题要揭示出新闻主要的或精彩的内容,以新闻中具体事实为内容来命题,而且必须至少具备足以把主要事实表达清楚的“谁”“什么”两个新闻要素,能给读者明确概念的确定性。在时态上,消息的标题对事实的表示要呈现一种动态,报告发生了或正在发生、将要发生的什么事。

其次,消息标题的结构相对复杂些,可以是只有主题的单一型标题,也可以是既有主题、又有辅题的复合型标题。重要的消息或有趣的新闻标题,常常是主题和辅助题配合使用。一条消息如果引题、主题、副题都出现,其分工通常是引题主虚,主题是最重要事实,副题则进一步交代次要事实。复合型标题可以由引题、主题、副题组成,也可以由引题、主题或主题、副题组成。

此外,消息的复合型标题是一个整体,应正确体现出语意的连接与转换,保持语意上的连贯性。并且,主辅题之间存在着一脉相承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目的与手段的关系、虚与实的关系等,不能出现逻辑紊乱。如果整个由主题、引题、副题三者构成,引题如同 “先头部队”“先锋军”,主题恰似“正规部队”“主力军”,副题好比“后勤部门”“大后方”,它们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引题、主题、副题俱全的标题具有显性的威力,版面上并不经常出现,一般用于信息重要或比较复杂的新闻,若随便一篇消息动辄采用,等于“牛刀割鸡,舒戟采葵,铁钺裁箸,盆盎酌卮,大小失宜”[4],用得频繁,反而减弱了它应有的影响力。

消息又有分动态性消息、经验性消息、综合性消息、公告性消息、述评性消息、特写性消息等,这些不同种类的消息的标题,也都各有自己的特点,下面将较详细谈及。

2.通讯标题的特点

通讯比较详细地报道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以细致的描述、生动的形象和曲折的情节来吸引读者。与消息的标题不同,通讯的标题比较自由,常由主题和副题构成,主题多为虚题,概括描写新闻的某一亮点或特征,挖掘新闻深处的思想,用语讲究文采、生动形象,副题多为实题,点出新闻的主体如人物、事件、名称等因素。

对新闻事实的表达通讯标题既可有确定性,也可不具有确定性。虽然也涉及某些事实,一般不强求具备必要的新闻要素。因为有的通讯情节跌宕,为吸引读者标题可以设置悬念,显得扑朔迷离,这种不确定性恰恰具有引人探究的魅力。通讯标题可表示动态,也可表示静态,通常情况下呈现的是一种静态,其样式常有“的”字结构般的“×××的×××”,或“×××是×××”、“×××和×××”、“为了×××”、“从×××到×××”、“×××……”“×××——×××”、“记……”、“……访谈”、“……纪行(巡礼)”等格式,这是多年的编辑实践所总结的经验。通讯式样众多,有人物通讯、事件通讯、问题通讯、旅游通讯、风貌通讯、工作经验、调查报告、访问记、小故事、特写、札记、散记等,它们都各有特点,下面有较详细的介绍。

3.评论标题的特点

评论是报纸上常用的体裁,不同规格的评论表现出不同的重要性,有社论、特约评论、署名评论、短评、杂议、小言论等式样,当下的报纸还注重转载来自网民微博的意见要求、呼声愿望,不少报纸每天辟有专栏来反映,它们都是作者意见的直接陈述、事理的剖析表白,对现实社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报纸对一些重大问题、重大事件发表的评论,具有鲜明的针对性、政策性和指导性。

新闻评论的标题侧重于表达言论的中心主题,发掘出论题的道理。其遣词用语强调清晰、准确、凝练、严肃,讲究逻辑性。标题大多直接标出论点,或者就论题提出设问、反问,或者把正反两方面的论点都标出来,给人较鲜明、强烈的鼓动性、启发性。现今报纸上新闻性的杂文十分活跃,其针砭时弊、嬉笑怒骂,挥洒自如的内容与写作,受到读者青睐。杂文的标题在于抓住所评事实的要害,或点到为止,或赋予新意,或旁征博引,或幽默诙谐,或含蓄隐晦,其表述比较自由。由于不专门涉及言论编辑及其标题制作,这里仅简单提及。

(二)标题与新闻报道文体的关系

这里的新闻报道文体指的是消息和通讯。报纸上常见的新闻文体种类丰富多彩,各种新闻文体都有自己的写作特点,而各类不同新闻文体的特点在标题上也应体现出来,让受众一望迅即了解这是何种类型的新闻,这在制作标题时也需考虑。这里有两点强调:首先,不论什么样的新闻文体,它首先从属于新闻这个大家族,新闻标题都要有具体、准确、简洁等特点,这是它们的共性;第二,各类新闻文体都有其自身的个性特色,也应尽量在标题中表现出这种文体特点来,即它是“这一个”的新闻标题,这是它们的个性。

1.消息类标题

消息是最常见的新闻体裁,主要是简明扼要地报道新闻事实。在消息这种新闻形式中根据内容又可细分出各种类别,在标题上也应显示出它们各自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动态性消息:这类消息是最普遍的,通常是直接报道事实的发生及其发展变化。在标题上要有“什么人”“什么事”的要素(视需要还可标出“什么时间”或原因或结果等),就有动态性的特点,如《李克强总理启程访问印度巴基斯坦》。

综合性消息:新闻的特点是报道范围广或声势大的现象,集中于“面”上情况的反映,标题上也应表现出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来,如《国际舆论高度关注十八大》。

经验性消息:新闻的特点是报道某地或某事的新经验、新方法、新创造,给人以借鉴或启示,发挥新闻指导性作用。在标题上,一般径直把新闻中讲的经验提炼出来,如《抓科技 引人才 重革新(引题) 杭州丝绸厂海外拓展强劲(主题)》。

述评性消息:新闻的特点是一边报道消息一边加上评论的“夹叙夹议”,有时评论还占较多的部分。在标题上也需突出评论,给受众以影响,如《进馆读者日均过万 城乡处处能借能还 深圳图书馆缘何“全球最繁忙”》。

公告性消息:这类消息一般来自政府部门的公告、通知、规章、文件或领导人的重要谈话,显得权威庄重。在标题上也应表现严肃认真、不容置疑的特色,无需追求其生动性,经常直接标出公告名称,如《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发布》。

2.通讯类标题

通讯是除消息外另一常见的新闻体裁,比较详细地报道事件的发生和变化,或是人物的成长经历的过程。通讯写作比较自由,在标题上,也尽可能地标出各类通讯文体的特色。

人物通讯:较详细地表现各种人物,包括先进人物、平常百姓或反面对象的人生经历或某时期的工作生活片段。在标题上通常概括出这个人物某种行为、精神、状态、品质等,如《一片冰心在玉壶——记张国江县长廉政为民的事迹》。

人物专访:与人物通讯有些类似,但在写作上与之有所不同,专访通常包含三个特定的因素:在特定的时期就特定的问题访问特定的人物。具体写作中也需出现三个要素,即访问时的环境、“我”的第一人称、记者与被访者的对话。在标题上,应标出“访”字来体现出人物专访的特点,以和人物通讯的标题相区别,如《笑得有理 笑在正路上——访全国政协委员姜昆》,表明是某时间去采访的内容。而《笑得有理 笑在正路上——记全国政协委员姜昆》,那就表明文中反映的是某种事迹或经历。因此,从标题中的“记”与“访”的不同,也让人一眼看出是人物通讯还是人物专访。有的报纸对此混淆,明明是人物通讯,标题却用了“访……”,而人物访问记,却在标题中用了“记……”。造成这种错位,是标题制作者忽略了人物通讯和人物专访这两种文体不同的特点。

新闻故事:内容的故事性强,有头有尾,叙事娓娓道来常常具有戏剧感。在标题上,通常直接标出故事的性质或特点,如《量足服务好——瓜农严守家卖西瓜的故事》。

事件通讯:比较详细地表现发生的某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往往总结出某些教训。在标题上,应尽量标出事情性质的特点,如《3元营养餐,为何变成一小片面包?》。

问题通讯:主要是揭露某种带普遍性的问题或矛盾,引起社会的关注,共同来解决。在标题,要把问题或矛盾明确地提出来,如《清理违规占用住房、清理“小金库”——黑龙江边学边查边改》。

工作通讯:一般是探讨或介绍某种工作的经验,提供给相关的地区、部门或行业借鉴。在标题上,一般直接突出有什么经验,给人以思考,如《创新模式,节俭办会 南京让亚青更精》。

风貌通讯:主要反映某个地区发展变化的新面貌,或是表现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一些旅游通讯也属此类。在标题上,重点是突出这种新的变化,或是标出带有地域特色的名称,如《今日大寨》、《夜访环溪看治污》、《泸沽湖的变迁》等。

特写:被称为是新闻的高级文体,是通讯体裁中的佼佼者。它聚焦事物横断面的一两个新闻要素,将之放大精雕细刻、浓墨重彩地描写详细,给人的感染力强,印象深刻。在标题上,抓住特写中的聚焦点突出这种文体的特色,如《挥手之间》、《一记漂亮的“世界波”》、《跨越之时》。需注意的是,特写的标题和写一件事情过程的标题不同,如《一场冠军争夺战》,这是反映“一场”比赛过程的通讯标题,而特写标题是表现比赛中的某个片段,应避免将两者混淆。

通讯的写作手法灵活多样,其标题的制作也可不拘一格,一些通讯文体的标题往往也形成了某些固定的格式。除前面提到的诸如“的”字结构等形式外,常见的还有如《××侧记》、《××巡礼》、《××见闻》、《××纪行》、《××手记》、《××札记》、《××素描》、《在××家做客》,等等。目前,随着新闻写作的发展,消息和通讯的界限也被打破,写作中往往将两者结合起来。在标题制作时应从大处着眼,不必随时都要把两者区别开来。只要让读者在阅读标题的瞬间,了解新闻的真实而准确的主要信息,标题就八九不离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