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几点注意事项(1 / 1)

报纸编辑学 邓利平 2574 字 27天前

一、修改稿件步骤

编辑修改稿件一般是“三部曲”程序。

首先是审读分析。审读是修改稿件的前提,只有在了解稿件的主题、材料、结构、语言等基础上,才便于分析稿件的优劣得失,分清主要事实、次要事实、背景材料、议论说明、什么是重要的多余的、哪里该缩减或补充等,一些内容复杂的长稿尤应认真多看两遍,这样才会对稿件有清楚的认识。审读分析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析越仔细认识越完整,下一步修改就越顺利。如果在未认真审读分析稿件的情况下匆忙修改,会事倍功半甚至越改越糟。

其次是着手修改。在审读分析后对稿件的修改就会心中有数了,接下来是设计修改方案,决定用什么方法进行修改。在电脑在修改稿件最好先备份,进行缩减时应事先考虑好,因为内容删掉后到后来想保留某些被删的部分就很麻烦。对结构和材料作较大变动的修改,最好先打印出一份原稿放在一旁对照,即便改错了要推倒重来,也便于依照改写思路另外重写。如果是在纸质文本上修改,应采用标准校对符号(见后附),用不同于原稿字迹颜色的墨水,以便容易区别勘正或删削、补充,若修改太多最好重抄一遍,以方便电脑录入员操作。

最后是检查复读。稿件修改完后要从头到尾仔细阅读一遍,检查修改是否恰当、符合准确、新鲜、生动的要求,重要的稿件还要多看两遍。一方面通过检查可以发现修改后是否遗下如衔接不紧、缺词落字、标点不妥等差错,及时地勘正。另一方面检查时往往发现个别地方可能还可以改得更好,也能马上再行修改,精益求精。鲁迅就重视修改后的检查,说“我做完之后,总要看两遍,自己觉得拗口时,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它读得顺口”[16]。这个“顺口”就是对稿件修改的高要求,鲁迅这种精神很值得编辑学习。

新闻稿件主要是编辑修改,对那些改动不是很大很难,特别是发稿时间紧迫的稿件都是编辑动手,比较快捷不耽误报纸出版。有的稿件中涉及专业性或理论性强的方面,可以请有关专家把关。也有个别稿件是编辑提出意见请作者斟酌修改,这种方式可以使编辑和作者交流互动。编辑的意见可以启发作者思路,作者根据掌握的材料可能会有新的补充,增加稿件的内涵。当然编辑的意见都未必恰当,作者了解实际情况多,可能会有充足的理由证明编辑的意见不妥,通过交流也能给编辑以启发,共同提出修改意见。通常对一些时间不很紧迫,又需作较大修改或需补充采访的稿件,往往就采用这种方式对稿件进行修改。

二、修改稿件注意的几点问题

1.整体着眼

从整体出发才能把握全局,居高临下提纲挈领,分清稿件中的主次及与主题相关和无关的内容,从而运筹帷幄合理安排材料,更好地表现主题。正如刘熙载所说:“主脑既得,则须制动以静,制烦以简,一线到底,百变而不离其宗。”[17]局部地方经营的再好,如果脱离了整体,与主题无关也要忍痛割爱。拘泥于细节无疑捡芝麻丢西瓜,不仅会削弱稿件的价值,往往还会歪曲原意。

2.形式服从于内容

虽然形式对内容有能动性,可以起到增强或削弱内容的作用,但在内容与形式这一对矛盾中,内容是主要矛盾,形式始终是依附于内容、为内容服务,“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稿件修改务必时时抓住内容这条主线,运用的各种方法如大到变换体裁改变角度,小到遣词造句勘正标点,都是为了更好地表现新闻内容。过分雕琢形式、追求辞藻的华丽是舍本逐末不足取,正如古人之训那样:“翠纶桂饵,反所以失鱼。”[18]

3.尊重事实与风格

记者比编辑更了解实际情况,掌握事实的真相,其新闻报道通常是在采访了一定的人和事,获得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写成的。编辑要尊重稿件所写的事实,对某些地方表示怀疑,可以运用分析法或核对法、调查法去勘正,不能任意改变事实,不能以“事实生动”、“形象高大”为借口增添情节拔高,那样会造成新闻失实。

作者的写作风格编辑也应尊重。各人都有自己的写作思路、表现手法。有的谨严有的疏放,有的简约有的繁丰,有的刚健有的柔婉,有的雄浑有的清丽,有的高亢有的悠扬,有的宛如大江东去有的恰似小桥流水,等等,编辑不要强求一致。这对作者本人来讲能促进他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从社会效果来讲,能满足不同读者的多方面需求。“人各有好尚,……咸池六茎之发,众人所其乐,而墨翟有非之论,岂可同哉!”[19]不同职业、文化、兴趣、爱好的读者,不会都喜欢千篇一律、雷同化的报道手法的。马克思就赞成写作风格的多样性,他曾经用玫瑰花和紫罗兰花香味的不同来说明风格的各异,并痛斥那种强求一律的做法:“给检察官指定一种脾气和作家指定一种风格一样,都是错误的。”[20]报纸是各种写作风格争相媲美的百花园,只允许一种风格,即使是一种好的风格也只是一花独放,使人感到单调、乏味,这与现实生活的丰富性也不相适应。`

4.避免后生错误

原稿存在错误叫原生错误,而后生错误,是指原稿有错误编辑修改时改得不正确,以错改错,或者是原稿没有错误而是编辑改错了。编辑对稿件的修改主要在于消除原生错误,防止后生错误。产生后生错误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主观随意。常见的是为片面追求新闻的生动,“合理想象”地添枝加叶。如一篇对已牺牲的英雄人物的报道,编辑觉得人物形象不够高大,为了突出人物精神,便给英雄牺牲前的瞬间加上一点心理活动或豪言壮语,而这样的拔高渲染的内容,是超越采访的。再有是缺乏某些知识而主观性地修改。编辑对稿件中的某些地方有疑问,自己对此又不熟悉,往往便想当然地根据自己的一些知识或经验来盲目修改。如一篇稿件中有这么一句话:

南京经历过九朝古都的洗礼,积淀下今天特殊而厚实的南京文化。

编辑沿用过去的说法将“九朝”改为“六朝”,这便错了。南京为六朝古都的说法是指它做过吴、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宋、齐、梁、陈的首都,过去的史书上这样记载,古人便沿用了。但后来又有南唐、明初及太平天国将南京作为都城(“中华民国”是现代),因此今天说南京是九朝古都更为恰当。其实,修改各种内容的稿件,编辑不一定对所写的事都完全懂得,有的地方只要查阅有关资料或向专家请教,便可避免类似错误。

第二,粗心大意。编辑修改稿件时比较马虎注意力不集中,如汉字中有不少看上去十分相似的字,像“土”与“士”;“沁”与“泌”;“管”与“菅”;“毫”与“亳”;“赝”与“膺”;“麻”与“庥”;“颗与“棵””等,往往没注意分辨就可能将原来正确的改错了。写作时间和见报时间、地点的关系,不认真也容易出现错误。如原准备某天刊发的稿件,原稿上的日期是对的,但因某种原因未及时刊用,过一段时间又要刊登时,编辑未认真核实按大致时间计算修改日期,这也有可能出错。

5.倡导规范语和新生语

报纸是大众传播工具,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的人都在上面交流情况。报纸为起到这种桥梁作用,负有倡导社会规范语言的职责,以便大家的交流没有障碍。编辑要以现代汉语为行文标准,并大力推广普通话语言,把稿件中生僻难懂的语言改为现代汉语和普通话。当然,新闻报道并不完全排斥地方话,在某些特定的情节中适当采用生动活泼的地方话,也有利于增强现场感,但要有节制。报纸还应随时注意使用有益的新生语。所谓有益的新生语,即现实中新出现的健康的流行语,在当前的社会交往中使用频繁并能恰当地达意。作为记录和交流当代社会新变化的报纸,在传播新闻信息中有义务选用那些有益的流行语,使之普及领时代语言风气之先。不过编辑在这方面要注意把关,避免那些任意生造、只在特定人群中使用而不为多数人所理解的话出现在报纸上,以免造成社会用语的混乱。正如老舍所说:“语言的创造不是标奇立异,令人感到高深莫测,越读越糊涂,而是要在大家都能明白的语言中出奇制胜,既使人看得懂,又使人喜爱。”[21]

6.修改通讯社稿特点

通讯社播发的稿件都是经其编辑修改过的,质量较高有保证。报纸编辑采用通讯社的电讯稿,如果是全文采用没有修改,一般在前面加电头“××社×地×月×日电”。如果不是全文采用而经报纸编辑修改过的,电头前面要加一个“据”字,如“据××社×地×月×日电”,或在文末注明“据××社”。修改中要注意的是,只可缩减不可增补,以示职责分明,表明本报作了某些删节,由此造成的差错由本报负责。如果将通讯社稿件作了体裁或结构等变换,要注明“据××社改写”字样,同样表示出错自己负责,并且改写中也不能增补材料。转载其他媒体的稿件如需作某种修改,也是采取同样的方式处理。

三、善用校对符号

校对符号是在长期的报刊书籍出版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稿件从写作到编辑结束,有或删节、增补,或调换、挪动,或分段、或合并等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有公认确定的符号来表明,以便接受者清楚地会意,校对符号便应运而生。其原本用于编辑和校对人员以及排版工人之间所用的“联络语言”,但实际运用范围已经扩大。作者与编辑之间,以至日常书面语交往中都可用来交换意见。过去人工修改稿件编辑运用校对符号频繁,现在电脑普及,打印稿通常行距字距较窄,在中间修改显得杂乱不清,用校对符号来表示显得比较清楚规范,也便于后续计算机录入人员操作。

校对符号也可称为改样符号,它与文字、标点符号一样是信息的代码和载体。与文字与标点不同的是,它所代表的不是所传播的信息内容本身,而是表达信息内容改动的符号,它对纸质媒体出版是必不可少的,校样上都要运用标准校对符号,以保证信息的准确传递,所以有国家制定通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校对符号及其用法》(本书后附)。

正确使用校对符号,是防止信息传递出错的必要手段。过去校对符号能方便排字工人捡字和改样,不致延误时间,现在同样能够加快计算机录入、改样、排版速度。使用校对符号的具体要求主要有:符合规范,即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校对符号及其用法》,不要生造,以免引起混乱;勾画分明,稿中的错误用引线从行间画出,拉到页边空白处改正,不要在文中径改,并且符号不要沾及上下左右不需改动的文字和标点;清晰易辨,根据不同的校次采用不同色笔改样,以示区别,在引线与引线之间避免重叠交叉,如难以避免要用不同色笔区分开来。常用的校对符号有改正、删除、增补、对调、转移、接排、保留、另起段等,这几种在编辑日常手工修改稿件中也运用。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卷,52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2] 庄志民:《审美心理奥秘》,113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3] 《巴甫洛夫选集》,32页,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

[4] 《网友集体吐槽万能官腔》,载《南京晨报》,2013-01-12。

[5] (清)纪昀:《文心雕龙评》,见于忠善编选:《历代文人论文学》,22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5。

[6] (清)钱大昕:《与友人书》,见于忠善编选:《历代文人论文学》,214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5。

[7] (金)王若虚:《滹南诗话》。

[8] (唐)杜牧:《樊川集·赠别》。

[9] 《列宁选集》,4卷,21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 1984年8月26日、27日,《光明日报》连续发表《南博院长姚迁以权谋私侵占科研人员学术成果》、《姚迁在执行知识分子政策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等三篇报道,并配发评论员文章《知识分子的智力成果不容侵占》。在媒介和公众舆论的压迫下,姚迁自缢身亡。后经中纪委调查,确认报道“严重失实”,“轻率地横加罪名,无限上纲,致使姚迁同志含冤去世”。《光明日报》因此被通报批评,有关责任人受到查处。

[11]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熔裁》。

[12]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

[13] 艾丰:《新闻采访方法论》,86页,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9。

[14] (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载于忠善编选:《历代文人论文学》,99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5。

[1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卷,8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6] 《鲁迅全集》,5卷,108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17] (清)刘熙载:《艺概》。

[18]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情采》。

[19] (三国)曹植:《与杨德祖书》,见于忠善编选:《历代文人论文学》,24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5。

[20] 《评普鲁士报刊的最新的检查令》,见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马克思恩格斯论新闻》,18页,北京,新华出版社,1985。

[21] 《老舍与推广普通话》,载《人民日报》,1999-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