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稿件前提是新闻真实(1 / 1)

报纸编辑学 邓利平 3148 字 27天前

一、新闻必须完全真实

(一)真实是新闻的灵魂

真实性独立于人的主观之外,具有不依存于人的意识、意志的客观必然性,是客观事物及其自身的变化、发展规律。科学家以毕生精力进行苦心探究的,就是追求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在卷帙浩繁的著作中所阐发的,也正是对这种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

新闻是现实的直接再现,它体现在所报道内容的真实之中。真实是新闻的灵魂所在,失实或弄虚作假不只是引起受众的反感,还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新闻传播的诞生就是在满足人们对真实信息需求之上的。欧洲手抄新闻中的商情、船期信息是真实的,才会有人购买,近代新闻事业才因此发展起来。新闻从文学中独立出来,就在于内容真实而不是虚构,如果与文艺混同就不可能有新闻这一学科。新闻事业的使命是跟踪反映复杂变幻的现实社会,将事物的运动发展作淋漓尽致的“同构传播”,以让偏于社会一寓的个体乃至群体突破原有的束缚,放眼到浩瀚的宇宙中去,广人之视听,新人之知识,及时了解周围环境的各种变迁,面对新情况重新认识现实世界,规划下一步蓝图,去追求与创造理想的目标。

新闻在社会中的功能都是建立在真实之上的。如对社会的认识作用来说,新闻只有真实地报道才能让人正确地认识世界,更好地创造美好的未来。新闻的真实要求不能出现虚构。原苏联名记者波列夫曾采写过一位模范人物通讯,报纸刊出后,同事们常常开这位模范的玩笑“梳梳头吧”!弄得他哭笑不得。原来,通讯中有他脱下帽子对着镜子梳头发的情节,而他本人却是个秃头,头发从何梳起?波列夫想当然地给人物添上这样一个生活细节,结果弄成一个笑话。可见,新闻的真实来不得想象虚构,否则将损害新闻的声誉,也对被报道者及作者带来不利影响。新闻事业在社会上的地位正是依靠真实的力量,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那样:报纸“应当说真话,因为这是我们的力量所在”,“要向公众作全面介绍,阐明真相,不吹嘘,不胡夸,也绝不散布谣言和传播见不得人的小道消息”。[2]罗曼·罗兰也说过,真实的东西是最美的,它不会使人失望,只能使人对未来充满信心。新闻只有真实才能感染人、征服人,如同眼里容不下沙子一样不容玷污。掩盖真相或编造的假新闻,即使能使骗人一时,真相大白后必为人唾弃,中外新闻史上都不乏这样的例子。“客里空”之所以成为过街老鼠受到新闻界的批判,原因也正在于此。“大跃进”时期,水稻亩产都是七八百斤,为了“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报纸不惜违背新闻的真实性“放卫星”,夸大成亩产几千斤甚至上万斤(图3-1),这种奇闻已沦为新闻史上的一段耻辱。

图3-1 大跃进时期的虚假宣传

(二)新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不同

新闻和艺术都强调真实性,但二者在形态上大相径庭有着本质差别。

两者的真实性基础不同。艺术反映现实是间接的,对社会生活采用以貌取神手段,“艺术的真实非即历史上的真实……创作可以缀合、抒写,只要逼真,不必实有其事也。”[3]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把生活的真实当做跳板将虚构典型化。据一点儿事因便可天马行空,任意展开想象的翅膀,其塑造的形象有其说而未必有其实,只是集中理想地表现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新闻的真实是其生命,新闻事业自诞生起使命就是实录客观事物的变化发展。新闻所叙述的人物、事件,原因、结果、时间、地点,包括每一个细节都可查可访,经得起严格的检验完全可信。新闻再现事实即生活的真实,决不能因某个细小环节的疏忽而让受众认为“有假”。如果报道脱离这种真实性去想象或虚构,哪怕是极其细微的一点,也会动摇受众的信任感。有篇新闻报道一位身怀六甲的孕妇下河抢救落水者,事迹本身感人。由于新闻中将她“下河”写成“跳河”,一字之差就受到知情者质询,也影响到主人公形象,带来不必要的烦恼。

两者的典型和形式不同。艺术典型是把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素材提炼、概括、集中,使之成为具有高度典型性的形象,正如鲁迅所说的那样:“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说的缘由,但决不会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选,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见为止。人物模特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4]以此来反映生活的某些本质。艺术典型塑造特别强调想象和虚构的作用,可以如李白夸张“燕山雪花大如席”、“白发三千丈”,创造比实际生活更高的艺术形象。新闻报道的典型不同,是直接反映出事物的个性和变化过程,原样描摹对社会、人生的认识态度。新闻排除任何虚构,它反映出的是生活原样,提炼和概括材料,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典型对现实的指导性。

两者的感染效应不同。艺术欣赏的心理感受过程比较复杂,牵动读者的情感主要是通过对作品的观照进入审美,或唤起遥远的记忆,或引发消逝的思绪。在此过程中读者只是与艺术形象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和体验,达到主客体间的心理和谐。而新闻要简单些,它所表现的人和事具有直观性,读者直接地感受到新闻本身的真善美,具有最真切的感受。如读完一篇小说,读者可能会为其中的某些情节、人物激动起来,但同时也会意识到这些只是作家的集中虚构,除了赞叹作家巧妙的编造外,难以对其中虚构的人物、事件本身表示出真切关注的情感。新闻的典型是活生生素材,是体现时代精神、激动人心的事实,读者对新闻中的真人真事深信不疑,产生自然而然的亲切感、信任感,并可以直接交流或学习。如雷锋、焦裕禄等经媒体广泛报道的新闻人物,一直是人们敬重学习的榜样。

(三)新闻失实的危害

由于受众对新闻的信任是建立在对真实信息的追求上的,新闻一旦失实,会造成受众的心理变异,心理结构失调。多次失实必然破坏受众对新闻所持有的相信心态,导致对新闻媒体态度冷淡,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即便到后来报道的事实千真万确也不易被人所接受,人们从小就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狼来了”,就是讲的这个道理。新闻信息的失实,严重者甚至会难以想象的亡国后果,这并非危言耸听是有案可稽的。战国时期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向各路诸侯谎报重大军情,最终就闹了个自己身首异处、国家也被灭亡的悲剧。

即便在当代,新闻失实的例子也屡见不鲜,造成不良的后果。如2013年7月中旬,香港有媒体报道,深圳药厂生产的“银翘维C”感冒药不含有效药物成分,并有其他有毒物质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国内一些媒体也迅速跟进报道。“银翘维C”感冒药是普通百姓最常备的药品,大家闻此消息引起强烈反响,一时间舆论哗然,国内药店、医院纷纷将此药下架,有关上市公司也立刻受挫。随后两天,深圳卫生医药部门称,经检测该药品完全合格,香港有关药检机构也出来说明,送检的药片没有正规厂家,应属“三无”或假冒的药品。这样,一场风波才平息下来。事情虽然澄清了,可新闻报道的失实带给有关药品厂家的损失、民众的担忧已经造成。类似失实的新闻还有两年前的“农夫山泉有毒事件”、“亨氏婴儿米粉含非法转基因事件”等,都是因不实的新闻报道闹得舆论沸沸扬扬,给社会稳定造成消极影响。

如果说上述的新闻失实带来的危害程度有限,并在真相大白后又趋于平静,而一些新闻严重不实者,还会影响到造成国家政权安危的灾难性后果。如进入新世纪初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就与美国及西方媒体大肆渲染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严重威胁中东及世界地区”的报道相关。西方不明真相的民众在媒体这种不断报道、渲染的舆论煽动下,大多数人支持美国为首的联军入侵伊拉克,导致了伊拉克政权很快被颠覆。事后查明,伊拉克根本就没有媒体所说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可一个好端端的国家已经被战火摧残,十年过去伊拉克至今局势不稳,恐怖爆炸不断,教派冲突频发,民众生活艰难。虽然,后来美国媒体和民众反思伊拉克战争的错误,可造成的危害已无法挽回了。

新闻失实将造成受众的逆反心理后果,这种心理定势,会使人对新闻从期待的状态,导向冷淡的情绪对新闻予以排斥,或者是以一种与新闻报道事实相悖的心理去看待新闻,得出与新闻主旨截然相反的看法,正所谓《红楼梦》中的一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中这种新闻传播现象非常突出,新闻报道说哪个地方经济发展得如何好,有心人则认为那个地方反而是经济处于困难之中,这种情形在今天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二、稿件失实考察

编辑选择稿件应善于察疑,寻找稿件中的失实因素。除了要看新闻“五要素”是否俱全,还要看新闻的发生是否符合客观事实本身的逻辑发展,即分析稿件中是否有不真实之处。显性的不真实容易被发现,隐性的不真实需要仔细考察,主要可从以下几点去分析。

图3-2 杭州市余杭区组织沙滩公园绿化景观优化工程移交

第一,稿件内容是移花接木。稿件中的事实可能存在,但它是不同的人或不同的单位、地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做出的,而稿件把它集中拼凑在一个人或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上面。如新闻报道某濒临破产企业的起死回生后兴旺发达,全是在讲由于某一个人的行为活动所致,将其他所有人做出的贡献,都集中到了一个人的头上,这样的稿件内容就是拼凑出的。现在通过电脑剪贴方便,有的人便用“PS”的方法,移花接木地搞出新闻照片来,如一家媒体报道的题为《杭州市余杭区组织沙滩公园绿化景观优化工程移交》照片便是(见图3-2)。读者仔细看会发现,照片中左边的人的脚没有靠地,是悬在空中的(右边两人也可看出)。这类不实的照片,被读者戏称为“悬浮照”。

第二,稿件内容是表面现象:稿件中提到的事实或结论可能存在,但只是个别的表面现象,甚至是一种假象,并不能代表事物的本质。就是说,某种事物的现象与本质并不一致。如有篇稿件报道某位明星谦虚地婉拒某一奖项,赞其品格高尚。其实是这位明星已得知化将获得名声比这个奖项更高级、更显赫的奖励,于是不要这个“小奖”,顺水推舟地让给别人,与其品格没有关联。再看下面某报上的一篇稿件。

图3-3 老师边打吊针边上课给学生讲解

“最牛老师”打着点滴上课

本报讯 昨日,记者在邳州论坛“百姓杂谈”上看到一组令人震撼的照片:一位老师在课堂上,一边打着吊针,一边在给学生讲课。该老师因此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老师”。帖子是11月26日发表的,截至昨天,已有数百位网友跟帖,该老师一下子成了“网络红人”。

从照片上看,这是一位数学老师,他在黑板前讲解习题,左手上正打着点滴,药瓶挂在黑板上沿的一颗钉子上,讲台上还放着一个盐水瓶。学生们正抬头听讲。这组照片最初被发布在邳州论坛上,标题为“邳州最牛的教师”,随后这组照片被网友多处转载,照片中的这位老师也一下子成为大家热议赞赏的人物(见图3-3)。

稿件的主题是表扬这位老师“最牛”,只看到了老师带病坚持工作,这种精神虽不错,却没有想到老师这样有病本身精神状态不佳,注意力会不集中,讲解是否会出错而“误人子弟”?况且,老师染病还给学生上课,是否会给班上的学生造成传染、造成更大的危害?再从另一方面看,老师有病不让休息而带病上岗,是否表明这家学校有管理不善的问题,为什么不调换一下课让老师病好后再补课(如果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来看,这位老师明知有病还要这样来上课,是否有沽名钓誉的“作秀”之嫌呢)?因此,稿件中反映的事实是不值得提倡甚至赞赏的。稿件选自网络,网友看到的只是一种假象,报纸编辑考虑问题应更全面,还要看事情的本质而把好关。

第三,稿件内容只是孤证。稿件是想反映全局情况的主题,但其中援引的例证只是孤立的局部情形,缺乏普遍的代表性。只根据个别的事例就得出整体都如此的结论,真实性就值得怀疑。如报道某省的春节期间游客如云,全省各旅游城市普遍比往年同期大幅度增加。但稿件中只以该省的一个城市为例,没有其他一些地区的数据情况。那么,稿件中以孤证来说明“全省”、以局部替代整体,就缺乏真实性。

图3-4 稿件的偏颇

第四,稿件内容显得偏颇。稿件的偏颇表现主要有点,一是稿件在表现事物的因果关系时,无视形成某种结果的多种原因,抹杀事物发展中其他因素的作用,片面地夸大其中一种因素。如某个地区的发展变化的新面貌,是由于实行了制度建设、决策科学、领导垂范、机构精简、人引进才等综合治理的方法取得的,而稿件中只突出了其中某一点因素的作用,其他避而不谈。另一种情况是确实发生过某起事实,但稿件只顾及了事实的一端而忽视了另一端,个别事实虽然真实,不是整体真实。如某报突出的一篇《老鼠吃转基因玉米长肿瘤》报道,就是偏颇不实(见图3-4)。文中内容只是一位法国人做的一次实验,但这种实验没有得到世界主流科学家的认可,因为它不严谨,只是不可重复性的个案,而科学的实验很严谨,是能重复验证的。果然后来不久,这位法国人承认做的实验不科学并进行道歉,但媒体先前的报道,已造成了负面效应。

图3-5 女兵学习十八大精神

第五,稿件内容是导演摆弄。新闻的人为痕迹明显,事实是经摆布、导演出的,并不是按照事物本身的逻辑自然而然的发生。这类稿件多见于一些照片,稍加分析便不难辨别得出,是一种“为新闻”而“新闻”。如下面这则发表于《浙江日报》所属的《今日早报》头版上的《女兵学习十八大精神》新闻(见图3-5),图片说明为:“11月16日,温岭市石塘镇雷公山民兵哨所的女哨员们,正在学习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十八大刚结束就有这样的新闻,当然有刊发价值。其实,编辑只要细心一些,就可以发现手持《人民日报》和《浙江日报》的女兵,在看的是第4版而不是第1版中的十八大会议内容!显然,这是一张摆拍的照片。查一下当天报纸第4版的内容,果然是关于珠海航展的。结果后来报纸发表致歉声明,并对值班编辑和照片作者做了处分。现实中,此类摆拍时有发生,记者的职业操守固然有问题,好大喜功、歌功颂德的心态更需要反思。但这样明显的摆拍图片能够通过编辑部重重“把关”,登上头版显著位置,说明编辑未尽到职责。

第六,稿件内容是完全虚构。新闻是道听途说甚至无中生有、杜撰编造,完全不符合实际情况,或者情节过于巧合戏剧化,甚至是天方夜谭。有的虚构的新闻,其实很容易凭常识马上就判断出的,但却堂而皇之地发表了,如有一年的“十大假新闻”中,就有下面文章这样的内容。

本报讯 6月11日,上海康桥派出所接到了一起报案,报案者是受害人何婷的母亲陈女士,称其女儿在世博展览馆展览期间被一男子强奸怀孕。陈女士描述,何婷5月30日去世博展览馆看Super Junior的演唱会,当时大家挤着去领票,就在那个时候发生的。当记者问:“当时周围都没人吗,你为什么不求救?”何婷回答:“不是没人,是人太多了,当时我被挤的时候,感觉背后有个人用一只手抱住了我,然后另一只手褪下了我的**,我当天穿的是裙子,然后就那样了。我也求救了,可是没用,大家都挤着抢票,就算看到了他们也不会管,而且现场那么挤,想管的人也无能为力,我想推开那男的,可是现场实在太挤了。当时那男的做完后就走了,现场那么挤,我连他长什么样、几岁都不知道,怎么报案?”

其实,编辑无须花时间进行分析,便很快能看出这篇稿件写的内容不真实,纯属虚构。试想,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怎么可能发生这样离奇的事情?一般的文学作品中恐怕都没有这等情节,除非是那些虚无缥缈的科幻作品中才有的虚构。报纸上出现这样的假新闻,说明还有媒体人对新闻真实性的要求懵然无知,或是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有的虚构的新闻,内容吸引人,主题也很积极,乍看也觉得没什么破绽。但假的就是假的,编造的东西总会露出马脚,只要认真细致地分析,善于察疑,还是会发现其中的不实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