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同名长诗改编)
剧本:约·克兰科
(J.Cranko)
音乐:伊·柴科夫斯基
(P.I.Tchaikovsky)
配器:克·赫·斯特尔兹
(K.H.Stolze)
编导:约·克兰科
(J.Cranko)
首演:1965年4月12日,斯图加特
一、三幕六场芭蕾舞剧
第一幕 第一场
邻居家的姑娘们来了(一幕一场)
幕启。拉琳娜夫人家的花园。拉琳娜夫人、她的小女儿奥尔佳和保姆三人正在为大女儿达吉雅娜缝制生日晚会上要穿的衣裙,达吉雅娜却捧着一本小说躺在草地上。周围邻居家的姑娘们来了,大家高兴地打着招呼。保姆拿来一面镜子,告诉姑娘们谁都可以在镜子里看见自己心里的意中人。奥尔佳好奇地坐到镜子前,果然她的身后出现了自己的未婚夫、年轻英俊的诗人连斯基。奥尔佳惊喜地转身与未婚夫拥抱。连斯基告诉大家他从首都圣彼得堡带来了一位客人奥涅金。达吉雅娜也坐到了镜子面前,突然在镜中发现了已经站在她后面的奥涅金,不禁吓了一跳。
达吉雅娜家的舞会(二幕一场)
连斯基和奥尔佳情深意长地跳起了双人舞。奥涅金向达吉雅娜致意,随手拿过她手里的小说翻了几下,又不屑一顾地交还给她。厌倦了城市生活的奥涅金是来乡村寻求消遣的,但却给充满青春幻想的乡下姑娘达吉雅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人交谈过程中,她不禁对这位外表温文尔雅的城里人一见钟情了,但在奥涅金眼里,达吉雅娜不过是读了太多浪漫小说的农村少女,全然没有注意到站在自己身边的姑娘在看着他时脸上泛起的红晕。达吉雅娜心中激起了恋爱的热浪。
邻村的小伙子们来到了,他们和姑娘们一起跳起了情绪热烈的俄罗斯民间舞蹈,连斯基和奥尔佳也加入了跳舞的行列。奥涅金冷淡地向达吉雅娜鞠躬告别。姑娘望着他远去的身影,陷入沉思。
第一幕 第二场
已成贵夫人的达吉雅娜(三幕二场)
达吉雅娜的卧室。躺在**的少女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初恋的冲动激起了她幻想的火焰,她下床来到桌前,手拿鹅毛笔,开始给自己心中的恋人写信。可烛光摇曳,她写不下去,双臂贴在桌上,把头埋在臂弯里,仿佛进入梦境……
姑娘从桌旁站起,举着蜡烛来到镜子前:“镜子里的人是自己吗?”她又到桌边放下烛台,还想写信。不行!又再次转到镜子前。忽然镜子里出现了奥涅金的身影,她迷惑不解,伸出双手迎向梦中的爱人。奥涅金坦然地从镜子里走出迎向达吉雅娜,两人的双手交织在了一起,他们尽情地欢舞……
可是,这毕竟是梦境,欢舞过后的奥涅金跨进镜子消失了。洋溢着爱情喜悦的达吉雅娜立即再走向桌子前,拿起笔,写完了那封向奥涅金表达自己爱意的信,并嘱保姆给他送去。
第二幕 第一场
达吉雅娜的生日舞会。拉琳娜夫人家周围庄园的绅士们纷纷前来庆贺达吉雅娜生日,同时又都向即将举行婚礼的奥尔佳、连斯基表示祝福。奥涅金打着哈欠出现在宾客中,身上藏着那封达吉雅娜给他的信。客人们对这个傲慢的年轻人侧目相看。奥涅金觉得与这些人在一起很无聊,走到一个角落读起信来。在大厅的另一头达吉雅娜自奥涅金步入客厅的瞬间便一直紧张地注视着他。
舞会仍在进行。奥涅金发现了正在跳舞的达吉雅娜,穿过人群来到她的身边,他告诉姑娘,自己不能接受她的爱慕,当着她的面把信撕碎。达吉雅娜痛苦地看着这一幕,但她的苦楚非但没有博得奥涅金的同情,反而使他更加自傲。
拉琳娜夫人领着她们家的远亲格列敏公爵上场了。公爵一直爱慕着端庄贤惠的达吉雅娜。拉琳娜夫人也希望能促成二者的结合,可心烦意乱的达吉雅娜全然没有注意到公爵。
百无聊赖的奥涅金似乎要更加激怒达吉雅娜,他居然当着大家的面对奥尔佳大献殷勤,这也惹怒了连斯基,可奥尔佳却觉得奥涅金与她调情很有趣,反而天真地挑逗起自己的未婚夫。连斯基以为奥尔佳已变心,愤怒地嫁罪于奥涅金。他狂暴地扔下手套,决定与奥涅金决斗,以维护自己的名誉。
第二幕 第二场
决斗现场。达吉雅娜和奥尔佳力劝连斯基不要和自己的朋友奥涅金决斗,奥尔佳更是向连斯基表白自己依然是爱他的。连斯基全然不听,他对朋友的背叛,对心上人的动摇深怀愤恨,坚持要求决斗。
奥涅金恳求达吉雅娜再爱他一次(三幕二场)
枪声响起,连斯基被奥涅金击中。看到朋友倒地身亡,奥涅金第一次被自己可怕的行为震撼。达吉雅娜这时也终于明白自己的爱不过是一个幻想,眼前的奥涅金完全是一个自私虚伪的男人。
第三幕 第一场
圣彼得堡格列敏公爵的官邸。今晚这里有豪华的舞会。奥涅金也来了,连斯基死后,他通过周游列国来躲避自己的鲁莽行为所带来的恶果,几年后他回到了首都。
看着自己曾经熟悉的一切,奥涅金不禁触景生情。格列敏公爵夫妇欢迎他的光临,此时他惊讶地发现眼前这位美丽的公爵夫人竟然就是自己多年前撕碎她的情书、拒绝了她的爱情的乡下姑娘达吉雅娜。奥涅金震惊了,欲上前表白自己的感受;达吉雅娜也认出了他,不失身份地向他致意,并很快从他身边走开了。奥涅金感到万分懊悔。
第三幕 第二场
梦境中的达吉雅娜(一幕二场)
达吉雅娜的卧室客厅。达吉雅娜收到了奥涅金向她发出的求爱信件,她恳求丈夫晚上不要外出。不知内情的公爵要妻子放心,仍然衣着整齐地出去了。达吉雅娜读着信,百感交集。突然奥涅金找上门来,他需要达吉雅娜给他一个答复。达吉雅娜告诉他过去的年月已经逝去,虽然她心里还能感受到少女时代对他的爱意,但她已经不是当年的乡下女孩,她现在是公爵夫人,深爱自己的丈夫和家庭,过去的岁月已经不会重现,一切都已太晚。达吉雅娜当着奥涅金的面撕毁来信,她命令奥涅金立即离开。奥涅金无奈地低下了头,懊丧地走出门去。
二、普希金——克兰科——奥涅金
编导克兰科
普希金(1799—1837)是俄国最伟大的诗人。他那充满**和幻想的诗作,历来是戏剧家、作曲家、画家、电影导演,乃至舞蹈家们寻找创作灵感的源泉。作曲家格林卡、柴科夫斯基、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及拉赫玛尼诺夫都曾先后根据诗人的同名著作谱写出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欧根·奥涅金》《鲍里斯·戈都诺夫》《金鸡》和《阿列科》,舞剧编导的努力也许没有作曲家那么显赫,但有史可查的例子还有狄德罗的《高加索的俘虏》(圣彼得堡,1823年)、格鲁索夫斯基的《黑披巾》(莫斯科,1831年)和圣·列翁的《金鱼》(圣彼得堡,1867年)。1934年苏联编导扎哈罗夫在列宁格勒推出了《巴赫切萨拉伊的泪泉》,该剧因芭蕾女神乌兰诺娃的杰出表演而轰动一时。1965年,英国编导约翰·克兰科将普希金的名篇《欧根·奥涅金》搬上了芭蕾舞台,由德国斯图加特芭蕾舞团做世界首演,玛丽西娅·海蒂扮演了达吉雅娜,演出获得了极大的轰动,立即引起了各国芭蕾业界的热切关注。好几个一流芭蕾舞团迅速将其列入自己的演出季之中,它也成为和众多经典芭蕾剧齐名的保留剧目。同时,这部集“戏剧芭蕾”和“音乐芭蕾”编导手法于一体的杰作的诞生也标志着芭蕾创作已毫无疑义地步入了“戏剧音乐芭蕾”新时期,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史载,斯图加特芭蕾舞团后来访问苏联这个芭蕾强国时,对首场演出什么剧目产生了热烈的争论。一派人主张演《奥涅金》,另一些人则认为到俄国来演根据俄国诗人普希金同名诗作改编的芭蕾舞无疑是在“关公面前耍大刀”,应该演根据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的芭蕾新版本。克兰科深知俄罗斯芭蕾水平和观众的鉴赏力都很高,对自己的《奥涅金》能否在原作者的家乡获得好评恐怕没有把握,但最后,克兰科抱着“丑媳妇总要见公婆”的心态,还是决定演出《奥涅金》。出乎意料的是,首演大获成功,一位苏联评论家写道:“克兰科芭蕾中达吉雅娜初看上去不太像俄罗斯的,但是舞剧编导、演员对普希金作品所塑造的人物的内心世界的理解是极为深刻的、独特的!”
约翰·克兰科生于南非,父亲是律师,酷爱芭蕾,曾赞助儿子成立了约翰内斯堡的舞蹈剧院。克兰科早年在开普敦接受舞蹈训练,曾就读于开普敦大学芭蕾舞学校。19岁那年他到了英国,开始在萨德勒斯威尔斯舞蹈学校继续系统地学习,并经常随以学校成员为骨干的舞团一起去皇家歌剧院演出,但他很快发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应该是在编导方面。他的编导意向得到了皇家芭蕾舞团的创始人德·瓦卢娃夫人的鼓励。4年后当他23岁时,便停止了跳舞而专职从事编导工作。
心情纠结的达吉雅娜(三幕二场)
克兰科早期创作的一些作品规模并不大,基本属于“音乐芭蕾”的范畴。1960年之前,他编导了《闲聊波尔卡》(根据小约翰·斯特劳斯的同名乐曲编导)、《儿童乐园》(根据德彪西的《儿童组曲》音乐编导)、《美女与野兽》(根据拉威尔《鹅妈妈组曲》中的音乐编导)、《主题变奏曲》(根据本杰明·布里顿的音乐编导)、《雷加》(根据斯卡拉蒂的音乐编导)。20世纪50年代末,由于他创作的几个芭蕾作品相对失败,使他在伦敦的名声大大受损,加上生活上的不如意,让他一度心灰意冷。1960年,曾与克兰科在英国共事过的女演员贝辽索瓦的父亲,时任斯图加特芭蕾舞团团长的贝辽佐夫向他伸出了橄榄枝,邀请克兰科赴德国为斯图加特芭蕾舞团重排当年他根据布里顿的同名音乐编导的芭蕾舞剧《宝塔王子》。作品的成功出演,使得贝辽佐夫毫不犹豫地把团长的位置让给了克兰科。这样,1961年,他离开英国来到斯图加特,遂开始书写他编导生涯中最辉煌的一页。
在斯图加特,克兰科除了努力发掘、培养、吸收众多能掌握高难度芭蕾技艺的男女演员之外,几乎把自己的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新作品的创编之中。在短短的12年间,他共编导了44部芭蕾,其中的四部至今仍享有国际声誉,而当中最精美的一部即是1965年创编的《奥涅金》,这部极具原创性的芭蕾舞剧被公认为20世纪产生的最动人的芭蕾之一。
确实,克兰科编导过不少无情节的“音乐芭蕾”,但他总觉得广受观众欢迎的“戏剧芭蕾”的潜力还远远没有被发掘出来。他经常思考如何利用著名的文学作品中的故事为蓝本,来丰富芭蕾新剧目的原创范围。他尝试的第一个剧目便是重新编排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接着他就编排了《奥涅金》,后来又排演了莎翁的另一部名著《驯悍记》。这三部作品都被列入“戏剧音乐芭蕾”的经典之列。
在回忆创作《奥涅金》的初衷时,克兰科说:“普希金诗作中的情节非常适宜于芭蕾舞。我的舞剧用三种不同风格的舞蹈作背景来描述这个故事:第一幕是农民的舞蹈;第二幕是中产阶级的欢聚;第三幕则是高雅的圣彼得堡舞会。剧中人物发生的故事情节就贯穿在这三个场景之中。”他谈到了对奥涅金的理解:“奥涅金是个年轻人,英俊、有钱、富有魅力,但在精神上他又一无所有,令人感到可悲!他的问题是不懂世故,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恐怕对眼下的年轻人有警示意义!”于是,克兰科选择了这个主题,创作出了一个不脱离原诗风格的叙事舞剧,其艺术价值当可比翼于柴科夫斯基的同名歌剧。
奥尔佳和诗人连斯基(一幕一场)
达吉雅娜和格列敏公爵(三幕一场)
三、柴科夫斯基的音乐“烘托”《奥涅金》
在芭蕾《奥涅金》诞生之前75年(1890),柴科夫斯基就创作成功了歌剧《奥涅金》。克兰科在构思自己的芭蕾时却既没有像以前“戏剧芭蕾”的编导们那样特地邀请一位作曲家来为之谱曲,也没有遵循某些“音乐芭蕾”编导们的惯常思维而直接选用柴科夫斯基已经流传甚广的现成的歌剧音乐来编舞。聪明的克兰科结合了上述二者创作芭蕾时的长处,先是亲自动手撰写舞剧的文学大纲,对未来芭蕾舞剧每一幕每一场的时间场景、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和行为都做了详细的分段描述。至于新舞剧应该选用什么音乐,在他与音乐家斯托尔兹深入讨论后决定:第一是坚决不用柴科夫斯基同名歌剧中的任何一段音乐;第二,为了与舞剧中故事发生的时代更加贴切,仍然要选择柴科夫斯基(不是专为舞剧伴奏谱写)的音乐。这可苦了斯托尔兹。他为此几乎翻遍了柴科夫斯基写下的所有作品目录,不厌其烦地寻找能与克兰科的要求“配对”的音乐。由于被选中的音乐中还有不少钢琴曲,斯托尔兹必须要重新进行管弦乐配器。他后来在回忆这段往事的时候不无感慨地说:“选曲、编辑、配器真是很辛苦!有时想还不如重写所有的伴奏音乐来得省力呢!”
奥涅金又一次闯入达吉雅娜的生活(三幕二场)
与歌剧主要靠大段的咏叹调、宣叙调来表达悲情和塑造人物性格的方法不同,舞剧必须靠肢体语言来达到同样的目的。克兰科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十分强调对人物的精神情感深度的发掘,所以他编出的舞蹈非常细腻生动而又深刻。第一幕第二场达吉雅娜给奥涅金写信是全剧的核心段落,在柴科夫斯基的歌剧中是用一大段歌唱来表现的。而在舞剧中达吉雅娜夜不能眠从**爬起坐到桌前手握鹅毛笔:“我在给你写信,还要怎样呢?”(原诗,下同)但她写不下去,心跳不已,脸上发烧,她站起来走到镜子前,忽然镜中显现出奥涅金的身影,一次、两次,达吉雅娜又惊又喜:“在梦里你曾来到我面前……亲爱的幻影,在明净的昏暗当中闪现。”就这样克兰科抓住普希金原著中的两句诗,凭着他的奇妙想象编出了这一大段“镜子双人舞”。这段舞蹈的伴奏音乐则是选自柴科夫斯基那没有被编入其作品序列也不为人熟知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二重唱的音乐(当年也许柴科夫斯基曾计划要写一部《罗密欧与朱丽叶》歌剧——笔者),斯托尔兹对此曲重新作了配器。
舞剧中另一段优美的舞蹈是奥尔佳和连斯基的爱情双人舞,沿用了柴科夫斯基著名的钢琴套曲《四季》中的“六月——船歌”,经斯托尔兹配器用乐队演奏后越发显得悦耳动人。第三幕第一场达吉雅娜和格列敏公爵也有一段双人舞,奥涅金则在一旁失落悔恨。这段音乐也是重新作了乐队配器后的钢琴曲《F小调浪漫曲》作品5。第三幕第二场达吉雅娜拒绝奥涅金求爱的场面充满了戏剧性,其音乐则是选自柴科夫斯基的交响幻想曲《里米尼的弗朗切斯卡》。
爱恋中的奥尔佳和连斯基
克兰科芭蕾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他几乎不在舞剧中编排纯表演性的舞蹈场面。观众在他的舞剧中完全看不到《天鹅湖》《胡桃夹子》等舞剧中大段基本用来烘托气氛、渲染环境的西班牙、波兰、意大利等性格舞蹈。当然,克兰科也在舞剧中设计舞会场面,但他却会将之设置为故事的后景,前景则留给主要人物来活动。如第二幕第一场,生日舞会。达吉雅娜的信到了奥涅金手里,虽然她也加入了跳舞的行列,她的目光却始终跟随着傲慢的在人群里周旋的奥涅金。舞会的另一头,奥涅金也在跳舞,他却始终有意避开姑娘追随的目光,直到两人相遇,他当着达吉雅娜的面把信撕碎……这一系列充满内心冲突的场面竟然全部被结构在一场舞会之中,不得不让人佩服克兰科编导的大师手笔。
克兰科不幸于1973年,在回斯图加特的飞机上,因心脏病发作而英年早逝,享年46岁。为了对他表示纪念,英国编导麦克米伦创作了一个作品《安魂曲》,由斯图加特芭蕾舞团主要演员表演,情绪相当低沉——克兰科的灵魂不死,它依附在自己的作品身上活着,其中就有他的名作《奥涅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