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讲 小夜曲——四乐章的“交响芭蕾”(1 / 1)

音乐:彼·伊·柴科夫斯基

(P.I.Tchaikovsky)

编导:乔·巴兰钦

(G.Balanchine)

首演:1934年6月6日,纽约

一、四乐章的芭蕾

1.第一乐章。幕启。舞台上是灯光造就的月夜。一群身穿白色传统芭蕾长裙的女演员成十字交叉队形静静地凝立在舞台中央。“月光”柔和地照射在她们身上。随着音乐的进行,女演员们对这段快板旋律有了“反应”,她们开始逐一摆出各种姿势舞动起来。

『看』得见的音乐——跳动的音符(第一乐章)

很快,女演员们分成了几个小组舞蹈,并在台上做交叉队形的变化。一个女孩独舞旋转,在组合成方阵的人群中穿插跳跃,其他女孩相继模仿她。几个反复之后,女孩们排成一个大圆圈做顺时针方向快速转圈移动,越来越快的飞旋在乐曲**时突然停顿亮相,一瞬间女演员们又组成了开场时的造型。每个女孩都静立不动,聆听着该乐章开头的重音和弦再现。一位姑娘姗姗来迟,她显然错过了起初的舞蹈,望着舞台上静止的队形,她腼腆地在队列中寻找到自己的位置,加入进女孩们中间。一个男孩从舞台后面进入,仿佛在追寻那迟到的姑娘,他穿过人群走到女孩身旁,其他女孩迅速退下。

『看』得见的音乐——和弦

2.第二乐章。小伙子走到女孩前面,华尔兹舞曲响起。男孩拉着女孩跳舞,分分合合,流畅又和谐。其他女孩重新上场。作为一对领舞,男孩与女孩以双人舞的形式在前,姑娘们也随之欢舞。舞到**时男孩将女孩高高托起,姑娘们继而把他们围在中间。华尔兹乐曲温柔地缓缓结束,男孩和女孩也慢慢走开。

3.第三乐章(此处用原曲第四乐章音乐)。有五个女孩留了下来,在宁静的乐声中她们轻轻地坐到地板上,然后转身成面对面的状态。随着音乐渐强,她们迅速起身。此时,辉煌的俄罗斯特列帕克舞曲的节奏响起,姑娘们立即热情奔放地投身到快速的舞蹈之中。一个男孩跑上场来,一个女孩向她迎去,两人共同跳起一段欢跃的双人舞。正当他们所有人越跳越热时,舞曲骤然结束,舞队悄悄散开,那跳双人舞的女孩倒在了地上,头埋在了自己的胳膊肘里:她被独自“扔”在这里了。

『看』得见的音乐——重音休止

4.第四乐章。另外一个女孩带领着一个男孩走上场来,她从身后指引男孩向前,男孩似乎一切都听命于她。接着他们一起来到跌倒的女孩面前。男孩伸出双手将女孩搀扶起来,并和她及指引他前来的女孩一起跳舞。男孩在这两个女孩之间周旋,一会儿和其中一个人跳,一会儿又同两个人一起跳。到了男孩要选择一个女孩时,指引他前来的女孩断然要他随自己而去,男孩顺从了她,被“抛弃”的女孩顿时“晕”了过去,跌倒在地。虽然刹那间她曾“苏醒”过来片刻,却终于倒地“死去”,就像浪漫主义芭蕾《吉赛尔》中的吉赛尔。三个男孩来到了这个女孩身边,用双手把女孩平直地扛上了肩。女孩就这样躺在男孩们的肩膀上,随后他们开始前进。所有的女孩都簇拥着他们,俨然一支“送葬”队伍,缓缓地向前、向前……(幕闭)

二、“美国”的芭蕾

编导巴兰钦

《小夜曲》的编导乔治·巴兰钦1904年生于圣彼得堡,原名叫乔治·巴兰契维奇,实际上是格鲁吉亚人。20年后他加入了佳吉列夫的俄国芭蕾舞团。佳吉列夫认为这名字不好念,要他改名叫巴兰钦。和许多希望通过跳芭蕾改变孩子命运的家庭一样,巴兰钦被父母送进了帝国舞蹈学校。这座学校曾培养出了福金、巴甫洛娃、尼金斯基等一大批芭蕾明星。1921年巴兰钦从舞校毕业进入玛林斯基剧院的芭蕾舞团,但他同时又考入了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和音乐理论。这段经历为他日后创作“音乐芭蕾”奠定了比别人更为坚实的基础。

圆舞曲(第二乐章)

1924年,一次难得的出国演出让巴兰钦离开了十月革命胜利后的俄罗斯,接受了已经在蒙特卡罗正式建立了俄国芭蕾舞团的佳吉列夫的召唤。在此之前由于他几乎掌握了全部的芭蕾舞技巧,加上深厚的音乐素养,他已经在编导方面崭露头角。佳吉列夫发现巴兰钦的出现必将会给他已成立了12年的俄国芭蕾舞团带来自福金之后的新局面。就这样,巴兰钦就成了俄国芭团的新宠。巴兰钦当然也没有让自己的新老板失望,在剧团的四年半时间里他编导了《夜莺之歌》《乞讨的天使》《阿波罗》《浪子》等很受观众欢迎的剧目,而且保持着一年创作二部至三部新芭蕾的纪录,直到佳吉列夫1929年逝世。

失去了佳吉列夫,俄国芭蕾舞团立刻就垮台了。但这对巴兰钦却是一个新机遇,他被巴黎歌剧院的导演路易相中,邀请他去编导贝多芬的《普罗米修斯的创造物》新版本。虽然演出后反响热烈,但对于一个“不喜欢外国人”的法国剧院来说,巴兰钦只能算是一个“过客”。在1938年最终落户美国之前,他就这样一直辗转于欧洲的几个大城市之间“打零工”。直到一位名叫林肯·格什坦的美国人的出现才彻底改变了巴兰钦后半生的命运。

『看』得见的音乐——分解和弦

二重奏Ⅰ(第二乐章)

几乎与佳吉列夫相似,格什坦酷爱艺术,更钟情于芭蕾。他九岁时看到了俄国芭蕾舞团访问美国的演出,十七岁时又到伦敦看了该团的另一次表演。事后他写道:“仿佛命运安排我要打入那个美丽的领域(指芭蕾——笔者注)。”在日后,俄国芭团的每一个演出季他都要赴欧洲去观看,并非常欣赏只比他大三岁的巴兰钦的创作。1929年8月,他到威尼斯旅游,偶然地走进了一座教堂,在黑暗中看到一具灵柩,上面盖满了堆积起来的鲜花,他看到的是一个葬礼。三天后他在读伦敦的《时报》时才得知,那天他竟然不知不觉地身临了佳吉列夫的送终仪式。也许冥冥之中上帝注定要他献身于芭蕾事业。

格什坦终于下决心要在没有任何芭蕾传统的美国创办一所职业芭蕾学校和芭蕾舞团,于是他找到了巴兰钦并说服巴兰钦去美国发展。1934年1月1日,美国芭蕾学校正式开学,巴兰钦任教师会主席,负责所有的教学工作。此前,尽管也有欧洲的职业芭蕾舞团往美国巡演,但这个国家的芭蕾事业几乎还没有开始。《小夜曲》正是巴兰钦到美国后创作的第一部芭蕾舞剧,也可谓是第一部美国芭蕾。

巴兰钦自己回忆,为了“使学生们懂得舞台技巧,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有新的东西可跳。给予他们前所未有的东西,于是我选择了柴科夫斯基的《弦乐小夜曲》来辅助这种教学”。有趣的是头天晚上“课堂上来了十七个女生,没有男生”,“我让她们排成两行对角线队形,并决定先教她们练习手的动作”。《小夜曲》就这样开始了。“第二堂课只有九个姑娘,第三堂课六个。每次我手边凑巧有多少学生就用多少个并按照音乐编舞。”后来有男生来了,也被巴兰钦编了进去。有一天的排练中“一个姑娘跌倒了,哭了起来。我叫钢琴伴奏不要停,于是这个插曲就留在了舞蹈中了。后一天,一个姑娘迟到了,这也成了舞蹈中的一个片段”。巴兰钦的这部“音乐芭蕾”上演之后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许多芭蕾舞团都争相把它列入自己剧团的保留剧目。巴兰钦在解释这个作品时还说过这样的话:“许多人都认为《小夜曲》暗含着一个故事,其实是没有的。它简简单单,只是一群舞者随着一曲美妙的音乐跳舞罢了。唯一的故事就是音乐的故事,就是皎洁的月光下的一首夜曲、一支舞!”

悲歌(第三乐章)

三、C大调弦乐小夜曲(作品48)

柴科夫斯基1872年曾写过一首为鲁宾斯坦命名日而作的《弦乐小夜曲》,但这部作品在柴科夫斯基的作品序列中竟然没有被编号,可见它只是一首应景之作,几乎不被人所知。1880年作曲家写成了《C大调弦乐小夜曲(作品48)》,同年他还完成了著名的《意大利随想曲(作品45)》《1812序曲(作品49)》和《第四钢琴协奏曲(作品44)》。

与之前那些作曲家经常创作的具有明快欢乐等特点又使用规模不大的乐队及娱乐性很强的小夜曲不同,柴科夫斯基的这组乐曲无疑是根据18世纪古典主义风格写成的。它的特点是纯真、鲜明而多姿。作曲家还特别指出乐队编制越大越符合他的写作意图。

《C大调弦乐小夜曲》共分四个乐章,每个乐章都有一个小标题以提示乐曲的特征。

第一乐章,小品(小奏鸣曲形式)。这段音乐以奏鸣曲式写成,但没有发展部。一开始是一段慢引子,节奏从容不迫,乐谱上的每一个和弦都标有重音符号,显得异常庄重、堂皇而崇高(这个引子后面也用来作为整部作品的结束,给人首尾相接连贯统一的感受)。接下来的基本主题先是温柔抒情的呼喊,然后小、中、大提琴做回声般的响应。第二主题由每小节十二个十六分音符的快速旋律组成,轻声演奏,十分优雅,仿佛一群纯洁无暇的少男少女在透明的阳光下飞舞。

『看』得见的音乐——复调

第二乐章,圆舞曲。这是一首著名的田园诗般安逸的华尔兹舞曲,充满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朝气,性格与作曲家写的《睡美人》或《第六交响曲》中的圆舞曲很相似。基本主题由第一小提琴齐声奏出,旋律优雅流畅又不失温柔甜美。中间段的音调色彩稍有暗淡,恰如有一股凉风吹进舞会,让人神清气爽。之后基本主题再现,音乐比先前更加鲜明、光亮和生气勃勃,直至最后在典雅的尾声中结束。

第三乐章,悲歌。这是“小夜曲”中篇幅最长的乐曲,经常被拿出来在音乐会上单独演奏。这里的音乐会令人马上联想到柴科夫斯基式的“悲歌”。乐曲的引子缓慢冷峻却具有超凡脱俗的色彩,同时又含有内在的紧张度,这可以从步步升高的旋律及音量的增强中明显地察觉到。“悲歌”的第二主题是一首颇具浪漫气质的如歌音调,它很优美却充溢着“热情的苦恼”,犹如情人间爱的纠结。乐曲就在上述两个主题的对比中发展,一层层推向**,随着音乐在这个层面上持续了一段时间,一个休止之后引子的主题再现,不过这一次音调中渗透进了悲壮、紧张、叹息以及挣扎向上的情绪。紧接着它又很快从高处往下跌落,最后这一主题在显示梦幻般的回忆后逐渐消失在空灵的泛音之中。

二重奏Ⅱ(第二乐章)

终曲(第四乐章)

第四乐章,终曲(俄罗斯主题)。最后乐章以真正的俄罗斯民间舞曲的音调为基础写成,浓烈的民间节日色彩完全像是一幅艳丽的风俗画。开头的引子采用的是俄罗斯民歌《在草地上》的旋律。这一抒情性的序曲结束时引进了第一主题,也是选自民歌《在青苹果树下》的音调,欢快热烈,近似特列帕克舞曲。这个占主导地位的乐曲通过各个声部的交替演奏和加进不断变化的伴奏形成了五彩缤纷的民间舞蹈场面。第二主题虽也是舞蹈旋律,但比第一主题更为流畅抒情。这两个主题交替呈现互相补充。在一小段显然减慢了节奏甚至要停顿下来的过渡音乐之后(第一乐章那个慢引子再现),接着又出现了特列帕克舞曲那样日益加速的乐句,全曲终于在风驰电掣般的节拍中结束。

二重奏Ⅲ(第二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