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圣·桑
(Saint-Saens)
编舞:米·福金
(M.Fokine)
首演:1905年,圣彼得堡
主演:巴甫洛娃
(A.Pavlova)
一、舞台场景——垂死的天鹅
帷幕徐徐拉开。一束追光打在上场门处。随着音乐声起,一位身穿白天鹅舞裙的女演员背对观众,双脚踩着密集的脚尖碎步缓缓地向舞台右侧移动,修长的双臂则不停地呈波浪形上下舞动:这是一只雪白的天鹅轻轻地挥动着翅膀,在蓝色的月光下静悄悄地从天降落到湖面,浮游在碧波**漾的水上。人们看不出“她”其实已经受伤。“天鹅”忧伤地低下了头,犹如在唱着告别生命的歌。蓦然,女演员(“天鹅”)向上张开双臂(“翅膀”),似乎试图再次飞向蓝天。一次、两次,努力都没有成功。她已体衰力竭,再有心也无法自由翱翔,然而天空仍在向她召唤,生命还在呼喊:起来!起来!“天鹅”又鼓起最后的勇气,使足全部的力量坚强地立起脚尖,就像真的要离开湖面跃上蓝天。但死神已悄然降临,她显得如此力不从心……“天鹅”在与死神作最后的搏斗!她的双臂无力地垂了下来,身体前倾,已经支撑不住了。突然,仿佛回光返照,女演员(“天鹅”)又慢慢地直起了身子,再次立起脚尖,开始原地旋转。她越转越快,越转越快,似乎又产生了新的希望;天鹅不愿意死,求生的愿望是那样强烈……可是生命毕竟是有限的,女演员单腿跪倒在舞台上,一只手臂指向上天,僵硬扭曲的动作替代了美丽的“波浪形飞翔”,一下,两下,生命之火已经熄灭,天鹅的翅膀终于无力地合拢,高昂的头也垂落在双臂之间。蓝色的追光随着音乐的逐渐消失而收拢,最后隐没在黑暗之中。
受伤的天鹅仍想飞向蓝天
巴甫洛娃首演『天鹅之死』
二、偶然的即兴之作
1905年冬天,圣彼得堡玛林斯基剧院著名的芭蕾明星巴甫洛娃来找她的同学、舞伴、舞剧编导米·福金,因为她已受邀到皇家歌剧院合唱团的艺术家们所举办的晚会上表演,希望福金看在老朋友的份上给她挑选一段舞蹈作品。当时,福金正迷恋于弹奏曼陀林琴,那天他恰好在钢琴伴奏下演奏法国作曲家圣·桑的《天鹅》。听到巴甫洛娃的请求,他不假思索地随口问道:“你看用圣·桑的《天鹅》编一个舞蹈怎么样?”巴甫洛娃也认为天鹅应该是她最适合扮演的角色。福金后来回忆这段往事时说:“当我瞧着这瘦骨嶙峋的巴甫洛娃,心想她好像天生就是扮演天鹅的!”于是他们当场就开始工作。“那就是一个即兴之作,先是我在前面跳,巴甫洛娃在后面跟学,然后是她跳,我在旁边摆弄她的手臂,纠正她的每一个舞姿和细节!”《天鹅之死》就这样诞生了,后来成为世界上几乎每一个国家的每一位优秀的女舞蹈家都必须要跳的剧目。
编导米·福金
关于这个“小品”,福金在29年后的1934年曾对一位舞蹈评论家阿诺德讲过这样一段话:“像这样一个作品竟能风靡全世界,可谓是一次芭蕾‘革命’,然而,它正体现了‘旧舞蹈’向‘新舞蹈’的过渡。在这里,我运用了传统的服装和古典芭蕾的技巧,但舞蹈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表现技巧!仅用四肢是无法表现其深刻含义的,它需要用整个身心去表演。”
米·福金(1880—1942),芭蕾史家都称他为“新芭蕾之父”、“卓越的革新家”。他九岁进入圣彼得堡国家舞蹈学校接受严格的专业训练,189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后立即担任了皇家玛林斯基剧院的独舞演员。1902年他受聘兼任舞蹈学校的教学工作。1904年正式成为剧院的首席独舞演员。
福金的艺术兴趣相当广泛,除了跳舞,他还是一个出色的画家,也曾经学过演话剧。当他进入玛林斯基剧院以后,又立志于舞剧创作。1905年,为了舞蹈学校学生们的实习公演,他编导了自己的第一部舞剧《阿喀斯和伽拉忒亚》(Acis and Galatea),作品获得了意外的成功。继而,剧院聘请他担任芭蕾编导。
福金善于独立思考,不愿意盲目服从。从学生时代起,他就已经意识到俄国芭蕾已逐渐变得内容繁琐、形式僵化。30年前有意义的演出风格如今已成为毫无生气的机械模仿,作为一个优秀的舞蹈家,福金对这种现象十分不满。例如,他曾经这样描述那时期一些典型的形式主义的双人舞:“我们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动作:巴甫洛娃竭力做出更多的皮鲁埃特(Pirouettes,芭蕾术语,在脚尖上转圈),我呢,接二连三地做高高的大跳。我们表演的舞蹈同舞剧本身风马牛不相及,跟音乐也没有什么联系:音乐声起,我们开始跳舞,音乐结束,我们也跳完了。”一成不变的是,这种双人舞的结尾几乎都要由男舞伴扶着女演员的腰,让她再做一连串转圈动作。“在这个瞬间里,乐队往往是演奏‘颤音’;指挥德里戈一直保持着它,直到巴甫洛娃找到平衡为止。然后,她就开始旋转,我按照双方的约定,推她一下(指帮助女演员旋转前有一个加速力),德里戈挥动指挥棒——大鼓奏出最后一个鼓点,我们高高兴兴地摆成结束的舞姿。”做完这一系列的“习惯动作”后,福金说:“当着观众的面,我从来没有怀疑过我们所做的一切。但是,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我常思索:这算什么呢?这一切表示什么意思?”经过了无数次的实践和思考,他有一天终于对巴甫洛娃说出:“我们所做的一切,这不叫艺术!”
安娜-巴甫洛娃
1904年,福金向剧院递交了一份关于《达芙妮与克罗埃》(Daphnis and Chloe)的编导计划,表明了自己的革新主张,强调舞剧必须融合舞蹈、音乐、美术等主要因素,形成一种有意义、有内容、有表现力的戏剧性艺术(这种观点实际上与一个半世纪前芭蕾改革家诺维尔的理论如出一辙)。可以想象,在那样的环境里,福金的提议必然遭到意料中的拒绝,但他没有失去信心。
三年后,他为玛林斯基剧院编导的第一部舞剧《阿尔米达的帐篷》(Le Pavillion d’Armide)上演了。两位光彩照人的男女明星尼金斯基与巴甫洛娃在舞剧中的出色表演帮助福金奠定了编导的地位。
1905年,反对芭蕾、“认为它是一种虚假荒唐的艺术——实际上根本不能算是艺术之列”的现代舞启蒙者邓肯到圣彼得堡公演。女舞蹈家自成一格的表演给福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认为这种“自由舞蹈”的产生,“部分地也应归咎于古典芭蕾在大多数国家造成的那种空洞无物、情趣不高的状态”。从邓肯的现代舞中,福金得到了很大的启发,他说,在邓肯身上,“我看见了许多我自己鼓吹过、实践中运用过的东西——自然性、表情性和真正的纯朴性”。但他又认为要改变芭蕾中的僵化状况,方法并不在于废除芭蕾而走现代舞的路,因为“对比旧芭蕾技术上成熟的、但缺乏表情的舞蹈和内容贫乏、在大多数情况下形式丑陋的‘自由’舞蹈,这两者‘都不是真正的艺术’”。
那么,出路何在?福金回答道:“出路早已找到了。应该不是抛弃芭蕾,而是在其中进行一场改革……应该把舞蹈变成有思想内容,有表现力,心理上真实的而同时又不取消它的技术和技巧。”从此以后,福金在以佳吉列夫为首的俄国芭蕾舞团的支持下,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舞剧创新活动,《天鹅之死》应运而生。
世界上第一个表演《天鹅之死》的女演员,安娜·巴甫洛娃,1881年1月31日生于圣彼得堡,自幼家境贫困。为了将来能谋到一份职业,十岁时就进入了纪律森严,简直有些像修道院的皇家舞蹈学校,接受了严格的芭蕾训练,成绩十分优异。16岁时,她以“一级演员”的身份毕业,同时考入著名的玛林斯基剧院,几年后即荣升为“首席女舞蹈家”。这个头衔,也有人音译为“芭蕾伶娜”(Ballerina,全称为Prima-ballerina),相当于歌剧中的“首席歌手”,当时只有很少几位演员拥有这样的称号。
天鹅的挽歌
巴甫洛娃
1907年后,巴甫洛娃经常出国做巡回演出。怀着“我要为世界上的每一个人跳舞”的理想,她的足迹遍及欧、亚、澳、北美、南美各大洲,行程约50万英里。巴甫洛娃既访问大城市,也问津一些小城镇,她把芭蕾带到了以前从未听说过这种脚尖艺术为何物的地方。这一壮举使她几乎变成了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人们追忆道:“在印度,她使早已在历史中衰老的民族舞蹈焕发了青春;在日本,她第一次引起了人们对欧洲芭蕾舞的兴趣;在墨西哥,她帮助民间舞和各种形式的古典舞融合在一起。”在千百万观众的心目中,巴甫洛娃就是芭蕾的化身。
与福金相比,巴甫洛娃不是一位革新家,她只是遵循“保持古典舞剧的完整性在任何时代都至关重要”的原则,用“最纯净的形式把舞剧带到世界的四面八方去”。她也不懂更多的理论,她只是认为:经过两百年的发展而形成的,又在彼季帕和伊凡诺夫的舞剧中得到完美表现的那些美学法则是自己创作的基础。为此,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这门艺术。
巴甫洛娃的身材苗条,两腿修长、匀称,脚背出奇地向后弯曲。同某些体格健壮的女舞蹈家不一样,她的老师一再告诫她不要拼命去追求像意大利女舞蹈家练就的那种所谓的“精湛技术”。因此,在掌握了一定的技巧的同时,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精美、飘逸和优雅的舞蹈风格。除了擅长表演《吉赛尔》《天鹅湖》等名剧外,她的代表作是1905年由福金编导的独舞《天鹅之死》。1909年,巴甫洛娃又在《仙女们》中担任主角,再一次展现了她那无与伦比的抒情风格。
1931年1月23日,安娜·巴甫洛娃在旅行演出期间不幸在荷兰海牙病逝。1月25日,伦敦的卡玛戈协会(1930年为纪念18世纪著名舞蹈家卡玛戈而成立的舞蹈协会)正在举行演出。乐队指挥进场后突然转身宣布,现在将演奏《天鹅》乐曲以纪念巴甫洛娃,全场观众肃然起立。音乐开始,大幕拉开,台上空无一人,只有一束追光频频移动,仿佛那里仍有一只天鹅或一位仙女在梦幻中飘游……再没有比这一场面更为感人的了。
三、“动物狂欢节”中的“天鹅”
作曲家圣·桑
法国作曲家圣·桑(1835—1921)生性幽默,喜开玩笑。他常常用粗俗的方式模仿他颇看不起的意大利歌剧,自娱自乐。此外,他还特别钟情于漫画,经常会情不自禁地把绘画上的夸张、讽刺、调侃等手法应用到自己的创作中。他写于1886年的《动物狂欢节》组曲便是最能说明他这种创作倾向的一个案例。这首作品的副标题为“大动物园幻想曲”,是专门为两架钢琴和管弦乐队而写的,作曲家在这首乐曲中借用描绘动物的机会“讥笑”了一些作曲家或他们的作品,所以这部组曲除了1887年2月在巴黎秘密地为作者的朋友演出过一次外,在圣·桑生前就没有正式演出过,他再三嘱咐(除了《天鹅》)在他去世以前不准出版或演出这部作品。
天鹅又一次顽强地站了起来
《动物狂欢节》组曲共有14首曲子,都是用动物作标题,如“狮子”、“公鸡与母鸡”、“野驴”、“乌龟”、“大象”、“袋鼠”、“杜鹃”,等等。《天鹅》是第13首,由于旋律优美经常在各种音乐会上被单独演奏,所以成了这部组曲中最受欢迎也是流传最广的一首大提琴独奏曲。也正是因为上述原因,许多人尽管都十分熟悉《天鹅》的曲调,但几乎很少有人知道它原来出自于圣·桑的《动物狂欢节》组曲。
渴望再次飞上蓝天
《天鹅》是一首钢琴伴奏的大提琴曲。乐曲一开始,钢琴奏出恬静起伏的琶音,让人仿佛看到了水波潋滟的广阔湖水。几小节后,独奏大提琴用小行板的速度唱出了温婉、舒展而流畅的著名旋律:一只洁白的天鹅在碧波**漾的水面上神游,神态端庄,眼中却流露着孤傲。“她”是什么时候降落到湖面的?“她”又要飞向何方……紧接着乐曲的中段转到小调,情绪有了变化,好像天鹅缓缓地拨动了一下翅膀;“她”想再跃跃欲试吗?啊!天空向她发出召唤……可是短暂的生命之火正在逐渐熄灭,但“她”还在顽强地支撑着,外表依然那么高傲:天鹅合拢翅膀,仍旧缓缓地向前、向前,直到消失在湖面的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