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光绪二十三年十一月带戏津贴档(1 / 1)

兼管精忠庙事务署理坐办堂郞中庄山

兼管精忠庙事务署理坐办堂郞中庄山呈,为请领银两事。所有照料各戏班在颐乐殿等处承差,自七月二十二日起至十月十五日止,节次承差共计十九次,各戏班承差人等应需津贴,传差官役饭食茶水等项,共需实银一千五百三十二两九钱二分。请由广储司银库支领,其文领知会借用广储司印信咨行,谨将用过银两清单附稿呈明可也,为此具呈。

光绪二十三年十一月

呈为照料各戏班在颐乐殿等处承差请领银两由。

清单

谨将本年七月二十二日起至十月十五日止,福寿等班在颐乐殿等处承差,共计十九次,每次需用钱文数目清单开后。

计开

七月二十二日,福寿班在颐乐殿承差津贴,戏班人等饭钱并车轿饭食,堂上书吏、官役人等津贴,茶水等项,钱一千一百十七吊。

八月初一日,四喜班在颐乐殿承差津贴,戏班人等饭钱并车轿饭食,堂上书吏、官役人等津贴,茶水等项,钱一千七十四吊。

八月十四、十五、十六日,三庆班在颐乐殿承差津贴,戏班人等饭钱并车轿饭食,堂上书吏、官役人等津贴,茶水等项,钱一千九百七十吊。

九月初一日,义顺和班在颐乐殿承差津贴,戏班人等饭钱并车轿饭食,堂上书吏、官役人等津贴,茶水等项,钱一千一百四十吊。

九月十五日,玉成班在听鹂馆承差津贴,戏班人等饭钱并车轿饭食,堂上书吏、官役人等津贴,茶水等项,钱八百六十八吊。

图8-13

十月初一日,四喜班在颐乐殿承差津贴,戏班人等饭钱并车轿饭食,堂上书吏、官役人等津贴,茶水等项,钱一千一百三十三吊。

十月初四日,福寿班在颐乐殿承差津贴,戏(班)人等饭钱并车轿饭食,堂上书吏、官役人等津贴,茶水等项,钱一千八十三吊。

十月初七日,宝胜和班在颐乐殿承差津贴,戏(班)人等饭钱并车轿饭食,堂上书吏、官役人等津贴,茶水等项,钱一千四十四吊。

十月初八日,义顺和、宝胜和班在颐乐殿承差津贴,戏班人等饭钱并车轿饭食,堂上书吏、官役人等津贴,茶水等项,钱九百三十一吊。

十月初九日,三庆班在颐乐殿承差津贴,戏班人等饭钱并车轿饭食,堂上书吏、官役人等津贴,茶水等项,钱七百十五吊。

十月十日,四喜班在颐乐殿承差津贴,戏班人等饭钱并车轿饭食,堂上书吏、官役人等津贴,茶水等项,钱七百三十五吊。

十月十一日,三庆班在颐乐殿承差津贴,戏班人等饭钱并车轿饭食,堂上书吏、官役人等津贴,茶水等项,钱七百七十五吊。

十月十二日,玉成班在颐乐殿承差津贴,戏班人等饭钱并车轿饭食,堂上书吏、官役人等津贴,茶水等项,钱七百三十五吊。

十月十三日,三庆班在颐乐殿承差津贴,戏班人等饭钱并车轿饭食,堂上书吏、官役人等津贴茶水等项,钱七百十五吊。

十月十四日,宝胜和班在颐乐殿承差津贴,戏班人等饭钱并车轿饭食,堂上书吏、官役人等津贴,茶水等项,钱七百七十六吊。

十月十五日,四喜班在颐乐殿承差津贴,戏班人等饭钱并车轿饭食,堂上书吏、官役人等津贴,茶水等项,钱一千一百三十三吊。

共用钱一千五百二十八两九分。

带戏官人王明海节费银四两。

共用银一千五百三十二两九钱二分。

这是一份已承付的管理精忠庙事务衙门带戏津贴报销档,由呈报与清单组成。呈报档高三十点五厘米,宽十点五厘米,折装四开,半页六行,朱丝栏,栏高十九点五厘米,封面朱印官职名讳『兼管精忠庙事务署理坐办堂郎中庄山』,亦有庄山满文签名。清单档高二十点八厘米,宽十厘米,折装五开,半页六行。

按:此时宫廷演戏毫无收敛之意,且更趋奢华,翁同龢在日记中就曾记述:

光绪二十三年十月初十日,皇太后万寿节,无风稍寒,竟日有云气……是日先朝贺,后见起。

十一日,晴朗无风,数日来第一日也。是日午初仁寿殿近支王公宗亲宴,上躬进舞(一次)。恭亲王等皆彩衣进舞(十对,皆两次)。执事者内监、内务府大臣皆不与,五刻毕……卯正见起,一刻退。辰正入,三刻入坐听戏,巳正三刻上先诣仁寿殿,午初一刻皇太后御殿,未初一刻还颐乐殿,听戏诸臣于坐次跪送迎,赏果桌后盘赏即下。余等退食酒果,旋回公所小憩,时已传晚间看灯,戈什、军机仍坐翔云轮船,余皆平船。饭罢申正再入,酉正三戏毕,在坐三叩,即诣码头,乘轮至排云门外。俟良久,慈驾乘船来,诸臣跪迎三叩,退至东边灯仗外观福禄寿灯排字,次龙灯,闻恭邸说道光年『山高水长』亦有灯戏,排『大有年』三字也。戌初毕,恭邸奏,群臣三叩首,又三叩首,仍由轮船至码头。

三日听戏公用:每人三十八两,共五十三人。(由内务府垫办,明日交豫甫,计二千两。)

盘赏:袍、褂、如意、漆盘、铜炉、帽纬、瓷瓶、荷包二对。

十五日……后三日听戏公用,凡二十五人,每人二十两。并前日之件并交崔苏拉交堂郎中,立公因病数日未来。(14)

按例,每年正月初一、皇上万寿、太后万寿,宫里都赏戏看,光绪朝也不例外。到了光绪末年,这赏戏就随便多了,尤其是王公、贵族、大臣的家眷们更是天天陪太后看戏。此时大臣们看戏如同上朝,慈禧把赏戏看当作对官员的恩赏,前文曾经提到看赏戏要掏银两打赏太监,王公大臣在慈禧太后九天寿戏中需要多次支付各种多达五六十两的开销,当时清朝的一个知府月俸也不过四十两左右的银子。翁同龢能在日记中这样记述,也可看到这种现象的普遍性,恩赏已成了一种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