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亲近,越伤害(1 / 1)

生活中,跟我们关系很近的人,对我们的边界打扰最多。

我们在跟陌生人交往的时候,更容易遇到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比如,你是一个温文尔雅、很有礼貌的人,生活中从来不骂人,也很尊敬别人,常被人称赞“教养好、有道德、有内涵、有品位”。在跟陌生人的相处当中,我们有很大的概率,会碰到别人用完全不一样的价值观、方式来对待我们。一个温文尔雅的人,很可能被一个流氓破口大骂。

同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离我们很近的生活圈子,代表的意义就不同了。一个修养非常好,待人处事温柔优雅、有理有据、尊重他人的人,如果在生活中,在他的亲密关系、父母关系或者朋友关系中,频繁被对方用极度粗鲁的状态、和他的生活方式完全不一致的状态对待,这是非常不正常的现象。有一句古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人和人在一起,其实深层次是频率的匹配。

讲两性关系的时候,不同的老师会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但是大家都会有一个共识——两夫妻在一起,如果能够长久,那么两个人内在能量频率一定非常匹配,至少差距不大。从根本上来说,他们是相配的,才能长久生活在一起,否则是不可能的。父母关系也如此。有人说,“父母没的选啊”。父母是没的选,但是是否和父母长期处在比较亲近的状态,是有的选的。

我们发现,边界问题在很亲密的关系中,往往反复出现且持续很久,而不是一两次偶然的行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它提醒你,在这件事情上,你绝不可能是纯粹的受害者,这是大家需要觉察的功课。我们要去看一看,在陈述的问题当中,我们到底是不是纯粹的受害者。

什么是纯粹的受害者?偶然发生的事件往往出现在陌生人中,你没有办法控制和选择,它就发生了,它跟你没有任何关系。这时,你是纯粹的受害者。

如果它在亲密关系里(伴侣、父母、亲子、朋友)反复出现,且持续了一段时间,往往是预言和提醒。它代表在这件事情上,你不太可能是一个纯粹的受害者。它代表你参与了这种恶性循环和互动。

简单来说,你会不断遭受别人对边界的践踏,可能你没有意识、觉知到,其实你也在用类似的方式对待别人。你可能在某种程度,或者其他方面践踏了别人的边界,干涉了别人的生活。这种恶性循环在生活中一直持续,不仅仅是偶然事件。亲密关系中的长期相互纠缠,往往都是这样的状况。

有同学提出一个很具体的问题。她的孩子上二年级,作业拖沓、做不完,识字量很少,阅读跟不上,成绩不好,形成恶性循环。她觉得很头疼,她认为,“孩子没有意识到,读书是自己的,以为书是给我读的”。这位妈妈后面又补充了一句话,她说,“孩子的睡眠质量差,一个晚上醒三到四次,严重影响他的专注力,可能和我孕期的情绪不好有关系”。

练习用觉知和观察的心态,把这位妈妈问题中的细节孵化出来分析。这是一个纯粹的受害者,还是一个恶性循环的参与者?“孩子作业做不完,阅读跟不上,他没有意识到读书是自己的事情,认为书是为妈妈读的”,这样的想法让妈妈非常焦躁。

我们冷静下来,从客观的角度去看待这位妈妈的问题。她认为,读书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作为妈妈,是否考虑过,你反复强调“读书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却为何为孩子读书的事情着急上火呢?既然是他自己的事情,为什么你会这么痛苦?

妈妈不希望孩子读书是为了家长,妈妈希望孩子知道读书是为自己读。也就是说,妈妈要求孩子为他自己的学习负责任。但是,妈妈潜意识里一直在把责任扛在自己的身上。妈妈后来提到孩子的睡眠质量差,一个晚上醒来好几次,严重影响他的专注力。她说,这可能与她整个孕期情绪不好有关。

这隐藏了一个非常深层次的问题,也是中国妈妈非常普遍的问题——无论社会舆论还是文化,一直在强调“妈妈天生是非常伟大的一种存在”。妈妈就是极度伟大的,不管是不是真的伟大,妈妈们似乎都被绑架了,要活在这种伟大的舆论当中。

所以,社会上有一些不好的舆论,认为孩子出了任何问题都是妈妈的错。孩子的身体问题是妈妈怀孕期间没有做好。如果妈妈在怀孕期间情绪不好,影响了孩子,很多妈妈甚至可能会自责一辈子。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孩子出现任何不如意的事情都归结到妈妈身上来,这是特别普遍的一种现象。这是对妈妈的一种极大的精神折磨,也是很多妈妈过度的责任感和拯救心态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