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学习,如何通过更好地沟通、更好地拒绝、更好地设立底线、更好地自我成长,一步一步建立起边界,让自己活在安全当中。
在这之前非常重要的一步,就是大家需要去做觉知和观察的工作。
如何去判断自己是否被侵犯了界限,如何去判断自己是否侵犯了别人的界限,这是大家需要学习的第一点。观察的过程当中,请大家越细致越好。
有同学提到,“在婚姻当中,老公是一个很孝顺的人,他总以他的父母、姐姐为先。为了帮助他姐姐,不惜牺牲我和孩子的利益,这让我很不能接受”。一个空泛的问题很难让人看到问题核心。你说你的先生总是以父母、姐姐为先,其实我并不知道,什么叫“他总是以父母、姐姐为先”。这是你的看法和评论,当时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不知道。“他为了帮助姐姐,不惜牺牲你和孩子的利益”,我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有时候,我们的认知会欺骗我们。跟伴侣吵架的时候,我们都容易把话说得很绝对、说得很极端。也许吵架的源头是对方盛汤的时候,放了你不爱吃的葱,然后你从“你怎么给我放葱,我说了很多次你都不记得”,一直吵、吵、吵,到最后上升为“你永远都不爱我,你从来都不在乎我的感受”。
这中间有非常多的细节,如果只把最后的结论抛出来,让它持续地徘徊在脑海当中,我们会出现一种错觉,会非常容易陷入到受害者的情结中。我们的大脑只记住了最后一句话:“他永远都不爱我,永远都不在乎我。”
刚才的问题中提到,“他不惜牺牲我和孩子的利益,只是为了帮助他姐姐”。也许你的感受是非常真实的,但是你仍然需要觉察,把导致这种感受的细节找出来、写下来。整理的过程非常重要。它可以让我们觉察到,边界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
另外一位同学的例子比较具体,她提到“我看别人的手机”,这是非常明确的侵犯别人边界的事情。你需要把感受细化成清楚的、具体的事件。在这种状况下再来听课学习原则和练习,就会容易得多。
觉察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我们泛泛地表达问题,会出现一种幻想,以为自己是纯粹的受害者,不断被别人侵犯界限,可能意识不到自己也在侵犯别人的界限。很多人认为,我们的边界问题是存在外面的:
我的亲密关系被践踏了,在夫妻关系中,我的另一半不尊重我;
在父母关系当中,父母不尊重我们、干涉我们;
在婆媳关系当中,对方的父母不尊重我们;下一辈儿子、儿媳妇不尊重我们。
我们经常会陷入迷思中,觉得自己好可怜,为什么受伤害的总是我?为什么他们会不懂边界来侵犯我?
有一位同学提交了一个问题。他的问题很典型。他说:“老师,如果我学习了边界的问题,可是我周围的人没有学,我的另一半没有学习,我的父母没有学习。我改变了,他们依然用过去的方式来对待我,依然会侵犯我的边界,我该怎么办?我岂不是白学了吗?我怎么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这些问题?”
这个问题在所有的自我成长中都会遇到。我改变了,对方却没有改变,最终的事情会有改变吗?听起来有点绕,但是真的很多人受此困扰。我们经常会认为,自己是纯粹的受害者,我们被侵犯了边界,我们被忽视了、被轻视了,我们没有被对方尊重,我们沉浸在被伤害的感觉当中。
在这里需要提醒大家,无论是否沉浸在上述过程中,是否能够理解这种双边关系,请大家试着用一种更开放的心态,先放下自己受伤害的感觉,试着去思考。在陈述的问题中去思考:我是不是也是其中一分子?我是不是也做过跟对方类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