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两代同教一代孩子,眼光会完全交叠在“为孩子好”的那一刻。但以祖辈身份去教孩子,当然是不容易的。
除了身担教育重职的父母一辈颇为流行地对孩子说起自己对所受教育的不满,非常不利于祖辈的教育之外,多数人对“老”也往往并不以“资深”给予正面的看重,而是以“衰退”的过时来解读。“老不修”与“老不朽”是迈向年岁时全然不同的两种光景,虽然众望未必都望向德高者,但年渐老者至少不能先自卑,要跟孩子们愉快地相处,除了以“修”来维持不那么快的“朽”之外,自己看重自己的存在是最重要的。
有一次,我跟孩子们相处的时候,他们做了一件值得称赞的事,我夸他们很不错,立刻有小朋友回应说:“我爷爷奶奶也是这样说我的。他们说,他们会的事都是我教的。”我笑了,告诉孩子们他们是很不错,但爷爷奶奶只是爱他们,为了鼓励他们才这样说。爷爷奶奶会的事还是很多的,要认真跟着他们学!
知识是累加的,经验也不是平白建立的。大部分的祖辈要教孩子,除了体能要应付如今比较受宠、精力无限的孩子可能有不足之处,在生活经验上要带领孙辈,一定是绰绰有余的,只要父母把孩子教得够尊重长辈、有一点体贴之心。
孩子是会耍赖,也会索爱的。我的一贯原则是:绝不为求方便而无视于他们的言语耍赖或行为不规。记得有一次,有个古灵精怪,长得娇小可爱的小女孩“忽”地坐上工作室书房的矮桌,她洋洋得意盘腿坐在木桌上的样子,不只很逗趣,也煽动了另一些孩子的调皮之心。我不能因为她可爱的模样忘记了我当长辈的责任,双手从腋窝架起小家伙离开桌子后,我只交代了一句话:“在你还没有成为一尊佛之前,不能坐在桌子上。”
现代孩子受日常影响的对话习惯与开玩笑的能力,也是长辈在教导上需要看重自己的另一个原因。说不过小孩子,就不要选择走他们无厘头的路径。孩子不怕曲径,曲径有时还真能通幽,带他们走到自己的目的地,但我不用他们的方法跟他们竞走,我走我年长应走的大道。
有一次,我要孩子们自己研究,学唱一首歌。有个孩子调皮地说:“我不行,我是音痴。”我立刻让她到白板上把“痴”字写出来,然后仔细地跟他们拆解分析了这个字。我说:“看吧!痴字,是‘病’部,这种病,是病在知。”然后我又问其他的小朋友:“我们要怎么治一种在‘知识上不懂得的病’?”我的问题才出,另一个孩子冷静的声音立刻传来:“学!”,简单利落,药到病除。就这样,不用跟孩子抬杠,失去长辈的身份,一首歌曲也顺利学起来了。孩子有的是时间,大人却知道时间宝贵,该帮他们做决定的时候就决定,这是权威,不是威权。
另一些我展现权威的时候,不是为“治乱”,而是因为美好的经验不可不传,更是因为珍惜孩子学习的成本。记得有一次,几个六年级的孩子们在切切弄弄忙了一下午之后,为我们布置了一张漂亮的餐桌,又郑重其事地端上深碗,碗里盛有各种色彩明丽的食材做成的韩式拌饭。我在他们先奉上我的餐食,要继续为自己装盛时,还是决定先打断那非常美好的一刻,指点在摆盘上几处可以注意的地方。
也许不少长辈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心情不免都会有一丝挣扎,想着:“已经这么好了,除了鼓励之外,还适合再说什么吗?”我的经验是:孩子喜欢认真分享他们工作成果的长辈和友伴。只要是就事论事的分析,他们是高兴的。这就跟我鼓励大家看孩子们的功课,亲笔给一点意见是一样的道理。
努力工作的人,喜欢的是真诚的意见而不是敷衍的赞美。孩子因为还没有受社会应酬的污染,所以比成人更敏感,更喜欢可以把事情做好的指导。所以,看重自己的意见、抓住时机,就可以进行愉快的隔代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