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重要的一件事(1 / 1)

当父母最紧张的时候,大概是孩子一反常态、特别严肃地到你跟前慢慢地讲道:“妈妈!我有一件重要的事要跟你说。”听完这样的话之后,你听得到自己“噗噗”加速的心跳声,虽然是因为一时反应不过来,水面无波地看似镇定,但脑中已立刻根据对孩子的了解,依据对这个年龄的孩子的判断,开始猜测话中所谓“很重要的一件事”到底是:

打破东西?在学校跟人打架?考试不及格?

交了男女朋友?被退学?要结婚了?

还是比自己想象中更严重的事……

确定父母会视为好消息的事,从来不会以这种肃穆的气氛出场。孩子们会叫、跳、大声地说:“我考一百分、我第一名、我被录取了、我要结婚了(当然他的心上人正是你所中意的)……”虽然这些也都是“一件重要的事”,但快乐的孩子像爆竹一样,是不会安静的。因此,所有听到“我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告诉你”这种话的妈妈们,多少都有一些心理准备了。

有一天,我读到一封年轻妈妈的来信,讲的是孩子在中学作弊被老师发现,她希望听听我的意见。我知道面临这样问题的妈妈,心里是非常难受的,立刻约了时间通话,得知她知道消息的过程,开场就像先前我所提的——“妈妈,我有一件事要告诉你”,后面还加了“你知道之后一定很生气”。正在备晚餐的这位母亲出奇地冷静,她回答孩子说:“等一下再说,我现在正忙。”直到晚上十点,家务全部结束才坐下来听孩子说那件重要的事。

作弊的问题很清楚,不用再讨论它的对错。所以,我只提醒这位妈妈要为孩子分析两件事:

第一,人因为作弊而损失的不只是要接受“惩罚”,而是改变了他人对自己的观感。这种失去最有价值的人格资产的实例,孔子的学生宰予是可以引以为戒的。《论语·公冶长篇》记载:“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破产的不只是宰予自己的信用,还改变了孔子对所有人的行为信心,真所谓害群之马。

我跟这位妈妈说,孩子还小,都会犯错,他们也有犯错后受指正的权利,但要清楚地为孩子分析错误的结构,要利用错误来“改变价值观”或“重建新观念”。这个小朋友是把答案事先手抄一份夹在桌下,妈妈可以指出,抄一份答案也需要时间,为什么他不利用同样的时间去读懂、熟记?虽然这听起来是很简单的道理,但是在我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好几次在孩子犯错时才猛然发现,简单的道理未必仔细地教过。

正因为太理所当然了,我们往往以自己坚定的了解粗率地教,或一掠而过没有仔仔细细分析,事后的纠正也未必合适。

考试作弊起因于偷懒,但孩子想避免的,并不是体力劳动的懒而是心智用功的懒,所以,用什么罚才能避免下一次作弊,既改变他的认知,又同时增加学习力才是思考的重点。大人面对孩子不同的过错应该具体地分析,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那天,除了对于错与罚的讨论之外,我还注意到一件真正让我担心的事。我问这位妈妈,在孩子说完“我有……”之后,她为什么没有在最短的时间放下手边的事去倾听?虽然我猜她也许因为心里有数而害怕,但站在一个被信任的长辈和一个更资深母亲的角度上,我还是告诉她:“事情再坏,晚一点知道的内容也是一样的,但在你放下不管的这几个小时当中,孩子和你的忧虑都在加倍,受着不需要的煎熬与猜测,对孩子来说不好,对你教他的经验更不好。”

我问她:“你为什么不立刻跟他一样严肃地坐下来,然后跟他说:‘你得先告诉妈妈发生了什么事,我才能告诉你我会有多生气。’”

选择当父母,就已经不是平凡的一生。有许多时候,是不能不立刻放下手边的事去面对孩子心中那些“重要的事”。一旦面临那样的时刻,请该放下就放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