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继续引领行业,就必须“以客户为中心”进行创新,否则,创新就毫无价值。在企业经营中,作为创新者,其脚步之所以总快人一步,这是“以客户为中心”进行创新的积极意义。
在与行业巨头的竞争过程中,正是“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让华为活下来,并且变得越来越强大,成为世界级企业。在内部讲话中,任正非一再告诫华为人:“我们要认真地总结经验教训,及时地修正,不断地完善我们的管理,持续满足客户需求。当我们发展处于上坡阶段时,要冷静正确地看自己,多找找自己与世界领先水平的差距。”
正是坚持“基于客户的持续创新”、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华为才能够高速发展。纵观华为的创新,不管是产品的核心技术,还是外观设计,以客户为导向的创新都是指导华为创新的航标。
“把所有的改进对准为客户服务,哪个部门报告说他们哪里做得怎么好,我要问‘粮食’有没有增产,如果‘粮食’没有增产,怎么能说做得好呢?”
不管是管理,还是创新,任正非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有媒体记者问任正非:“您也经常讲华为管理问题上的不足,但在媒体心目中,管理是华为的法宝,支撑华为发展到现在的规模。您认为华为管理不如西方国家企业的地方,以及华为管理的特色是什么?或者说,您认为华为管理的优劣势是什么?”
任正非毫不隐讳地回答称,管理的目的就是多产“粮食”。任正非回答说:“你没注意到我今天讲演的主题,是在批判不要片面地理解‘蓝血十杰’,我们要避免管理者的孤芳自赏、自我膨胀,管理之神要向经营之神迈进,经营之神的价值观就是以客户为中心,管理的目的就是多产粮食。”
任正非补充说:“经营之神的目标是为客户产生价值,客户才会从口袋里拿出钱来。我们一定要把所有的改进对准为客户服务,哪个部门报告说他们哪里做得怎么好,我要问‘粮食’有没有增产,如果‘粮食’没有增产,怎么能说做得好呢?我们的内部管理从混乱走向有序,不管走向哪一点,都是要赚钱。我担心我们的管理若是孤芳自赏,企业的发展就会停滞。我并没有说我们已超越了西方国家企业,我们还是依托西方国家企业的管理经验。”
在企业经营中,管理和创新的目的就是创造利润,一旦偏离这个航道,那么管理和创新无疑就是镜中花、水中月。在内部讲话中,任正非说道:“我们要调整格局,将优质资源向优质客户倾斜,可以在少量国家、少量客户群中开始走这一步,这样我们就绑定一两家强的客户,共筑能力。在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我们一定要敢于领导世界,但是取得优势以后,我们不能处处与人为敌,要跟别人合作。”
正因为如此,华为才能够异军突起,在激烈竞争的手机市场拔得头筹。2017年5月,全球知名市场研究公司GfK集团发布了2017年4月中国智能手机零售监测报告。
根据该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4月中国智能手机销量达到3552万台。其中,华为的销量高达808.3万台,位列第一,市场份额为22.8%。OPPO、vivo紧随其后,分列第二、第三,市场份额分别为16.5%、15.9%,曾经一度风靡中国市场的苹果和三星位居第四和第八,无缘前三。
根据GfK集团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从市场份额来看,华为、OPPO、vivo三大品牌以55.2%的市场份额,占据了中国智能手机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
在这个榜单上,最为耀眼的自然属于华为,以22.8%的份额占比成为唯一十位数为“2”的手机品牌企业,以较大优势获得中国手机市场冠军。
反观苹果手机,尽管市场份额占据11.6%,环比上升0.7%,由于苹果自身的保守和对中国市场缺乏应有的重视,其市场份额仅位列第四。在过去占据中国市场前列的三星,由于受到“电池爆炸门”的影响,其表现依旧没有起色,市场份额下滑明显,已经跌出了中国手机市场前五名。
从增速来看,在全球市场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2017年4月的智能手机整体呈下降趋势,整体销量环比下降1.2%。虽然OPPO和vivo在市场份额上排名第二、第三,但是同样呈现环比下降的趋势,其中OPPO环比下降0.6%,vivo环比下降0.1%。
与之相反的是,排名第一的华为手机逆势上扬,环比上升1.8%,成为2017年4月增速最快的手机品牌。
当然,华为手机的持续增长源于其在高端市场的持续投入,高端市场的提拉作用非常明显。根据迪信通发布的2017年4月手机零售指数报告显示,在中国手机市场3500~4000元的价格区间,华为手机销量远超其他品牌手机,占据了接近九成的市场份额。
不仅如此,在2017年4月的中国手机销量占比中,华为手机跃居4000元以上机型销量占比的第一位,首次超过苹果iPhone手机,取得阶段性胜利。这样的数据足以说明,华为手机在高端市场的持续耕耘,已经开始收获。
除了市场份额占比和增速,线上、线下销量占比也成为此次调查报告的一大看点。根据GfK集团的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4月线上智能机整体销量819万部,环比增长8.2%;线下智能机整体销量2733万部,环比下降3.7%。随着中国手机市场的饱和,以及增速放缓,手机企业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基于此,对手机企业来说,科技创新是每个企业品牌发展不竭的动力。
“我们认为,要研究新技术,但是不能技术唯上,而是要研究客户需求,根据客户需求来做产品,技术只是工具。”
纵观中外科技企业的创新,很多企业,特别是世界大型跨国企业,由于不重视客户需求,最终导致最先进的技术创新无法实现其商业价值,使得企业无法正常运转,因资金链断裂而走向没落。对此,任正非说道:“我们认为,要研究新技术,但是不能技术唯上,而是要研究客户需求,根据客户需求来做产品,技术只是工具。”
客观地讲,作为技术驱动型公司,对技术的崇拜是无可否认的,但是因为过于崇拜技术,导致一些技术驱动型公司远离市场,结果消失在用户的视野中。纵观华为,同样也走过一段创新的弯路。任正非在内部讲话中坦言:“对技术的崇拜不要到宗教的程度。我的结论是不能走产品技术发展的道路,而要走客户需求发展的道路。”
在任正非看来,只有把客户需求导向优先于技术导向,才是上上之策。任正非在内部讲话中告诫华为人说:“重点客户、重点国家和主流产品的格局是实现持续增长的最重要要素,各产品线、各片区、各地区部都要合理调配人力资源。一方面,把资源优先配置到重点客户、重点国家和主流产品;另一方面,对于明显增长乏力的产品和区域,要把资源调整到聚焦重点客户、重点国家和主流产品上来。改变在重点客户、重点国家和主流产品上的竞争格局,以支持持续增长。”
2002年10月,对不景气的通信设备市场来说,联通CDMA二期招标可谓该年度中国电信行业的第一大采购单,因为仅二期招标总协议价格就达到100多亿元。对处于低迷状态的国内外电信设备商来说,这不啻一根救命稻草。国内外设备供应商对此期望很高,它们都跃跃欲试、摩拳擦掌。
由于电信行业自身调整,以及联通上市等重大事宜,让招标工作一再拖延,这对国内不少设备供应商的年度盈利带来不小的麻烦。
随着联通在A股上市,其CDMA二期招标突然加速,时任联通新时空总经理张云高介绍:“招标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联通暗地布局二期工程后,其竞争策略也在悄悄发生变化:一方面业务扩张向纵深发展,另一方面则更看重集团用户。
在此次招标过程中,已有包括北电网络、摩托罗拉、朗讯、爱立信、贝尔三星、中兴等厂商签下合同。让业界震惊的是,来自深圳的华为却意外落标。
众所周知,华为作为国内电信设备供应商的领头羊,在错过联通CDMA一期招标后,华为全力进行CDMA研发,但终因价格因素未能中标。
当华为在中国联通CDMA项目招标中落选后,华为痛定思痛,反省此次失败时发现,其关键在于产品开发的战略思路不正确。在以往,产品开发都通常是由技术驱动,研发什么就制造、销售什么。
如今,趋势已经变化了,很多新技术的不断问世,早已大大超越了用户的现实需求,甚至一些超前太多的技术,一旦用户不能接受,企业就会因此付出大量的沉没成本,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破产。
基于此,作为华为来说,其研发战略必须从技术驱动转变为市场驱动,其宗旨是以新的技术手段满足客户需求。在华为看来,创新的动力源自客户的需求,在创新实践中必须坚持客户导向。具体的表现为,从产品研发的最初阶段就考虑到市场,甚至考虑到后期的客户如何维护等问题。
华为为此建立了一套具有特色的“战略与市场营销”体系,理解、分析客户的需求,并基于客户需求确定产品投资计划和开发计划,确保以客户需求驱动华为公司战略的实施。
尽管有些项目已立项,在开发过程的各个阶段中,华为都基于客户需求决定是否继续开发,或停止,或加快,或放缓。
为了更好地做好技术创新,从2000年开始,华为变革了集成产品的开发。这样的做法打破以前由研发部门独立完成产品开发的模式,变成跨部门的团队运作。任何产品一经立项,就成立一个由市场、开发、服务、制造、财务、采购、质量等人员组成的团队。该团队对产品整个开发过程进行管理和决策,做到产品一推到市场,就能满足客户的需要。
当然,华为通过服务、制造、财务、采购等流程后端部门的提前加入,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充分地考虑了安装、维护、制造的需求,以及成本和投资回报,使得市场驱动的研发战略拥有了制度和机制的保障。华为这样做不仅是适应市场,也是为满足客户需求而进行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