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新文化运动到五四(1 / 1)

1915年,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杂志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当时,西方传入的大学制度建立起来,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实现“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这种自由讨论的风气给予新文化运动重要的活动空间。《新青年》的主将包括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刘半农、沈尹默、钱玄同、周作人、鲁迅等人,他们重估孔子,挑战儒家文化合法性,又引进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各种思潮理论。例如陈独秀的批判受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小说影响;周作人提倡经由日本新文学学习到的欧洲人道主义文学;李大钊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和唯物史观的观点。他们与各种反对派展开论战。

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以进化论探讨文学的时代性,认为现代社会必然要进行白话文的普及,废除文言。他提出了改良的八事(原则):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究文法,……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他的文章本身使用文言,原因是文言文经过翻译实践,容量加强,其实能适应当时的表达需要。而新式白话尚在萌芽,文化精英将它看作自上而下灌输知识的工具,而非严肃专业的文化语言。胡适强调白话文运动、文学革命是跟民族国家建设血肉相连的使命,白话因此被称为国语。他又以西方学术框架整理传统文学,结论多有偏颇粗劣,但是为新文学提供了最初的理论支持。胡适所说的白话,还是着重古代白话文学和口语的继承,后来傅斯年等人又系统、全面地提倡欧化白话,认为新语言和新思想不可切割,汉语要增强表现力,塑造新人,必须从外来语学习更多。

章太炎及弟子刘师培、黄侃等人,面对西方现代性拔除殖民地文化传统的冲击,重新整理、阐释《文心雕龙》《诗品》《文选》等著作,试图从本土文化的自身中再造新声。这些人的工作曾被看作复古和保守的逆流,但在今天可以有更公允的考察。文体的差异是中西方文学问题的关键。文体、文学的特殊与文字的特殊相关,章太炎的文体学研究从文字训诂入手,着眼可谓深远。严复、林纾这些西学先驱也都主张,引进的同时尽可能保留文化的形式本位,反对新白话取代文言。

文学革命运动几年时间,白话文开始全面推广,许多学生团体创办白话报刊,1920年教育部也颁布实施使用白话编写的低年级教科书。西方文艺思潮理论初步本土化之后,鲁迅又用成熟的白话小说让新文学有了很高的起点。最终,一种新型的、欧化语言主导的书面白话文成为后来五四文学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