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宋代文学(1 / 1)

1.文化转向

宋朝建国初,就面临辽国、西夏的压力,之后又遭到金国入侵,朝廷南迁,北宋变南宋。相对于唐朝,宋朝的文化封闭、忧郁,儒家色彩很重。新一轮思想秩序的整合完成,科举制度完备,专业文人变少,许多作者有官员政客的身份,诗文不再是人生的伟业。宋儒在解释经典之外,主张进一步提炼文本深层的大义。世界的基础被看作理,它贯通万物,显现在圣人的话中。服膺这种观念,读经不辍的就是道学。读经和世俗化的审美情趣并重。宋儒弘扬思想和日常人伦的结合,这其中也有对佛教的吸纳和回应。黄庭坚说,“若以法眼观,无俗不真”。

周敦颐提出文以载道的观念。杜甫的诗,韩愈的文章被奉为正宗,人生直接的内容感悟是重心,而并非语言本身的美丽。宋朝文章常有呛鼻的说教。但是它借鉴古文、改造骈文很彻底,文章在实用、贴近生活的层面比唐朝有长进。面对唐诗的高峰,宋诗起初是模仿,之后苦苦寻求突破,选材更加世俗,风格追求平淡。苏轼和黄庭坚是宋诗的代表,苏最崇陶渊明,黄崇杜甫,文人书卷气重,主张立足文本经典的基础,进行转化。钱钟书说:“唐诗多以丰神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

宋代城市生活的繁荣,印刷术的发达,让市民的精神从此开始催动文学。大量的文学作品得以出版,专门供市民娱乐的勾栏、瓦肆出现(说书,杂耍的演出产所)后,这类专业的、现场的娱乐,极大地促进了叙事文学的世俗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