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上古语音系统,有两种最重要的材料,一是前面说到的《诗经》韵脚,二是形声字。
形声字也叫谐声字,在汉字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理论上讲,形声字的声旁反映了造字时代的真实字音;又因声旁往往复用,新字又可做声旁,从而构成一个体系,反映出造字时代的语音系统。比如,“寺”从上部的“之”得声,而“侍、等、特、持”等字又从“寺”得声。当然,造字时代要比《诗经》时代早得多,而且不可能是一时一地造成的,所以实际情况是很复杂的。
从宋代就有人用谐声字考证古音。到顾炎武时,开始有意识地把同韵部的谐声字主次分明地放在一起,让人一目了然。其后段玉裁发展了这种做法,全面利用谐声字研究古韵,成就超越前人。
段玉裁(1735~1815)是杰出的古文字学家,他善于利用自己的古文字知识促进古音研究。他在《六书音均表》中提出了“同谐声者必同部”理论,并据此列出古韵部每部的主谐字,制成谐声表(图55);主谐字与被谐字也有不能归在一部的,这时读音也当相近。这一理论不仅促进了古音韵研究,对于我们简便地学习、掌握古音也很实用。
图55 《六书音均表》“古十七部谐声表”(局部) 选自《皇清经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