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从《集韵》到“平水韵”(1 / 1)

《广韵》所反映的语言与当时语音已经不和。所以北宋仁宗景佑四年(1037),丁度、贾昌朝等奉敕增修《广韵》,按当时语音大量改动反切,并补充注释,增加27000多字,总字数已达53000多(合并多音字、重复字后实有40000多)。因为收字很全,所以称《集韵》;又因注释丰富,成了一部不可多得的字典。《集韵》音系已经不同于《切韵》音系了。

景佑四年(1037),宋朝最后一次大规模修订韵书,编成新的《集韵》和《礼部韵略》。《礼部韵略》是在《集韵》原有缩略本《韵略》基础上修订的,是当时科举取士所用的官韵标准。该书收9590字,大大少于《广韵》,解释也尽量简略。因礼部负责科举之事,所以改名《礼部韵略》。今已失传。

金中叶后出现了几部有革新精神的韵书。韩道昭的《五音集韵》(1212)基于当时的北方方言,把《广韵》《集韵》的206韵合为160韵,每韵按三十六字母排列。其后王文郁的《平水新刊韵略》(1229)、刘渊根据《礼部韵略》所编《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更把《广韵》《集韵》206韵分别并为106韵、107韵。明清两代官韵即是106韵,称“平水韵”,甚至当代写古诗的人还有依据平水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