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切韵》(1 / 1)

《切韵》成书于隋文帝仁寿元年(601),是中国传统语言学中划时代的著作,是中古音韵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公元581年杨坚统一中国,建立隋朝。隋开皇(581~600)初年,刘臻、颜之推、卢思道、李若、萧该、辛德源、薛道衡、魏彦渊八位有影响的文人共论音韵,鉴于汉语古今南北的差别和前人韵书的乖互,决定重编一部能沟通古今、南北的韵书,作为全国文人审音辨韵的根据。当时只是粗略讨论,由二十岁出头的陆法言(562~?)做记录。后来陆法言广泛参考诸家音韵、古今字书,继续编撰,最终编成《切韵》一书时,已经过了近二十年。《切韵》行世后影响很大,到唐代时更成为科举评价的标准,以至于此前的韵书渐渐湮没无闻了。

《切韵》分193韵,收11000余字,分平声二卷,上、去、入各一卷,合计五卷。

实际上,《切韵》是以当时的洛阳音为基础的,同时吸收了古音和各地方音的一些特点。它反映的并非一时一地的实际方音,而是经过审音、正音后的标准通用官话语音,是当时文学语言的语音、读书音。

《切韵》原书已经失传,仅存序言一篇(见后文)。20世纪初在敦煌石室发现一些唐写本和五代刻本韵书残卷,有几种跟《切韵》原本比较接近。1947年发现的明代宋濂跋唐写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则是最为完整的。

切韵·序

[隋]陆法言

昔开皇初,有仪同刘臻等八人,同诣法言门宿。夜永酒阑,论及音韵。以(古)今声调既自有别,诸家取舍亦复不同。吴楚则时伤轻浅,燕赵则多(涉)重浊;秦陇则去声为入,梁益则平声似去;又“支、脂、鱼、虞”共为一韵,“先、仙、尤、侯”俱论是切。欲广文路,自可清浊皆通;若赏知音,即须轻重有异。吕静《韵集》、夏侯泳《韵略》、阳休之《韵略》、周思言《音韵》、李季节《音谱》、杜台卿《韵略》等,各有乖互。江东取韵与河北复殊。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欲更捃选精切,除削疏缓。萧、颜多所决定。魏著作谓法言曰:“向来论难,疑处悉尽,何(为)不随口记之。我辈数人,定则定矣。”法言即烛下握笔,略记纲纪。(后)博问英辩,殆得精华。于是更涉馀学,兼从薄宦,十数年间,不遑修集。今返初服,私训诸弟子,凡有文藻,即须明声韵。屏居山野,交游阻绝,疑惑之所,质问无从。亡者则生死路殊,空怀可作之叹;存者则贵贱礼隔,已报绝交之旨。遂取诸家音韵,古今字书,以前所记者,定之为《切韵》五卷。剖析毫氂,分别黍累。何烦泣玉,未得悬金。藏之名山,昔怪马迁之言大;持之盖酱,今叹扬雄之口吃。非是小子专辄,乃述群贤遗意。宁敢施行人世?直欲不出户庭。于时岁次辛酉,大隋仁寿元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