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两代,“三、百、千”仍是最基本的识字教材。前文已经提到,这时产生了很多“三、百、千”的改编本。
这时新形成的比较有影响的教材是明孝廷机的《鉴略妥注》、萧良有等人的《龙文鞭影》,清邹圣脉增补注释的《幼学故事琼林》、李毓秀的《弟子规》、无名氏的《昔时贤文》、王筠《文字蒙求》、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等。
《鉴略妥注》,原称《五言鉴》,是五言韵语连缀而成的简明历史读本,从上古至明代的通史提纲。“鉴”即指《资治通鉴》。比如叙述秦一统和项羽败亡:
秦始皇登基,并吞为一国。更号皇帝名,言词称曰诏。 焚书坑儒士,欲把儒风灭。孔道被伤残,孔墓被毁掘。 北塞筑长城,预备防胡贼。西建阿房宫,势与天相接。 后被楚人焚,烟火连三月。 ………… 项羽力拔山,一怒须如铁。恃己多勇才,不用谋臣策。 唯有一范增,见弃归田宅。垓下被重围,楚歌声凄切。 起舞于帐中,泣与虞姬别。非不渡乌江,自愧无颜色。 拔剑丧其元,兴亡从此决。
《龙文鞭影》原名《蒙养故事》,成书于明朝,清朝中叶后更加流行。内容主要是自然常识和历史典故,知识面很广,全书有两千多个典故。其文如:
粗成四字,诲尔童蒙。经书暇日,子史须通。 重华大孝,武穆精忠。尧眉八彩,舜目重瞳。 商王祷雨,汉祖歌风。秀巡河北,策据江东。
《幼学琼林》原名《幼学须知》《成语考》,清邹圣脉增补本叫《幼学故事琼林》,内容包括自然、社会、历史、伦理等三十多类常识,其文用骈语,两两相对,如起首是:
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而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而下凝者为地。
《龙文鞭影》和《幼学琼林》是简明的知识索引(尤其是文史知识),古代学童若能熟读成诵,终身读书、作文受益无穷。
《弟子规》是学规,内容主要是伦理道德教育。它以《论语》中孔子的这句话为提纲:“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全篇对这句话进行了演绎、发挥。清代中期后它比《三字经》还要流行。其文如: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
《昔时贤文》,又称《增广》《增广贤文》,是一部教为人处世的格言、谚语集。俗话说:“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会看书。”其文如: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弟子规》《昔时贤文》等书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今天看来有些不免陈腐过时,不合时宜。不过也有一些关于个人修养等方面的内容仍不过时。
清代乾嘉时期小学鼎盛,《说文解字》研究的成果尤其突出。段玉裁、桂馥、朱骏声、王筠,被称为“说文四大家”。王筠的《文字蒙求》则是专门为学童编写的文字学普及读物。全书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卷,共讲解1260字。见图48。作者提倡给学童讲解字理,《文字蒙求·序》说:
人之不识字,病于不能分。苟能分一字为数字,则点画必不可增减,且易记而难忘矣。苟于童蒙时先言知某为象形、某为指事,而会意字即合此二者以成之。形声字即合此三者而成之,岂非执简御繁之法乎。
图48 《文字蒙求》
清代诗歌教材,除了沿用《千家诗》,又形成了《唐诗三百首》。乾隆年间,蘅塘退士孙洙认为《千家诗》编选得不够精当:深浅不一,工拙莫辨,时代交错,只选五七言律诗绝句。因此他编选了唐诗三百余首,体裁包括古诗、乐府、律诗、绝句,并据谚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取名《唐诗三百首》。其后《唐诗三百首》的影响逐渐超过《千家诗》。
明清时期还有一类流行的非正式的识字教材——《杂字》。《杂字》大概是跟《千字文》同时代出现的;宋代时已经流行,和《百家姓》并称为“村书”,可见是农村常用的识字课本。因为是非正式的课本,见于著录的很少。敦煌石室发现的无名氏的《俗务杂字》,分蔬菜、饮食、杂畜、舟、车等十九部,每部罗列常用词语并注音,或有简单释义。它是词语手册,不是专用教材。
明清时杂字书很多,据张志公先生研究,有四种编法:
(1)分类词汇。这一类不是专用教材,而是分类罗列的词汇手册,不连属成文。如《益幼杂字》,分五谷、蔬菜、杂货、身体、人物等六十类,共五千多词。清王相的《世事通考杂字》也是如此。
(2)分类韵语。分类编排词语,虽不成文,但仿照四言或六言诗用韵,以便记诵。如明代的《鳌头备用杂字元龟》:
花卉枝叶,根蒂苞葩。果实子核,萼蕊茎芽。牡丹芍药,木樨桂花。海棠石榴,水仙梅花。
(3)分类杂言。分类编排的长短不一的短语、短句,或有节奏,或部分押韵。如《群珠杂字》:
梳头洗面,吃饭穿衣,备妆奁而嫁女,整肴馔以待宾。会亲眷,相女婿,通乡贯,结婚姻,分娩贺喜,下定娶亲。
(4)杂字韵文。这种杂字往往给特定地方的特定人群看的,连属成篇。如《山西杂字必读》是以市井小商人子弟和学徒为对象的。开头是:
人生世间,耕读当先。生意买卖,图赚利钱。学会写账,再打算盘。天平戥子,纸墨笔砚。升合石斗,一秤两端。明千明两,不哄不瞒。冷蒸热卖,现吃现端。
《杂字》是那些不以考取功名为人生目标的民众的识字教材。(以上见《传统语文教育初探》28~31页)
汉字识写入门难度较大。现在的小学语文课程,识字写字主要是在课文阅读教学中分散进行的。在一篇课文的阅读理解过程中识认七八个至十四五个不等的字,用硬笔学写八个左右的字。这样完成一篇五百至千字短文的教学,通常需要用三节课,每节课三四十分钟;学生家庭作业中往往还有写字练习。这样把3000个常用字(其中2500个要会写)分散到六年里面学习,时间拉得很长,效果并不理想。汉字复现率低,学生记不牢,新识的字常常回生;识字进程长、进度慢,会长时间影响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因为识字写字教学效率低,“少慢差费”,教师没有因为分散教学而感到轻松,反倒常常抱怨任务重,以至于现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由上一版规定一二年级识1600~1800字,写800~1000字,缩减为识1600字,写800字。
古代教育在最初阶段使用专门的集中识字教材,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先集中识认2000字左右。然后通过简明读物巩固识字成果,并进一步识字,兼学一些常识,进行修身教育。这些教材、读物绝大多数是好读易背的韵文形式。认识相当数量的字后,才正式学习经书和作文。同时,写字与识字分开进行,快识慢写,多识少写。这些做法对当代学前和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很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