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秦两汉(1 / 1)

史载最早的识字教材是《史籀篇》,传为周宣王太史所作,大篆字体。秦代李斯作《仓颉篇》、赵高作《爰历篇》、胡毋敬作《博学篇》,合称“三仓”(也作“三苍”),都根据《史籀篇》,并省改为小篆。“三仓”不是专用的识字教材。其动机是树立社会用字标准,是规范字书,收字多,基本上没有重复的字,很多不是日常用字。

汉代闾里书师根据秦代的《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整理、改编成新的《仓颉篇》,隶书体,3300字。《仓颉篇》一直流行到东汉,唐以后亡佚,近代以来出土简帛中多有发现。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中的《仓颉篇》现存1300余字。《仓颉篇》大致是将意思相关的字编成大致能读通的句子或一组词语,四四为句,每句用韵。这种体例叫“类而韵之”,对后世影响很大。《仓颉篇》起首是:

仓颉作书,以教后嗣。幼子承昭,谨慎敬戒。勉力风诵,昼夜勿置。苟辑成史,计会辨治。超等轶群,出元别异。

又有句子如:

云雨霣零,雾露雪霜。朔时日月,星晨纪纲。冬寒夏暑,玄气阴阳。

陂池沟洫,渊泉堤防。江汉浍汾,河溏池漳。

《仓颉篇》与扬雄的《训纂篇》、贾鲂的《滂喜篇》也合称“三仓”。“三仓”收字全备,无重复,是字书,也供识字之用。

汉代史游的《急就篇》是唯一完整保存至今的秦汉以前的识字教材,也叫《急就章》。《急就篇》收常用字,字数较少,不求全备,有少量重复字。与此前以通用字书兼作识字教材不同,《急就篇》是最早的专用儿童识字教材。它在东汉时取代了《仓颉篇》的地位,直到唐代仍流行。现存《急就篇》是东汉人改编过的,34章,2144字。每句七字、三字居多,也有四字的。第一章是:

急就奇觚与众异,罗列诸物名姓字。分别部居不杂厕,用日约少诚快意,勉力务之必有喜。请道其章。宋延年,郑子方。卫益寿,史步昌。周千秋,赵孺卿。爰展世,高辟兵。

《急就篇》因为收的是常用字,所以也是写字教材。历代都有书法家书写范本,以供人模仿学习。现存最早的是三国吴皇象的《急就章》(图29)。《急就篇》还兼有丰富的常识和思想教育的内容。它的体例对宋以后盛行的“三、百、千”和各种“杂字”教材有深远影响。

汉代蔡邕(133~192)的《劝学篇》选常用字,偏重学习态度教育,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颇为流行。现已亡佚。其文如:

人无贵贱,道在则尊。

木以绳直,金以淬刚;必须砥砺,遂其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