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怀疑,才能发现人生的深度命题(1 / 1)

哈佛学子善于学习,但对于自己所学的知识,他们不会盲目相信,而会保持理性怀疑。

哈佛商学院教授、世界顶级管理思想大师拉凯什·库拉纳曾经说过:“我希望你们敢于质疑。作为教育者,我们也是这样做的:常提问,多寻依据,考虑多方观点。同时,我希望你们也做个理想主义者,具有质疑精神的理想主义者,但不是一味地愤世嫉俗。多提复杂的问题,并努力对此做出解答。”

“理性怀疑”是哈佛学子普遍具有的学习态度。哪怕是所有人都认同的权威,他们也会理性怀疑。这样的学习态度,让哈佛学子的思维十分开阔,他们敢于打破常规,而不会受到思维定式的影响。哈佛教授也鼓励学生,对一切事物保持“理性怀疑”的态度。

世界上并没有绝对的事物,权威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只能代表前人的经验总结或者权威人士的一面之词,而事物时刻在变化,过度迷信权威,只会阻碍一个人的创新能力以及前进的步伐。正如哈佛大学的霍曼博士所说:“创造性思维有点像思维越狱,打破思维定式和常规套路,摆脱路径依赖,把思路从已经久用的方法上移开,需要创造性的重复,从历史和艺术中寻求灵感,而不是简单重复。”

当你对某个事物进行“理性怀疑”时,大脑便已经开始进行创造性思考了。

人类的劣根性之一,就是对权威的盲目服从,有时连自己的选择都被他人所操控,甚至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做出违背自身意愿的决定。大多数人不都是如此吗?大家所认同的东西,自己也会选择认同,无论这种认同是否出于自己的思想。

法国科学家让·亨利·法布尔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把许多条松毛虫放在一只花盆的边缘,使其首尾相接成一圈,然后在花盆旁边放了一些松毛虫爱吃的松叶。结果只见松毛虫围绕着花盆一圈又一圈地走,一走就是七天七夜,最后尽数死在劳累和饥饿之中。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只要其中一条松毛虫能够改变路线,就能吃到花盆旁边的松叶了。

动物如此“盲目”和“从众”,那比动物更聪明的人呢?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的心理和行为都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外界的各种信息和规则,当然也包括权威的思想与言论。

当我们受到外界人群的影响时,总会通过调节自己的认知和判断来让自己表现得更符合公众的标准。在一般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可能是正确的,但是我们之前已经说过“真理有时候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所以也会出现多数人都是错误的情况。

拥有“从众心理”的人,都缺乏独立思考与独立判断的能力,也很难分清决定的错与对,因为在他们看来,大多数人认为的“对”才是真正的对,而大多数认为的“错”就一定是错。如果有某种观点得到“权威”认证,他们更不会提出质疑,只会盲目跟从、信服。

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助理教授斯坦利·米尔格兰姆对这种情况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最后得到的结论是:“盲目和不经思考地服从权威,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斯坦利·米尔格兰姆教授还明确指出,无论多么简单的定论,我们都不能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测去做出判断,哪怕服从权威或者权威效应确实存在,但是在缺少严密的实验研究和理论认证的情况下,仍然不能妄断其中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应该让自己保持“理性怀疑”的态度,更要有“质疑权威”的勇气。

那些真正实现创新,或者有重大发现的优秀人才,往往能够打破过去的很多成见。我们可以尊重权威并虚心向权威学习,但是绝不能迷信权威,而应该时刻保持质疑的精神。

当我们用“理性怀疑”的眼光看这个世界时,会发现很多“问题”的存在,对任何“权威”,都能够持有质疑的态度,而不是盲从。要知道,在科学研究中,可能有9 999个想法都不会得到结果,第10 000个想法却可能改变整个人类的命运。

古人劝诫我们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思是说,要让自己博学多才,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要彻底搞明白,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只有这样,才能拥有独立的思维,才能真正地学习到知识,而不是被权威误导。

对于学问,我们应该保持“理性怀疑”的态度,对于其他事情,也应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