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讲究的是勤奋、是积累、是高效的学习方式、是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状态……
如果一个学生整日萎靡不振,看起来没精打采,甚至陷入了“习得性无助”中,又如何好好学习呢?“习得性无助”指一个人经历了挫折与失败之后,面对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
“习得性无助”的孩子,最初也拥有积极的心态,但是经历多次努力之后,仍旧达不到自己或父母的要求,甚至因此遭受父母的批评、打击和责骂,结果成绩越来越糟糕,直至陷入恶性循环中:父母起初的批评可能还有一点作用,但一次次的批评和打击,让孩子越来越无助,开始觉得自己“就这样了”“无能为力了”“没办法了”……
这时候的孩子已经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中,就像古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一样,一次又一次将巨石推上山顶,然后巨石一次又一次从山顶滚落,如此循环不止,西西弗斯永远都在绝望之中,直到他的生命尽头。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像西西弗斯一样,很努力地去做某件事情,却又频频发生意外,始终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由于长久的努力得不到回报,这些人甚至会觉得努力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这种无助又无望的感觉,便是心理学上的“习得性无助”。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在研究动物时,用狗做了一个经典的实验:
他将狗关进笼子里,每当蜂音器响起的时候,就对笼子里的狗进行一次电击。起初狗会极力挣扎,但笼子关得紧紧的,它根本无法从笼子里逃出来。
多次实验之后,蜂音器响起,即使把笼子的门打开,狗也没有再挣扎,而是呻吟着、颤抖着,等待电击的出现。可笼子的门明明开着呀,只是它已经没有了逃出去的想法。
马丁·塞利格曼将这种“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的状态,称为“习得性无助”。这项研究也表明,反复对动物施以无可逃避的强烈电击,会给动物带来无助和绝望的情绪,让它们渐渐放弃想要抵抗的想法,绝望地等待最坏的结果。
后来,心理学家发现,在对人类进行类似的实验中,出现了类似的结果。
很多人在陷入长久的困境中时,都会产生自我怀疑或者自我放弃的念头。或许起初他们也努力过、挣扎过,但因为没有见到成效,便开始放弃努力,认为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或者认为困境是无法被改变的,至少自己没有能力改变。
在“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下,人们会自我设限,将失败的归因放在自己身上,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够,从而放弃尝试的勇气与信心,变得破罐子破摔。比如有的人学习成绩不好,就认为自己的智商太差,失恋了就认为自己不够优秀等。
“习得性无助”对于自我心理状态以及自我发展都有巨大的负面影响,既然如此,我们应该如何摆脱“习得性无助”呢?
1.调整自己的归因模式
无论是成功或是失败,都应该有正确的归因。失败了,不能将所有归因都放在自己身上,认为自己不行、自己没有能力,从而陷入“习得性无助”的状态中。应该调整自己的归因模式,正确认识自我,而不是一味地将失败归因于自己。
2.从自己擅长的事情做起
做自己擅长的事,更容易获得成功,更容易拥有喜悦和成就感。这样,自信心也会越来越强,对于自己的能力也会越来越认可。
3.降低不擅长领域的预期
当我们在不擅长的领域屡屡受挫时,可以适当地降低期望,否则只会让自己不断陷入挫败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当我们在不擅长的领域遭遇失败,不如将精力放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同时要学会把“我就是做不好”变成“我可以做好什么”。
当一个人遭遇失败、陷入困境和挫折之中时,仍旧要保持坚韧的意志力,去克服困难,去改变现状,而不是产生“习得性无助”的心理。
意志力是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控制自己欲望的能力、激励自己不断进步的能力和克服一切困难的能力。坚强的意志力能够帮助我们掌控人生、控制情绪、战胜困难、从容不迫地走向成功;而缺乏意志力,只会让人胆怯、畏惧、无所作为,最终演变为“习得性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