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每个人都曾有过的“美好经历”——从幼儿园到大学,甚至工作之后,很多人都保持着晨读的好习惯。因为早晨空气清新、头脑清醒,晨读能够帮助我们很好地记忆。
一个人能够记忆的东西越多,说明学到的知识也更多。很多老师、父母认为,早晨是人记忆力最好的时段,所以总是要求孩子早起晨读、背诵单词或课文。虽然老师、父母的想法是对的,但是认为“清晨是人记忆力最好的时段”,不完全正确。
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每个人最佳的记忆时段不一定是早晨,比如一些“夜猫子”,他们晚上的记忆力会更好;而有的老年人,在下午的记忆力才最好。所以,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而要根据每个人的年龄、体质、习惯、心理状况等因素,确定每个人的最佳记忆时段。
1978年,美国圣约翰大学的两位教授——里塔·邓和肯尼斯·邓做了一个有关记忆力的实验:他们采访调查了几千人,其中包括儿童、青少年和中老年人,最后将这些人在一天中的“最佳记忆时段”做了记录:
1.30%的人,在清晨记忆力最佳,刚一清醒,他们就做好了吸收新知识的准备;
2.30%的人,在下午记忆力最佳,他们在午休醒来后记忆力最强。
3.30%的人,在晚上记忆力最强,他们就是传说中的“夜猫子”。
4.10%的人,没有时间上的偏向性,在任何时段都能很好地记忆。
虽然每个人的“最佳记忆时段”不同,但大约1/3的年轻人的“最佳记忆时段”仍旧是清晨。这时候进行晨读,或者学习一些重要的知识,往往会收获满满。
事实上,在信息化时代,人类的整体记忆力正处在不断下滑的状态,主要是因为“外包大脑”的出现。什么是“外包大脑”呢?就是将大脑需要记忆的东西,外包给云端,将其存储在网络系统之中。这无疑是网络信息数字化时代给人类提供的最实用、最便捷的服务了。
虽然“外包大脑”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过度依赖“外包大脑”只想把有用的信息存储在云端或硬盘上,而不愿意用大脑去记忆。
我们应该明白,大脑记忆才是人类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中最基础的一个环节。只有通过大脑记忆,才能积累经验与学识,才能实现思维上的创新。过多地使用“外包大脑”,只会让思维越来越僵化,遇到问题只会网络式搜索,人会渐渐地失去了独立创新的能力。
那么,如何才能构建信息化时代的记忆宫殿呢?
那就是找到属于自己的“最佳记忆时段”,用大脑去思考、学习和记忆。当然,死记硬背肯定不行,而应该讲究方法。下面推荐几种哈佛学子常用的记忆方法:
1.形象记忆法:将要记忆的材料转变成有趣的画面
心理学研究发现,所有的记忆都具备形象化与图像化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简单地依靠想象力。所以,在面对枯燥无味的材料时,可以通过丰富的想象将这些材料转化为生动有趣的画面或者故事,让记忆更加深刻。
2.理解记忆法:在牢记前对内容进行深入的剖析
理解记忆法是最普遍的一种记忆手段,比如对原理、定义、公理以及法则等的记忆都需要先理解内容,然后才能牢固地记住。理解记忆的前提就是思考,通过深入地思考,能让材料变得透彻,更容易记住。
3.关联记忆法:让抽象的东西与熟悉的东西建立联系
所谓关联,相当于用一根绳子,将一头熟悉的印象深刻的事情和另一头不熟悉印象不深刻的事情紧紧地结合起来。当我们回忆时,可以通过熟悉的事情,联想到不熟悉的事情。比如要记住某一张扑克牌,可以将红桃8想象成鳄鱼,将方块4想象成某位歌星,如果让鳄鱼咬住歌星,那么当我们想到鳄鱼时,就会想到歌星。这就是关联记忆。
总之,如果能够把握好清晨记忆力最佳的时段,利用好的记忆方法,便能让学习事半功倍。在美好的清晨,无论进行晨读、学习还是工作,都能有更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