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也有堆积如山的作业
人生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外界不断变化的环境。一旦一个人的学习停止了,那么他对这个环境的适应也就停止了。只有那些能做到终生都在学习的人,才会不断获得新信息,从而抓住新机遇,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与素质,最终走向一个又一成功。
——哈佛“刻”在教室里的话
很多学生在一个阶段的学习完成之后,可能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啊,我终于学完了!”他们所谓的“学完”,不过是自己一个美好的“愿望”——希望自己可以好好休息一下,希望能暂时远离学习。然而,事实是“残酷”的。人生就是一所终身制的学校,没有人能学完,哪怕到了弥留之际,也许都不算是毕业,所以才会有“活到老,学到老,学不了”这句话。
哈佛有一句名言:“狗一样地学,绅士一样地玩。”这是提倡学生们该做事的时候就要全力以赴、尽心尽力把每一分、秒都充分地利用,力求高效地完成。而当事情做完时,就要给自己放个假,轻松一下,去做些自己喜欢的事,让自己的身心完全得到放松和愉悦。
进入了哈佛绝不是进入“天堂”,相反,仿佛进入“地狱”。在哈佛校园里,学生的学习压力非常大,竞争的激烈是近乎残酷的,简直就是向自身极限能力的挑战,哈佛商学院在这一点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哈佛商学院的学制为两年,第一学年的课程任务极重,有11门课程,校方要求每个一年级的学生至少有10%“良”。拿到8个以上“及格”或“不及格”的学生被称为“触网”。“触网”的学生能否升入二年级,要经学生成绩委员会根据学生本人的请求、教授的评价以及“触网”的客观因素来决定。其中一部分将获准升学,而另一部分则被迫退学,但可以保留重新申请入学的权利。尽管每年只有5%左右的人“触网”,可是由于“触网”而被迫退学的威胁是始终存在的。何况评分的范围不是整个年级,而是按照固定的百分比在班上分配,这就给所有学生制造出了时时刻刻都存在的挑战。为了迎接这一挑战很多学生每天要学习13~18小时,凌晨一两点钟睡觉,早上8点半还得上课,简直连气都喘不过来。
美国东部一所大学正在进行期终考试,这天已经是考试的最后一天了。工程学很多高年级的学生都显得非常兴奋,因为考试结束后,迎接他们的将是热闹的毕业典礼。学生们知道这最后一次的期终考试并不难。因为考试前,教授就已经告诉过他们,可以带任何书或笔记,只是考试过程中不允许交头接耳。在拿到考卷时,所有学生的脸上都笑开了花——试卷上只有5道评论型的题,再没有其他题目,大家觉得这次考试真是太简单了。
然而,当大家真的开始阅读题目并准备作答时,笑容从他们的脸上慢慢地散去了,焦急、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开始在教室内蔓延。
3个小时的考试时间过去后,教授毫不犹豫地收走了所有学生的试卷。
但教授并没有离开教室,而是拿着那一摞试卷,看着下面那些沉默的学生。几分钟之后,教授忽然开口说道:“完成全部5道题的同学请举手。”
下面没有一只手举起来。教授继续问:“那4道题呢?”依然没有人举手。
“3道题?”教室里安静极了,学生们的脑袋开始低下去了。
“2道题?”大家互相看看,还是没人举手。
最后,教授叹了口气:“那1道题呢?有没有人能完整地解答出其中的1道题?”教室里弥漫着沮丧的情绪,这些学生中甚至没有一个人能顺利答出一道题。教授放下了试卷,却点了点头说:“其实,这正是我所期望得到的结果。我只希望你们通过这最后一次考试能记住一点,即便你们现在已经大学毕业了,但你们的学习却还远远没有结束,甚至,才刚刚开始。”
这位教授用考试的方式向所有学生诠释了这样一个词——学无止境。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大部分人都对学生时代那种“总是在学习”的状况深感疲惫,所以几乎所有的学生在毕业即将要走向社会时,都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放松感。他们和故事中的那些大学毕业生一样,觉得未来已经是自己的了,终于可以摆脱学习了。可事实上,他们所学的不过是书本上那些既定的、基本的知识罢了,社会是一本更为复杂的大书,有太多的社会知识还等着他们去学习。
1994年11月,意大利罗马召开了“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会上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那就是“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会议还强调,假如一个人不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那么他可能很难在未来生存下去。其实静下心来想一想,学到的知识将属于自己,别人无法轻易夺走。而且人的成就与幸福是由他所学知识的多少和他个人能力的大小等来决定的。正如法国思想家罗曼·罗兰所说:“财富是靠不住的。今日的富翁,说不定就是明日的乞丐。唯有自身的学问、才干,才是真实的本钱。”
现在,学习已经不再是只有在学校才能进行的活动了,每个人都应该具备一种强烈的学习意识,每时、每地、每事都有可能带来学习的机会。所以,丢掉那种走出校门就不再学习的想法吧,所有人都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进步。
现在是一个终身教育的时代,任何人都不可能有学完的那一刻。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人们在一生的每个阶段,都可以接触和学习多种形式的智力、体力方面的知识技能,知识的大门永远是敞开着的。”人的一生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完善,才不会虚度光阴。
人们常说:“会休息才会更好地工作。”事实的确如此,人们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讲究劳逸结合,张弛有度。该努力时拼命努力,该休息时尽情放松,这才是聪明的做法。这样看似没有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但是,这样做的效果要比你花费全部时间来学习好得多。况且,你也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你的精力也不允许你不停歇地工作。与其效率低下地工作,不如适当地放松休息。
因为,如果我们勉强自己去做事,那么既不会对自己有利,也不会给学习带来益处。相反,如果我们能花一些时间来放松和休闲,就会使我们获得力量,能更好地去实现我们的目标。
◎哈佛心理测试:你是个拼命努力的人吗?
当你放假或休息时,最喜欢去哪种地方放松身心?
A.水疗SPA B.乡间农田
C.古代庙宇 D.游乐园
答案
A.你是一个注重精神世界的人,对物质的享受没有太强烈的欲望,认为只要够用就好,因此不是一个努力打拼事业的人。虽然你对自己也有要求,但是定位并不高,只要及格就好,不会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这样的人生活上过得比较逍遥,但不会有太大的成就。
B.你是一个既要事业又要家庭的人,而且能够将两者兼顾得很好。打拼事业时,你精力充沛,处事果断,魄力过人,成绩斐然;而一旦回到家中,你就会将工作抛开,全心享受天伦之乐,不会把工作压力带回家,这让你在家庭和事业上都如鱼得水。
C.你是一个喜欢创新不爱墨守成规的人,在开创事业时也不会循着前人铺好的路去走,而是努力创造一番非主流的事业。会将自己的新鲜构想,投入到事业中,并将其推向高峰。因此你是一个思想独特的创业者,最终也会有所成就。
D.你是一个典型的工作狂,对自己有很高的期望值,希望自己能够达到较高的社会地位,亦憧憬自己的经济能力能够高人一等。因此,无论是爱情还是家庭都无法与你的事业相比,在你努力打拼事业的过程中,这些都成为了附属品,你人一生将在不断地攀登一座座事业高峰中度过。
聚沙成塔——没有勤奋,就什么也没有人的一生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即使没有意识到,你也是一直在生活、工作中学习。如果一个人具有自我教育意识,能够以诚恳的态度去学习,他就能克服所有危机,赢得他所希望的一切合理的东西。
——哈佛校长名言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同时,学习也是不分地域的。可以说,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都可能存在着需要学习的知识,他人的任何一个举动都有可能是值得学习的。善于抓住每一个可能的学习机会,不浪费一切可能的学习时间,这种不断学习的方式就像是在聚沙成塔。也许最初看到的只不过是一小粒一小粒的沙子,但最终将是一座宏伟的知识宝塔。
很多人用金字塔来形容中美学生的学习能力。意思是,中国孩子的学习能力是正金字塔,年纪越大学习的空间越小。而美国学生的学习是倒金字塔,他们学会的是持续学习的能力。中国学生的学习动力,还有大学的严进宽出的教育体制,都让他们觉得上大学是无比轻松的一件事情。从自身到外在都没有敦促他们学习的力量,于是,放松成为一种普遍的状态,同学们都在讨回他们前12年被克扣的休闲时间,尽情地休闲。中国学生是刻苦学习12年,到大学休闲。
美国学生是“休闲”12年,大学开始刻苦学习,玩命地学。这是走向社会前,最有价值的黄金学习阶段,这4年间,他们在本领与情商的提高上会有质的飞跃。在哈佛,教授们会时常提醒学生们要做好时间管理。在人生的道路上,你停步不前,但有人却在拼命赶路。也许当你站立的时候,他还在你的后面向前追赶,但当你再一回望时,已看不到他的身影了,因为,他已经跑到你的前面了,需要你来追赶他了。所以,你不能停步,你要不断向前,不断超越。成功与安逸是不可兼得的,选择了其一,就必定放弃另一个结局。今天不努力,明天必定遭罪。哈佛告诉它的学生:“学习时的痛苦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
由此可见,只有努力的人才会成功,他们通过不断的努力为更美好的明天做着充足的准备。其实,学生也有自己固定的“工作”时间,这个工作就是学习。一般来说,一节课的时间是40分钟,一天按照7节课来算的话,也就是280分钟。而一周学生只上5天课,也就是1400分钟,即大约59个小时。
而这些时间显然只占了一个星期时间的1/3多一点。那么,剩下的那一半多的时间,是不是还可以做很多事?有人可能会说:“我不睡觉啊?我不吃饭啊?
我不能总学习吧?这样算来,时间哪够啊!”的确,剩下的这些时间是要包括吃饭、睡觉的,可同时还有学习之余的休闲时间,而且每个星期都还有1/2的休息时间。除去必要的吃饭睡觉休息,剩下的不全都是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吗?所以,每个人都没有理由让那些原本可以被利用的时间就这样从身边偷偷地溜走。
哈佛对“最优秀的学生”是如何定义的呢?从总体上来说,哈佛喜欢全面发展的学生甚于喜欢具有某方面天才的学生。当然,学科不同,对“最优秀的学生”的要求也有所差别。以哈佛商学院为例,它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培养立志为社会做贡献的杰出的工商企业领导人。哈佛商学院要求它的毕业生具有下列品质和能力:
第一,在价值观和思想品质方面要做到:有职业道德;不断完善自我;自尊;注重实际。
第二,在能力方面要具有: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严密分析推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对问题的综合能力;交际和谈判的能力;团结和合作的能力;领导能力。
第三,在知识方面要具有:全面的管理知识;实际业务工作的专门知识;世界知识;技术知识。
由于哈佛学生的先天潜质和后天学习两方面都达到了“最优秀”的标准,所以,哈佛培养的学生一个个实力不凡。他们日后取得与众不同的成就也就不足为奇了。
彼得大帝作为俄国王位的继任者,也是通过艰辛的努力才真正得到自己的王位的。和其他王室成员不一样,他经常换下宫廷服装,穿上工作服去从事劳动。他看到西欧文明的成果在俄国几乎不为人知,感到痛心疾首,便下定决心进行自我教育,提高自己国民的素质。26岁那年,正是其他的王子们耽于玩乐的年龄,他开始周游各国,他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游山玩水,而是向这些国家中的优秀人员学习。
在荷兰,他自愿为一位造船师当学徒。在英国,他在造纸厂、磨房、制表厂和其他工厂里干活。他不仅细心地观察,而且像普通工人一样干活并拿到工资。在伊斯提亚铸铁厂,他用1个月的时间来学习怎样冶炼金属。其他一些陪同他出访的俄国贵族子弟可能根本没有想到他们会干这样的苦活,当然最后他们也不得不背运煤块和拉风箱。
他问工头穆勒,普通的铁匠每铸16千克的铁可以得到多少报酬。“3个戈比。”穆勒回答说。但是工头付给彼得大帝18个金币。“你的金币自己留着吧,”彼得说,“我并没有比普通的工匠干更多的活,你给别人多少就给我多少吧!我想买一双鞋,我的鞋实在不能穿了。”他脚上穿的鞋已经补过一次了,现在又满是破洞。他对新鞋很满意,说:“这是我用自己的汗水换来的。”
彼得大帝铸造的一根铁棒现在还在穆勒的伊斯提亚铸铁厂展示,上面有他的名字。还有一根保存在匹兹堡的国家珍奇博物馆,作为对亲自参加劳动的这位伟大国王的纪念。这对每个俄国人都是很有启发的:国家要想永远繁荣下去,不管是农民还是沙皇,都需要辛勤地工作。彼得大帝的事例告诉我们:只有靠自己的汗水和辛勤劳动换来的生活才是最真实、最美好的生活。俗话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想收获美好的果实,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
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一句话道出了天才之所以为天才的真谛。也许正在学习画画的你,看到《蒙娜丽莎》会惊艳它的美丽,赞叹达·芬奇的巧夺天工,可是,如果没有刻苦的练习,又怎么会有他日后的成就呢?无论一个人的资质是多么优秀,要想获得成功,他都必须付出努力。先天的聪慧秉性并不是我们获得成功的保证。
天道酬勤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先天的资质再好,也需要后天的刻苦努力,勤奋耕种,才能收获梦想的果实。勤奋是成功的根本,只要勤奋就能克服一切困难,成就一番事业。如果没有勤奋,就是有再好的条件,也很难取得最佳效果。让我们把勤奋移到身体里,植到心灵中,让它开出灿烂的花朵,结出梦想的果实。
◎哈佛心理测试:你是勤奋的人吗?
对于每天上学所要学习的课程,你认为:A.功课太多了,作业也太多了,上学是一件特别无聊的事情B. 学习上的事情太无聊了,不过每天上学还是很有趣的事情,每天都可以有很多同龄小伙伴一起玩耍
C. 对于老师所讲的课程,有的科目自己觉得很有趣,所以很喜欢,但是还有一些很无聊,自己并不喜欢
D. 对老师所讲的内容都很感兴趣,觉得上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因为上学可以让自己了解很多有趣有益的事情答案
A.说明你是一个讨厌学习的人。所以在学习上你根本谈不上勤奋,更多的时候,你只是把上学作为一种应付日子的手段,而不是获取知识的途径。对你来说,你目前的这种状态是很危险的,因为在你应该获取知识的年龄,你在大把地挥霍你宝贵的时间,如果你还希望自己将来有所成就,你就必须改变自己,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学会让自己喜欢学习,乐于学习,并能够做到勤奋学习。
B.说明你是一个比较积极、乐观的人。你总是能从很多无聊的事情中发现乐趣,所以对你来说,无论你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生存境况,你都不会悲观绝望。但是,你的这种性格虽好,却并不能成为你今后成就伟大事业的基础,因为你还缺少一个必备条件,那就是用相应的知识储备来武装自己。所以,今后你必须做的就是把自己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同时更勤奋一些。
C.说明你是一个对学习比较感兴趣的人。从一定意义上说,你可以算是一个勤奋的人,因为只要是你感兴趣的科目,你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即使老师并没有做相应的要求,你也会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去学习一些和自己感兴趣的科目相关的知识,甚至你课余时间所看的一些图书,也和自己所感兴趣的科目有关。但是,这一切都不能保证你是最优秀的,因为你在学习中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偏科。如果你真的想改变自己,你就必须改变目前的那种勤奋状态,把自己的精力平均用到自己所学的所有科目中,保证自己的每一科都是优秀的。
D.说明你是一个学习非常勤奋的人。你对自己所学的每一个科目都非常感兴趣,在学习上,你各科的成绩也比较平均。但是学习并不是生活的全部,所以,你在勤奋学习的同时.也必须让自己抽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关注学习以外的事情。
学习的捷径就是好的学习方法
我们应该积极投身于知识的领域,用心体会,这样才能在愉快中学到知识。
——哈佛大学 哈默尼斯教授
一提到学习,可能有人会说:“我不是学习那块料。能上哈佛的都是精英,我怎么能和他们比?”此言差矣!哈佛商学院前院长麦克阿瑟曾经指出:“哈佛学生之所以能够成功,关键并不在于他们曾经在这所学校镀过金,而是在于他们经常会自己给自己施加压力,这使得他们的能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
麦克阿瑟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让所有人知道,每个人都是具有潜能的,只要下定决心学习,只要多给自己施加一些压力,所有人都可能会学有所成。不过,光有这种信心与动力是不够的,要想学习好还需要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哈佛教授在教育学生时,就经常这样说:学习的真正目的并不在于记忆、存储,或是学会运用某种特定的技巧,而是在于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关键就在于必须“学习如何学习”。
所谓“如何学习”,说白了就是学习方法,只有掌握了良好的学习方法,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否则,不能懂得并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虽然和别人花费了一样的时间,表面看上去也和别人一样在看书,但实际上只不过是真的在那里“看”书而已。书上的文字只经过了眼睛,却没有经过大脑,做不到完全领悟、融会贯通,相当于没学。哈佛学生在入学的第一年也就是大学一年级时是不分科系专业的。之所以这样做,是希望学生们能通过这一年的学习与尝试,去发现并确认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专业方向,以便于他们在今后进行专业选择。
这种对课程的自由选择对每一位新生都是一种挑战,他们必须在这一年里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这样他们才能找到自己学习的方向。很显然,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方法是必不可少的。歌德说:“真正的学者知道怎样从已知引出未知,并且逐步接近于大师。”良好的学习方法体现的是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如何能更有效、更髙效地学习,本身就可以算得上是一种知识与学问。
要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可以先培养自己对学习的兴趣。一位哈佛学子的家书中有这样的一段内容,信是他的父亲写来的,父亲说:“孩子,我并不注重你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在我看来,那一点儿也靠不住。我认为最关键的是,在你的学生时代,你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并尽自己的努力去发展它。在我看来,如果你学习时发现了兴趣点,它一定会让你全身心地投入。我希望你能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学科,然后投入进去。这样你身上的全部潜能才有可能被激发出来,同时你才有可能在你感兴趣的领域取得成功。孩子,这才是我真正希望你做到的。”
人人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这位父亲所说,兴趣会让人在学习时全身心地投入,这也就加快了成功的步伐。而这种成功的经历又会促使学习兴趣提高,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所以,一个人应该尽自己的努力去寻找那些能引起自己新鲜感、愉悦感、好奇感的切实有用的知识,这样他才会对学习产生一种渴望,从而自然而然地激发出自身的学习兴趣。
同时,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培养良好学习方法的关键途径。有的人总是边学边玩,即便是感兴趣的知识内容,他也不愿意静下心来认真去学。这种坏习惯会让他学而不精,一部分宝贵时间也被白白浪费了。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培养专心、认真、惜时、有始有终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另外,不要忘记勤加练习,还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勤学与苦练是分不开的,学过的知识要通过练习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而不耻下问是解决疑问的最佳途径,老师、同学、父母、朋友,他们都能成为答疑解惑的老师。不要怕羞,问的问题越多,我们就能越多地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弥补。
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单纯的模仿、照搬都是不可取的行为,所以要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即便是哈佛学生的学习方法,也不要将其搬过来分毫不差地直接使用。别人的办法可以参考,但最好还是能培养出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自己的方法才是最适合自己的,才能又快又准地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展开学习。正确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好比工匠手中合手的工具,这会让人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效能的学习方法,才会让人更快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以数学为例,如何更快地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呢?
一、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别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首先要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是难免的,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错题集,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考试中能运用自如。实践证明:到关键时候,你所表现的解题能力与平时练习无异。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三、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考试。
首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三个方面上,因为每次考试占绝大部分的也是基础性的题目,而对于那些难题及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作为调剂,认真思考,尽量让自己理出头绪,做完题后要总结归纳。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在任何时候镇静、有条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绪。特别是对自己要有信心,永远鼓励自己,除了自己,谁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谁也不能打垮我”的自信心。
知识积累得越多,你要达到的目的也就更容易,因为供分析和筛选的对象变多了。所以经过众多的分析过后的结果,肯定也是精辟的、准确的,你所要了解的事物也就越近了。哈佛教授一直在教育自己的学子:知识的运用并不只是翻翻书本,而且要经过大脑的筛选和加工。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充分运用自己学的知识来解决眼前的问题,而且还要看此方法是否符合解决当前的问题,不能仅靠经验来判断事物的对与错。
◎哈佛心理测试:你的学习方法好吗?
下面是10个问题,你实际上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就怎么回答。每个问题有三个可供选择的答案:是、不一定、否。请把相应的答案写在题目后面。
1.学习除了书本还是书本吗?
2.你对书本的观点、内容从来不加怀疑和批评吗?
3.除了小说等一些有趣的书外,你对其他理论书根本不看吗?
4,你读书从来不做任何笔记吗?
5.除了学会运用公式定理,你还知道它们是如何推导的吗?
6.你认为课堂上的基础知识没啥好学,只有看高深的大部头著作才过瘾吗?
7.你能够经常使用各种工具书吗?
8.上课或自学你都能聚精会神吗?
9.你能够见缝插针,利用点滴时间学习吗?
10.你常找同学争论学习上的问题吗?
答案
第1、2、3、4、6题回答“否”表示正确,其他问题回答“是”表示正确。正确的给10分,错误的不给分。回答“不一定”的题目都给5分。最后计算总分。
总分85分以上,学习方法很好。
总分65~80分,学习方法好。
总分45~60分,学习方法一般。
总分40分以下,学习方法较差。
再枯燥的知识也是有意义的——哈佛乐观论书能潜移默化改变人们的内心,诗歌熏陶人们的气质本性。少小所习,老大不忘。
——英国著名评论家 哈兹利特
摄取知识是一种享受,你可以跟随知识享受一切,在历史中穿梭,在宇宙中遨游,也可以走遍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饱览各地风光。知识是开阔人们思维的宝典,它除了在实际生活中做你的好帮手,还可以在精神上给予你愉悦,在心灵上给予你抚慰。
弗洛伊德说:“人们追求幸福有消极和积极两种方式,消极的方式旨在追求感官刺激,积极的方式旨在消除痛苦和不愉快。”其实,人们并不是一生下来就不快乐,而是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中,不懂得如何消除外界给他带来的不快乐而变得不快乐。所以,要做到快乐地生活,我们首先要懂得消除不快乐的方法。快乐与不快乐来自于人内心的自由活动。同一件事情,当你的内心倾向快乐时,你就会快乐,反之,你则不快乐。快乐与否完全属于主观现象。
然而,主观的改变需要有外在的精神施予。而最好的外在精神给予,则是自愿挑选的精神信息,它们包括言论、话语等。所以人们常常在不快乐的时候主动去看电影、看书等,试图通过这些自愿选择出来的精神信息去刺激自身的主观信息,从而淡化自身的不快乐信息,以至达到快乐的目的。当然,所有的信息给予,都应当是科学的,有说服力的。
对于知识的获取,当然要靠兴趣来获取,但不是所有的知识你都会感兴趣。许多有用的知识是很多人不喜欢学习的,但知识始终是有用的,我们又不得不去学习,此时,我们就要用坚定的信念和对人生的责任感来支配自己的学习。人的知识是从学习中得来的,每一个新的知识都会在你原来的基础上对你进行更新,许多人不习惯让新的事物赋予自己的身上,所以进步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你若想要进步,就得去尝试着接受新的知识,只有这样你才得以提高。
“祈祷,然后去学习。”这是哈佛大学第二任校长邓斯特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哈佛大学的学生在学校时最应该培养的一种能力,就是熟悉各门学科相关书籍的能力。在图书馆里,要从汗牛充栋的藏书中,挑出几部最有价值的书以供阅览。这种获取知识的能力,对人的一生都是最有用的。年轻时,究竟懂得多少并不重要;只要懂得学习,就会获得足够的知识。
如何高效、快乐地做作业和学习呢?接下来,我详细地介绍一下。
一、放学回来先吃水果。
学习了一下午,大脑累了,肚子也饿了。先给自己找些水果,边吃边休息。水果里有果糖,吃了后很快就变成葡萄糖,即血糖。大脑神经细胞工作时需要的能量是葡萄糖,还有氧,氧在呼吸时就可以获得。人体2/3的葡萄糖都是供应给神经系统的。
二、在晚饭前做作业。
作业在晚饭后进行,对提高学习效率是不利的。因为吃到胃里的食物,需要消化,消化需要血液。这时浑身大部分的血液都流到胃部来加工刚刚吃进的大量食物。这样一来,流向大脑里的血液也就减少了。这时,大脑处于供血不足的状态。所以,吃饱肚子做作业,注意力很难集中,大脑效率也低。
三、在做喜欢的事情之前做作业。
每个同学都有他最喜欢的一项业余活动,或看动画片,或玩游戏,或参加体育运动。比如,你最喜欢看动画片,可以看,但必须做完作业以后看。做作业是非常辛苦的,大脑非常疲劳。有时我们要很挣扎才能完成作业。在做完一件疲劳的事情之后,给自己一个奖励,也能让自己更充分体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快乐。
四、做作业时可以播放古典音乐。
如果作业比较多,又喜欢音乐,可以播放古典音乐。我这里指的是古典巴洛克时期的外国交响乐或协奏曲,并且速度在每分钟60~70拍,如亨得尔的《水上音乐》等。边听古典音乐,边做作业。这样能提大脑的注意力,缓解疲劳,延长做作业的时间,也会提高写作业的效率。
学校里的教育仅仅是一个开端,其价值主要在于训练人的思维能力,并使其适应以后的学习和应用。一般说来,别人传授给我们的知识远不如自己通过努力获得的知识深刻久远。靠劳动得来的知识将成为一笔完全属于自己的财富,它更为活泼生动、经久不衰。而这恰恰是靠被动接受别人的教诲所无法企及的,这种自学方式不仅需要才能,更能培养才能。一个问题的有效解决,有助于探求其他问题的答案,这样知识也就转化为才能。无须设备、无须书本、无须老师,也无须按部就班地学习,自己积极努力就是关键所在。
沃尔特·吉尔伯特是美国分子生物学家,他和英国的弗雷德里·克桑格为两种核酸,即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碱基顺序的测定做出了贡献,因此两人同时获得198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吉尔伯特就读于哈佛大学,并于1953年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1954年又获得物理学硕士学位,在剑桥大学攻读完博士学位后,他又回到哈佛大学做物理学的博士后研究员。
20世纪50年代,吉尔伯特在于剑桥大学结识了一位生物学家沃森。在哈佛期间,吉尔伯特再次遇见沃森。吉尔伯特和沃森合作进行了一个分离信使只的项目。信使是一种不稳定的核酸,会将遗传信息由DNA运送到核糖体。
受到这一研究的启发,吉尔伯特将他的事业从物理转到分子生物学领域。他开始努力学习,并积极积累知识,以弥补自己在从未接触过的分子生物学领域所欠缺的知识。虽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培训和指导,但是吉尔伯特通过自己不断的学习和无数次的实验终于向世人证明了他的实力。20世纪60年代中期,吉尔伯特开始研究“激活”或“打开”控制一种特殊蛋白质产生的基因的机制。在研究一种名为大肠埃希氏杆菌的细菌时,他和同事班诺·穆勒、希尔分离出一种叫做乳糖抑制子的阻遏分子,并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后,吉尔伯特发现了乳糖抑制子绑附的部位。这一发现导致后来他对化学排列顺序的研究,即从化学的角度描述链,此项研究终获得诺贝尔奖。
吉尔伯特的成功告诉了我们,知识是成功的源泉,没有知识你将举步艰难。凭借着对知识的了解,你会在知识的基础上找到新的事物,认识新的方法。人生就是这样,不见得你学数学就会在数学领域里崭露头角,但你可以在平常的生活中利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疑难。
你学音乐未必见得你去从事音乐行业,但因为你有了这样的知识,你会变得文雅、有内涵,你会在某些场合得到帮助。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高尔基说:“知识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绝对价值。”知识,一个无形的力量,它的价值已经不是我们所能预料的,因为无形的知识可以永远地改变着有形的价值。比如我们的房子,我们的交通工具,我们的电脑等,这都是知识带给我们的。正是因为知识的重要性,新时代的今天,我们更是产生一种以出卖知识为经营方式的经济模式,那就是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与其他经济形态相比,它的繁荣和发展取决于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作用。
知识能使人愉悦,只要我们真诚地跟知识交朋友,它会在你最需要它的时候,及时跳出来,给予你最彻底、最体贴的抚慰和诠释。为了将尽可能多的智慧都汇集起来,并用最好的方式去帮助别人,尽力而为地帮助他人消除痛苦和不愉快,我们应该尽自己的力量去探究更多对人类有帮助的知识。因为知识可以使人进步,不被淘汰。
◎哈佛心理测试:你现在最渴望的是什么?
假设某一天你和朋友逛了一天的街,早已疲惫不堪,再加上肚子超饿,于是你和朋友一起走到一家餐厅,而这个餐厅只有四种超级美味的套餐,那么你会吃下面的哪种美食呢?
A.水果拼盘和蔬菜沙拉 B.肉类大餐C.海鲜大餐 D.纯手工寿司
答案
A.你如今渴望的是自己能够脱离这个喧嚣的都市,回到大自然中放松自己的身心,让疲惫的身心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所以假日的时候你就不要待在喧嚣的城市中,不妨打包好行李,然后去到山清水秀的地方,好好休息下,一个人静静享受这些怡人风景,相信你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轻松愉快。
B.肉类食物通常是欲望的象征,在生活中你的不满或是欲望得不到发泄时,你的内心就会变得非常压抑,而这些无法发泄的欲望就会变成你的负能量,所以如今你渴望的是能够将这些负能量发泄出来,建议你不妨多多运动,让大量的汗水和体力的消耗抵挡你内心的压抑情绪和负能量吧!
C.海鲜类的食物通常代表的是人类对知识性的事物有着比较密切的关注,你希望自己能够像海洋生物一样,在未知的海洋里自由自在地探索,渴望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再次得到提升。所以闲暇之余时不妨待在家里阅读书籍吧,或是到户外去走走看看,这样能够增广自己的见闻,也能够学到许多你从未接触过的知识!
D.纯手工的寿司通常象征着你的内心渴望能够拥有好的人缘,希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能够温暖,就像亲情一样,没有太多的束缚。建议你闲暇之际不妨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相信这些活动能够满足你在这方面的需求。
关注自我提升,成功源自不停的积累和学习不断地自我提升,才会有不断的人生成就。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 埃伦·兰格任何一个成功者,都是通过学习走向成功的。终生学习才会终身进步。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学习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一个人的知识不进步,就会后退;知识就像机器一样也会折旧,特别是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数年不进步,就会面临淘汰。一个人要成长得快,就一定要喜欢学习、善于学习。
当然,对于一个人来说,不可能精通所有的学科知识,“博”是有限度的。但是,你应该能比较广泛地掌握与经营目标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管理和哲学方面的知识,乃至天文、地理、历史方面的有关知识;而且要学会和运用现代管理学中的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技术经济学、未来学等综合性或边缘性知识。在开放条件下,还要懂得国际上的外贸经济理论,并加以实践,解决经营中出现的各种矛盾,要努力成为一个万事通晓的杂家,万事都会的通才。
哈佛是一所能容纳各种思想的开放的大学,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力求尽善尽美。哈佛鼓励学生学习一切陌生的东西,尝试一切愿意尝试的事情。这不仅体现在学术争鸣上,也体现在学生的业余生活中。哈佛每年要公开举行音乐会1000余场,定期邀请著名演员和导演到校园来访问、演出和演讲。哈佛90%以上的学生自愿参加体育活动,学校的体育水平也很高。自1894年恢复奥运会比赛以来,哈佛先后派出数百名运动员参加比赛,共获得50多枚金牌。哈佛校内有很多政治组织,这些持不同观点甚至对立观点的组织和平相处。他们的政治辩论非常活跃,常常引起美国政界和舆论界的高度关注。人们似乎从一场场激烈的学子论战中,看到了未来的美国精英。
许多人都认为爱因斯坦很聪明,就考了他很多问题,比如,光的速度是多少?美国铁路有多长?爱因斯坦却回答:“这些我都不知道。”看到人们惊愕的样子,他微笑着说:“这些只要翻书一查,不就全知道了吗?”这正是种获取知识的能力。人拥有这种能力,就像选择了适当的工具从事知识开拓,对其今后一生有利。要记住,知识和技能才是唯一可以随身携带、终身享用不尽的资产。
知识越多,经验越丰富,在商业管理中所考虑的问题便越全面。“博”可以使一个人的眼光广阔,思路开阔,决断正确,具有不断上进的雄心壮志。
以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为例。众所周知,1930年,亨利·福特的孙子亨利·福特二世出任该公司的董事长时,他完全甩开了他祖父的某些片面经验。他勤奋好学,虚心地借鉴其他公司的成功经验,并聘请专家组成研究室和实验室。在以后的几十年中,他又成功地把计算机引进公司许多工作领域,大幅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亨利·福特二世的好学精神,弥补了他本来不足的能力和经验,使福特汽车公司能迅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汽车业中,继续保持着强大生命力。对于任何一个经营者来说,永远都要有不自满的工作态度,像福特二世那样,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工作、丰富知识,哪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哈佛教育学生:学习的本质就是培养人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只有通过学习,掌握了这些能力,才能让我们更加卓越。关于书本知识,有人也许会这样想:“考试不就是检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吗?那考试成绩不就能反映一个人的能力大小了吗?”但哈佛教授是这样告诫学生的:“成绩和成就不一定成正比,你不能以学业的成败来测试自己未来的成就。”
归根结底,一个人学习的范围不应该仅仅限于学习书本上的文字,他更应该培养的是对各种知识的应用能力。学习成绩反映的也不过是当时的一种学习的状态。所以,只有将书中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才能体会到学习的真谛,而只有在知识的滋润下,才能让自己越来越成熟。
艾林和丹尼是同班同学,丹尼毕业成绩位居全班第一,而艾林的成绩远不及丹尼。大学毕业后,两人碰巧向同一家公司投递了简历并同时取得了面试资格。面试官给两个人出了同样的题目,让学习机械工程的他们去判断厂房一台机器的故障原因,并提出最有效的修理方案。
艾林来到厂房,拿起了放在一旁的工具,通过敲打、拆卸、查看等方法,很快就判断出了故障的位置。根据自己在校学习的知识,他迅速地写下了修理方案。
而丹尼却带着自己的专业书进入了厂房,对地上的工具连看都没看一眼,他只看了一眼机器,就开始翻书查找所有可能的故障原因。
在面试官给他的那张纸上,像答考试卷一样,将他所记下的知识内容全部默写了出来。
最后,面试官委婉地拒绝了丹尼。丹尼不相信凭借自己班级第一的毕业成绩,居然没被录取。面试官只对他说了一句话:“我们期待您能彻底丢掉书本,用您的双手去体现知识的价值。到那时,欢迎您再来应聘。”
也许书本上的知识的确很重要,但这并不代表只通过书本就可以应对一切事情,比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各种实践能力。“铁饭碗”的真正含义并不是指在一个地方永远有饭吃,而是指无论走到哪里都饿不死,这才是人们学习的最根本目的。
现代管理学之父的彼得·德鲁克说:“如果你知道得很多,但你不善于把知识用于你的需要,那就没有什么用处。”书本上的知识是需要靠实践来转化的,毕竟,学习终归是为了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去,因此要学会从“无字句处”读书,在“有字句处”应用。
◎哈佛心理测试:你是教条主义者吗?
参加赛车比赛的时候你最害怕身体出现什么样的问题?
A.眼睛不舒服
B.手脚发痒
C.肚子疼想上厕所
D.胃疼
答案
A.完美主义,以高标准要求别人最令人讨厌:你是个完美主义者,经常以高标准要求别人、自己,所以别人觉得你很难相处。
B.你的敏感多疑最令人厌烦:你很敏感,情绪起伏很大,善变。让朋友和你相处都要小心翼翼。
C.你的教条主义很令人讨厌:你的教条主义感很强,经常说教,你的朋友感到不轻松。
D.你的吝啬抠门最令人讨厌:你的赚钱能力很强,但是你觉得赚钱很辛苦,所以努力存钱,难免让别人觉得你斤斤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