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总是充斥着各类资料或提案书等文件,不过我认为,文件越厚的企业,执行力也越差。
我的前东家西友标榜的是“纸的文化”,六十页的提案书可以说是家常便饭。我以前也经常编写厚重的资料或提案书。
不过,这些几十页的资料或提案书究竟有没有派上用场?事实上是一点用处也没有。
举例而言,假设我们为了迎接新的年度,编制了一份六十页的“年度政策”,详细列出今年度要做哪些事情,为此就要耗费相当大的劳力。
可是这么一份厚达六十页的资料,员工实在不可能完全掌握其内容并加以实行。为什么呢?因为门市负责人根本没时间把整份资料读完,于是这份费尽心力制作的资料很有可能会原封不动地被“锁死”在大家的抽屉里,从头到尾连翻都没翻过。
没人翻阅就等于没人会去执行。换句话说,结果就跟没想出任何政策一样。
文件越厚执行力越差的道理就在这里。所以,制作厚重的文件,应该可以说是一种无法创造任何成果又偏离本质的工作吧。
出于对西友时期的反省,我决定在无印良品推动“一张A4纸就写完的资料”的政策。
如果要把所有资料汇整在一张A4纸里,编写时就只能写下真正重要的事情。如此一来,自然而然会思考什么事情才是非做不可的事、哪些部分才是改革的主轴、工作的本质又是什么。
举例而言,在思考年度政策时,哪些是特别重要的事情、哪些是一定要执行的事情,我也会筛选出其中最重要的三件事。
“如果措施有六七项的话,代表我思考得还不够深入。”只要这样想,就能够舍弃枝叶,完成最接近本质的工作,一来门市负责人能够仔细阅读,二来也更容易推动政策的执行。
从公司的角度来说,与其编制一份六十页的资料,不如汇总在一张A4纸上。这样,员工的执行力显然会比较高。
公司的经营取决于沟通的量和速度。
如果想要增加沟通的量而写下各种细节的话,文件就会变厚,不过文件越厚,越没有人想要翻阅,沟通的量就会减少。唯有注意到这一点,并试图达到书面沟通量的最大值,然后减少文件厚度的公司,才能够成为执行上更迅速、切实的组织。
即使制作大量文件,业绩也不会提升,反而徒增加班时间。如果减少文件的话,不仅更容易理解,更方便传达,执行力更高,业绩也会提升,加班情况也会减少。这才是考量到本质的工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