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为数不多的跳蚤在吃力抓住兔毛尖,想窥见白兔的全貌,甚至想发现魔术师的踪影。——《苏菲的世界》
生活中存在太多让人不明白的事物,种种渴求真相的心理激发出好奇心。当人类对某一领域产生浓厚兴趣时,便有了探索、求知、研究、创新的精神,科学也因此得到迅速发展。好奇心是人类探索世界的原动力,更是孩子感知事物的最佳途径。
还记得小时候看过的《十万个为什么》吗?那是涉及很多科学领域的青少年科普读物,它曾帮助无数父母解答过孩子的各种疑惑,也曾激发过无数孩子对事物最初的好奇心。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好奇心是科学工作者产生无穷的毅力和耐心的源泉。我没有特别的才能,只有强烈的好奇心。永远保持好奇心的人是永远进步的人。”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好奇心是科学家保持毅力和耐心的原动力,人类的思维方式与思想框架一旦固化,想要改变就很难了,保持好奇心和学习的能力,一直勇敢探索才能时刻进步。好奇心会促使人去挖掘某件事的原委,也许短时间内无法得到肯定答案,长久总能找到合理的结论!
小丽刚入职当地一家知名时装设计公司,虽身处时尚行业,却与设计师无关,只是一名名不见经传的小业务员。她为培养时尚品位,常去书店恶补流行杂志。
那日,她特意挑选顾客清冷时段去书店览阅,忽听附近一女声惊叹低呼:“老公,快看这顶白色的绒帽,不错吧,我也想要……是针织的就好了,装饰球换成松散的红色毛绒球团就更好看了……”小丽瞄到女人手捧的瑞丽杂志,女人身边有个男人在不停点头。
某种力量驱使小丽鼓起勇气上前与这对男女打招呼,经过愉快攀谈,详细她了解到女人理想中的帽子款式。她迅速回公司找打样师制版,并试图说服老板批量生产。起初老板因为小丽入行不久,资历尚浅,并不同意大量生产。正巧首席设计师出门回来,对样板大加赞赏,老板终于同意在订货会上试着推出,结果大受代理商欢迎。新款一经上市,立刻成为年轻时尚者热捧的流行单品,产品很快销售一空,小丽也因此在竞争激烈的职场找到一席之地。
小丽对外部信息的快速反应能力,是好奇心驱使的。保持好奇心,不丧失提问能力,不因满足现状而闭口不言,就有可能得到不一样的结果。
渴求改变的方法多种多样,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尚需好奇心,科学家探索未知领域这种大事,则更需好奇心了。
著有《金色诗篇》的法国知名文学评论家阿纳托尔·法朗士曾说过:“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先生也说过:“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
《苏菲的世界》里有一个兔子的比喻十分精妙。
世界是魔术师变出的一只白兔,我们每个人都仿佛是兔毛尖儿上出生的小“跳蚤”,它们好奇地打量世界。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数“跳蚤”贪恋兔子毛皮深处的温暖舒适,逐渐从兔毛尖上掉了下去,待在自己的窝里。但依旧有为数不多的在吃力抓住兔毛尖,想窥见白兔的全貌,甚至想发现魔术师的踪影。
作者说这些不肯坠落的“跳蚤”,通常被称作“哲学家”。这里说的“哲学家”是个宽泛的概念,包括各种探求真相的人。这些“哲学家”在短暂而又漫长的一生中,永远保持着好奇心,永远都在对我们的生活环境提出质疑。而那些在毛皮深处舒服地生活的人们,则早已对周围的事物司空见惯,不再好奇,也不继续探索未知。
在孩子心中,大人总是懂得很多,是知识权威,是不容置疑的。当孩子渐渐长大,才发现原来大人们是在引导自己的好奇心,激发出对事物的兴趣!可是随着年龄渐长,多数大人们的好奇心却在消亡,他们越来越容易接受身边的事物,并自以为自己很了解它,不会再去质疑、挖掘它的不同。
海之上是天空,天空以外是宇宙,人类文明有限,宇宙的无穷大是人类无法完全探索的。但人们不能因为找不到世界之边就不去探索,若缺失了好奇心,连自己生存的这个世界都不愿去了解,又怎么谈进步呢?好奇心驱使人们寻求真理,成功失败都是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不能顺着兔毛往下滑,哪怕无意中掉了下去,也要努力去爬到兔子毛的尖端。就算每日重复着相同的工作,拥有好奇心的人每天都是新鲜的,再微小的事物都有引人注意的价值。求知欲、好奇心如果丧失,世界和生活就会变得无趣,人生也会毫无快乐可言。做个“不安分”的人,永远保持对世界的好奇,才能让自己、让社会更好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