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熊孩子”(1 / 1)

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令他烦恼的是,附近住着一群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让老人根本无法好好休养。

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然后告诉他们:“你们使劲地喊,我将给每一个叫喊的人一些奖励,并且叫的声音越大,得到的报酬就越多。”每次,他都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

等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取奖励的时候,老人便开始逐渐减少给他们的报酬。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叫喊,老人一分钱的奖励也不再给他们了。结果,孩子们认为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心里想着“不给钱谁还给你叫”。从此,再也听不到这群孩子大声吵闹了。

一个人的行为如果只用外在理由来解释的话,那么,一旦外在理由不再存在,这种行为也将趋于终止。因此,如果我们希望某种行为得以保持,就不要给它足够的外在理由。

关于人们的这个心理特点,心理学家德西在1971年做了一个专门的实验。他让大学生做被试者,在实验室里解答有趣的智力难题。

实验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所有被试者都没有奖励;

第二阶段,将被试者分为两组,实验组的被试者完成一个难题可得到1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的被试者无报酬;

第三阶段,休息时间,被试者能够在原地自由活动,并把他们是否继续去解题作为是否喜爱这项活动的指标。

实验组被试者在第二阶段确实很努力,而在第三阶段继续参加解题的人数则很少。这说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减弱。控制组被试者中有更多的人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在继续解题,说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增强。

德西在实验中发现: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兼得的时候,工作动力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降低。此时,动力强度会变成两者之差。这就是德西效应。

这个结果表明,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

一个企业老总经常向人抱怨自己的高级人才大量流失:“我已经连续给他们涨了很多次工资了,怎么看不到一点成效呢?”就薪金这个角度来看,原有的外在报酬如果距离令人才满足的水平太远,直接激励的原有强度又不足,必然导致“德西效应”。如果人才觉得工作本身所具有的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都不尽如人意,即使外在报酬不断增加,也无法达到他的预期。这样的话转投他处是必然的结局。

所以,如果希望自己的职员努力工作,就不要给予职员太多的物质奖励,而要让职员认为他自己勤奋、上进,喜欢这份工作,喜欢这家公司。希望孩子努力学习,也不能用太多的金钱和奖品去奖励孩子的好成绩,而要让孩子觉得自己喜欢学习,并且认为学习是件很有趣的事情。用外在理由支持的行动是不会长久的,只有自动自发才是长久之计。